标签:
科西嘉品位小儿科奢侈的定义品味 |
品位男人是集教养、文明和良知于一身的男人,更是自然的人.品位男人还应该属于这个社会的奢侈品.露西亚·波斯特在《奢侈的定义》里指出:“那些曾经是稀松平常的、人人都有的东西———空间、宁静、清洁的空气、纯净的水、不靠化肥浇出来的食物、自自然然健健康康长大的动物身上的肉,以及没有污染的水里的鱼都已经成了稀罕物,我们现在都管它们叫做奢侈品。”很多人的终生梦想就是能交往到这样一个真正有品味的"奢侈品"。品味男人在现实生活中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有时是一面镜子,可让那些没有品味的人看清自己,同时也能在比较中调整自己。与有品味的男人为伍,的确可以洗涤和滋润自己的灵魂。
中国男人脱贫后,就会开始讲究品味.品位说白了其实就是质量,男人通过自我的修行,在复杂的历练里没有被污染和扭曲,显示了一个男人应有的质量,他就具备了品位男人的资格.品味是成熟果实所散发的芬芳,男人在风雨之后仍显示出的人格魅力,体现着他的品质。那些在生活中透出淡定、自信和深邃的男人总给人安全感与亲和力,这种男人才最有品味
品位男人与时尚总是有着密切的关联,品位男人离不开时尚,时尚也在时刻塑造着品位男人.品味和时尚一样,它们不只是一种形式.当一个男人想通过时尚来提高自己品位的时候,如果他自己的内在修行功力尚浅,就很容易出现品位的打折,暴露出男人骨子里的粗俗痕迹,形成令人恶心的结果.在如今的年代里,"小儿科"的时尚比比皆是,品位男人需要警惕.
过于注重外在礼仪是品位男人的第一个时尚陷阱.我们知道,现代社会礼仪的背后是需要深刻的人文背景的,品位男人有着骨子里的深刻和纯净,适当的礼仪显示了他的分量.当西服领带成为社交固定服装,当言谈举止成为衡量品位的固有参数的时候,这种文质彬彬的形态就已经离品位渐行渐远了.外在的礼仪是属于"小儿科"的,因为我们无法从中去解释品味的含意,去读懂品位的深刻.浅薄男人是注重礼仪的,外在的包装总能得到许多幼稚女孩的盲目崇拜.要做品位男人,就一定要警惕礼仪的陷阱.
片面提高生活水平是品位男人的第二个时尚陷阱.男人富裕之后,在生活上有所追求,这本身没错.把房子装修得像维多利亚时代的宫殿是时尚,冰箱里装满了直接进口的纽西兰牛排、科西嘉奶酪以及夏威夷木瓜也是时尚,功能强大的空调常年保持着20摄氏度舒适的温度,孩子正坐在电脑前玩电子游戏,开着私家车到处招摇,电视正播着五彩缤纷的MTV,咖啡壶冒出了诱人的香气……生活里的时尚简直无所不在,然而,正是这样的追求,让我们失去了很多很多:早晨听不到鸟鸣了,春天会遭遇沙尘暴的袭击,夏天有酸雨,河里漂着工业废水的黑色泡沫,到了海边又是一片赤潮,粉尘和悬浮微粒使天空不再湛蓝,购买食品需要提防“口蹄疫”“禽流感”,用餐时又会担心蔬菜里的“残留农药”,每天呼吸着含着浓浓二氧化碳的空气,男人的精子数量和质量都在降低……在如此的环境里生活,水平是提高了,质量却在下降,男人的品位是要打折扣的.
对于"小儿科"的时尚,品位男人有时候应该表现出适度的"保守",不会发“彩信”、不会上ICQ、不会跳ParaPara、不知道布兰妮是谁、不清楚F4是什么东西、不明白文身是怎么回事,甚至从来没有去过星巴克。戴上一顶"保守"的帽子,却不会影响男人的品位,反而会增加品位男人的“贵族风范”.
不吃萝卜和白菜,却大把大把地吃维他命小药片,品位男人不需要这样的时尚.放弃运动,却依赖药物求得体形的完美,品位男人不需要这样的完美.摒弃有规律的生活,而寻求彻夜狂欢,会让品位男人渐渐地远离品位.读什么样的书、穿哪款时装、一周去几次健身房、看几场室内小话剧,时尚的碎片在吞噬品位男人的时间和金钱,这样的染缸会把品位男人浸泡得不伦不类。
时尚更多的时候属于潮流,大凡潮流,总有上下之分.上流者为品位,下流者为低俗.人在自己的文化形态中生活时,对潮流上下的取舍体现着这个人的质量。品位男人要想保持品位,就需要学习中庸之道,不仅要懂得上流,同时也要懂得下流,正确地去取舍.品味男人犹如时代激流中的磐石,只有坚决抵制那些"小儿科"的时尚,才能在逆境和顺境中都能显示出超凡的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