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阎见包医恶毒大疮
(2011-09-30 08:16:17)
标签:
杂谈 |
分类: 隨意亂談 |
同事胡某左肋红肿,长出一疮,时常痛苦得呲牙咧嘴的。平常同事之间互开玩笑惯了,于是乎建议他去找王阎见医生诊治......哈!
旧时粤地流传着一则笑话,版本不一,但大同小异:话说有位王六医生(民间把那些走江湖行医的人称作王六医生)。姓王名阎见,王医生本仰仗自有几分小聪明,江湖上混得小有名气,行医牙科兼医各种奇难杂症,他为了招揽生意,便在诊室门口挂了一幅横匾,上书:“王阎见包医恶毒大疮”。
因此,前来求医者日渐增,乱碰乱撞地真的给他医好了几位病者。此人便更是洋洋自得,自以为有真本事。终于有一日祸起萧墙,有个病人背生毒疮,肿大如碗,见横匾写得如此了得,便登门求助,庸医见此重症心慌,其实那里懂得此道,但想到要頋及门面名声,于是有理无理的开了一大堆外用内服的中西药,患者回家服用后,病情不旦没好,反而症状加重,结果一命呜呼,寿终正寝在床上。
患者的家人当然不肯就此放过,要对簿公堂。一纸官司下来,一干人犯被告带到衙门,大老爷升堂,当官的问及他可有此事?王医生说有。再问他知不知罪?庸医说“不知,人不是我医死的,是疮毒发作而死的”。“胡说”!当官的正想发威,庸医急说:“大人有所不知,因中西有别,唐人写字由右往左,番人却是由左往右,我是学西医的,自然是按西人的写法,不信你看一下我写那些鸡肠字"(即是英文)都是如此写法,再请大人把我门前的牌匾由左往右读一次,便知内情,万望大人眀察,恕小人无罪。此官覚得奇怪?令衙差将招牌取来当场一读,哦!果然,牌匾由左读起便是:“疮大毒恶医包见阎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