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静女》女主人公人物形象赏析   黄蔼北

(2009-12-12 10:35:46)
标签:

杂谈

特别提示:

     本博客的文章,凡署名者,均已于1994年至2009年之间以真实姓名发表。若引用,请与作者联系,否则以著作侵权论处!

容颜秀美  性格淑善

——《静女》女主人公人物形象赏析

 

黄蔼北

  

《静女》这首诗写的是一对恋人炽热相爱,相约幽会的生活片段。清新活泼的气氛、愉快逗乐的情趣充溢全诗;女主人公秀美的容颜、淑善的性格扑面而来。

第一节:约会环境与静女侧面

诗歌借男子的口吻,来叙写整个约会情景。男子来到约会地点,却未见到静女,情状显得焦躁不安。诗歌对城隅未作任何具体的描写,但它可以使读者联想到那是一个草木丛生的幽僻寂静的环境。这个“俟我于城隅”的典型环境和一对春心跳动的恋人,构成了一幅静与动相结合的美好画面,画面之中充满着浓郁火热的生活气息。

小伙子按照约定的时间来到幽会地点,却不见姑娘的影子。这不由得使他纳闷,难道姑娘会负约吗?根据两人已经建立的感情,他相信她是不会的,可是为什么看不到她呢?原来这位姑娘看见小伙子急急忙忙走来,想和他逗趣,故意“爱而不见”,躲藏了起来。一个“爱”字显示了这姑娘天真活泼、聪慧多情的思想性格。再加上前文的“静女其姝”,我们知道静女的大体风姿了。一个“静”字和一个“姝”字,就已经刻画出了女子的恬静性格和秀美容貌。小伙子正是被这姑娘的外艳内美深深地吸引住了,才分外焦急地要与她会面。

在小伙子急得心神不安的时候,那隐藏起来的姑娘的心理活动和可爱动作,我们也是可以想见的。她或许就蹲在草木丛里,正轻轻地用手拨开眼前的枝叶,偷偷向外窥视,对小伙子的一举一动,都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强抑激情,不敢笑出声来。

这一颇带戏剧性的场面充盈着浓郁的感情,闪烁着炽热、明丽的爱情火花,把这一对恋人长期建立起来的感情全部显现了出来。

第二节:信物寄情与静女心灵

男青年在约会地点不见静女,急得“搔首踟蹰”的时刻,思潮翻滚,联想翩跹,自然就想起静女以前赠给他的信物了。“静女其娈,贻我彤管”两句诗,好似在读者面前又拉开一道帷幕,展现出他以前和静女约会的场景。这样,就扩大了诗歌的表达范围,说明这对恋人早已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这正是他们这次会面的思想基础。

男子一面回味着以往幸福约会的情景,一面顺手从怀中取出静女赠给他的彤管来。这支小小的管笛,看似平常,却代表着静女的一片诚心和纯朴,更代表着她对他的诚挚爱情,因而他特别珍爱它,随身携带它。他把自己对静女的满腔热情倾注在这彤管上,看着彤管,情不自禁地赞道:“彤管有炜,说怿女美。”光滑浏亮、灿灿生辉的彤管,就像内美外艳的姑娘,让人越看越爱,愈赏愈喜。

这里,诗歌与其说是在赞美彤管,不如说是在抒发对美妙静女的思恋之情。

第三节:相见场面与静女深情

经过短暂的逗趣之后,聪慧多情的静女不忍心再让自己心爱的人为不能相见而焦灼了。她赶忙出来和他会面,还带给他自己事先准备好的礼物——一束从牧野采来的荑草。这一下可让男子惊喜不已,他连声称赞:“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其实这种荑草与第二章节所言的彤管一样,是极为寻常的物品,是静女在放牧劳动中不难得到的,然而在男子的心目中,它却成了异样的珍品。

要问男青年为什么如此夸口赞美这束荑草,“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就是最好的回答。荑草并没有什么特殊的美,只因为它的来历不一般。它是心爱的姑娘所赠,静女借荑传情,小伙子接受信物,领略了姑娘的深情。所以他赞美荑草并非本意,赞美借物寄情的静女才是真心。

这两句诗把男青年开朗的性格、淳厚的感情和愉快的心境都写得活灵活现,跃然纸上。

全首诗歌虽以写男女约会为主要内容,但诗中并未写双方的对话,甚至未写女方的一句话,然而两个人物的形象都刻画得鲜明突出,栩栩如生。诗歌特别善于从侧面来摹写静女的形象和性格,把她外艳内美的形象雕塑得酣畅淋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