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生溪彴

标签:
旅游 |
分类: 我行我摄 |
偶经容桂过,慕知此有一树生桥。但只知大概方向,于是来到容里附近,沿涌畔自寻迹,寻到树桥直街,终其所获。
鹏涌在容桂容里社区鹏山之南,鹏涌桥(树生桥)始建于明代隆庆年间。树生桥是指榕树根生成的奇特桥梁,据说原木桥两岸桥头分别植有榕树数株,木桥经多次修建,后桥身废烂,乡民以通心茅竹引桥畔榕树之气根多条至对岸,分别绕于原木桥的扶手、桥板之部位,长到对岸后插入地下。年深月久,几根粗壮的气根代替了木梁,乡民便铺上木板,一座宽3米,长6米孤树生桥就这样形成了。树生桥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了。其气根最粗直径达30厘米。岸边三株古榕,小的也要两人合抱。桥南的榕树下有一古井,口窄内宽,井水清澈可鉴,榕树落叶纷纷,而古井水面却不见有叶漂浮,故称为“无叶井”。著名诗人刘逸生曾赋诗曰:“岭南榕翠千秋树;谁见鹏涌着此奇,虬臂龙筋成彴略;笑他仙鹊惯衔枝。”慕名而来的文学家、画家、摄影家、电影制作人等也曾为树生桥创作了不少精彩的文艺作品。树生桥早巳远近闻名,现建成了树生桥公园。(容桂街道文物保护领导小组08年12月)
此地现建“树生桥公园”。并竖起一座牌坊“树生桥公园”。前后各有联
前联:
鹏水壮龙邀明月
绿榕生树揽古桥
后联:
仙庙莲塘留胜迹
树生桥畔醉游人
树生桥公园广场上还有那“水仙宫”、“财帛星君庙”、“土地社稷”。
一涌水,二岸舍,南国水乡风貌犹存。
榕树须根原是用茅竹子引渡而穿石过,离桥面约50公分,形成桥栏。此也成了村民夏日乘凉聊天的胜地,因此树栏根也坐成平面,光光亮亮的。
鹏涌上本来有一座木桥,屡修屡坏,造成出入不便。沿涌畔生长多株榕树,有的须根生长到涌对岸,猫、鼠能沿着须根来回地过,人畜却不成。看到此景,村民突发奇想,将空心竹竿劈开,盛上泥土,搭在河涌上面,把对岸榕树的气根引过来,然后插入地下。年深日久,榕根越长越壮,村人将其作梁,在上面铺上木板,就成了一座树桥。
树生桥,人工与自然合之,成为顺德十景之一,也为容里乡人一村宝。奇趣天然,天工巧夺。
拍片期间耳机传来了一首MP3,辛晓琪主唱的《走过》,此刻心头莫明奇妙地和应着:
南桥墩上有“鹏涌桥”三个手书大字。此乃明代顺德进士黄卷所书。当时,曾有京官慕名到此,觉得这些字体越远越好看,于是看看又退几步欣赏,看看又退后几步欣赏,结果不慎跌落塘坑,闹成笑话。现被树根所包围,僅见“鹏涌”二字。
“无叶井”在桥南的旁侧,观之井口窄内宽。昔日,井旁虽落叶纷纷,而井的水面却不见有叶漂浮,亦称奇景。但随着年代变化,河涌涸浅,地下水缺失,人为不爱护,“无叶”已是过往之事。现看到井内却是漂浮着食品包装袋垃圾杂物。古井尤在,灵气何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