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生本课堂
(2012-03-29 14:11:07)
标签:
杂谈 |
生本课堂首先是营造了浸润着民主、平等、激励和谐的人文课堂环境。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其次是生本课堂对教材进行了“二次开发”。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教师能超越教材,积极地审视、科学地处理加工教材,善于挖掘教材之外的教学资源,在激活学生思维方面大做文章、巧作文章。
第三是生本课堂体现了“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
最后生本课堂善待了学生差异。多元智能告诉我们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每个人都可能获得成功,因此面对富有个性的学生,要学生会善待、宽容、欣赏学生,用“放大镜”去捕捉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让每位学生在教师的激励中不断超越自我,不断获得身心教育发展的增值。
怎样形成生本课堂教学形态 怎样逐步形成独具个性特色的“生本课堂”教学形态?
1、学习为先,导航“生本课堂”
2、实践为基,践行“生本课堂”
3、反思为本,优化“生本课堂”
名师=经验+反思。教师的成长研究表明教师的经验源于时间的积累,一般在10--15年可成为一个富有经验的教师,但大部分不能超越经验型教师而成为名师和研究型教师,其原因是缺乏反思。“吾每日三省吾身”。每位教师要学会在言谈和行动中思考生本教育,学会在撰写与生本课堂有关的教育叙事、案例和课例分析中反思生本课堂,学会在反思批判中促使自身的专业成长。
生本课堂发展性评价指标 “生本课堂发展性”评价指标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是否重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2、是否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是否使课堂教学保持有效的互动
4、是否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