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抹杭州惠淡妝
标签:
旅游 |
分类: 我行我摄 |
西湖西子比相当
浓抹杭州惠淡妆
惠是苎萝邨里质
杭教歌舞媚君王

惠州西湖
东坡到处有西湖
苏东坡给西湖留下胜迹,而胜迹更因东坡而倍添风采。品评西湖,人称杭湖为“吴宫之西子”,惠湖为“苎萝村之西子”。
以紀念邓铿命名的“仲元亭”
邓铿原名士元,字仲元。原籍嘉应(今梅县),邓一生追随孙中山,廉正不苟,疾恶如仇。民国11年3月21日在广九火车站遇刺,23日逝世。

北宋嘉祐五年,陈偁任惠州知州。当时居民多以捕鱼为业,是穷乡僻壤之地。陈偁到惠后,得知惠州有一大湖泊干涸已久,但民众仍要交纳鱼税,负担很重。于是,主持开凿丰湖,复渔业生产。他并上奏朝廷免除惠州课税,减轻民众负担。惠州百姓十分感激陈偁为百姓所做的贡献,把这条堤称作“陈公堤”。
明圣桥又称黄塘桥,在陈公堤中,为惠州西湖著名六桥中第五桥。在北宋陈太守筑堤时同建,当时为石门木桥,明改为石桥,民国又将桥孔改高可通游艇。解放后政府两次修建。现在上可通车,下可通船。

玉塔微澜
泗洲塔始建于唐代中宗年间。宋朝,东坡谪居惠州时,称此塔为大圣塔,又称玉塔。明月初升,凉风拂水,逐波而过,波光潋滟。立在西山的泗洲塔,影倒入湖晃晃,诱得东坡颂出:“一更山吐月,玉塔卧微澜”的佳句,登塔眺望,惠州全景尽收眼底。
一更山吐月,玉塔卧微澜。
二更山吐月,幽人方独夜。
三更山吐月,栖鸟亦惊起。
四更山吐月,皎皎为谁明?
五更山吐月,窗迥室幽幽。
当时若不登高望
誰知如此好风光
西新橋.苏堤玩月
清朝.吴骞
茫茫水月漾湖天
人在苏堤千顷边
多少管窥夸见月
可知月在此间圆
撫琴低吟覓知音
知音便是身旁人
六如亭與朝雲墓
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电;
不增﹑不减﹑不生﹑不灭﹑不垢﹑不净。
朝云冢前诵偈语
六如亭畔听禅音
王朝雲塑像
王朝云,字子霞,钱塘人,东坡侍妾。当年,苏东坡因得罪权贵被贬惠州。八个太太竟没有一个随行。只有朝云,随东坡贬居惠州,宋绍圣三年病故,时年34岁。
苏轼《惠州一绝》
罗浮山下四时春
卢橘黄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妨长作岭南人

九曲桥
著名学者祝阳赞誉:
瑶台失落凤头钗
九曲卧水映碧苔
待看中秋明月夜
九曲桥孔照影来
人類祖先是猴子
喜愛攀爬上高枝
留丹亭
殿阁生微凉呼吸湖光饮山绿
天地有正气留取丹心照汗青

點翠洲
明代才女孔少娥在《点翠洲诗》中曰:
西湖西子两相俦
湖面偏宜点翠洲
一段芳华描不就
月湾婉转似眉头
偃龍橋
始建於唐貞觀七年的道教觀“元妙觀”觀門前一石碑上有“九子连珠”“离”“九紫”是“紫氣東來”之意。

百花洲
清代称该岛为花墩,有“分莳繁卉,香风半湖”之誉。
一壺香茗一下午
六位老人六张嘴
各人各说各精彩
此时此刻此情叙
紅棉水榭
有诗赞若:
云水空蒙草树妍
湖山幽赏晚晴天
绕亭花放红于火
万绿丛中看木棉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