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智利被困33名矿工成功获救感

(2010-10-14 09:29:27)
标签:

智利矿工

被困

应急救援

执着信念

奇迹人间

 

 

智利被困33名矿工成功获救感

 

张铜成

 

(一)
智利大救援,奇迹现人间。
幽深数百米,漫长七十天。
执着互抚慰,休戚自相关。
紧急避难所,有备方无患。
(二)
突发兮灾难,摸索兮黑暗。
通风兮隧道,梯子兮杳然。
乌尔苏亚兮,决策兮果断。
有条兮不紊,奈心兮待援。
(三)
食物兮水源,有限兮两天。
统筹兮规划,配给兮军管。
物尽兮所用,照明兮实现。
千方兮觅水,生命兮久延。
(四)
求生兮渴盼,四周兮打探。
地形兮详尽,分工兮了然。
压力兮巨大,焦虑兮万般。
精神兮领袖,坚定兮信念。
(五)
生命兮倒悬,应急兮救援。
咨诹兮善道,察纳兮雅言。
上下兮一体,内外兮无间。
凤凰兮升井,欢呼兮震天。

2010年10月14日早

 

智利33名矿工全部安全回到地面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14日09:32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0月14日电综合报道,举世关注的救援33名智利矿工行动于当地时间12日午夜启动,在全球观众注目下,智利圣何塞铜矿场受困矿工自当地时间13日凌晨零时12分陆续搭乘“凤凰二号”救生舱顺利升上地面。在欢声雷动中,家属深情相拥,现场笑容与泪水交织,掌声与欢呼不断。目前,这33名受困矿工已经全部安全回到地面“重获新生”。

  33名矿工22个小时陆续升井

  北京时间13日上午11点11分,首名矿工弗洛伦西奥•阿瓦洛斯搭乘特制救生舱,成功回到地面,正式拉开了最后阶段大营救的序幕。

  按照营救计划安排,身体最好的4名矿工首先升井,他们担负着向救援人员报告井下情况的任务。然后,身体较差、精神焦虑的人安排在中间出井。排在最后的是54岁的矿工负责人乌尔苏亚,正是在他的带领下,33名矿工度过了事故发生后最艰难的17天,等到了救援的消息。

  北京时间14日上午8点56分,第33位矿工、54岁的矿工负责人乌尔苏亚成功升井,智利总统皮涅拉在井口迎接最后一名英雄的胜利回归,现场响起持久的掌声。

  至此,智利营救被困矿工行动迎来大胜利,多方通力合作、缜密计划,历时2个多月创造了生命奇迹。据悉,智利将在发生矿难的矿场现场建一座国家纪念碑,纪念这次大营救,并向后代传达一种生的希望。

  日夜兼程大营救牵动全球人心

  第一名被救出的矿工阿瓦洛斯13日凌晨出现在阿塔卡马沙漠寒冷的夜空下时,全球各地观众纷纷紧盯新闻实况报导,见证了这令人兴奋的一刻。从北美、欧洲、中东到亚洲,几乎所有新闻频道都进行现场直播。全球民众不仅即时目睹了这场人类史上空前的地底救援行动,也为矿工终能重见天日与家人团聚,而同样感动欣喜。

  从救援正式展开起,到矿工陆续现身,和家属欢喜重逢,笑容、泪水、拥抱、生死两隔后的真情流露,全球数以百万计的关切民众,莫不透过网络、电视和广播的报导,追踪整个救援行动的进展,也为之感动,甚至跟着一起湿了眼眶。

  日本下松市一名高中英文老师表示,他休假一天原本计划要赶课业进度,但现在他的眼睛紧盯屏幕,看着救援现场直播画面,这真是令人惊叹。这次高难度的成功救援行动,也获得全球一致的赞叹。

  矿工出井面临4大健康考验

  1、眼睛

  负责为矿工进行首次体检的医学专家德比亚说,为了避免紫外线辐射对眼睛造成损伤,矿工会通过镜片接触井外光线。由于井下湿度约为89%,气温高达摄氏30度,矿工重上地面后,眼睛会非常干涩。医生将给他们使用人造眼泪。

  2、皮肤

  矿工必须保持皮肤不受紫外线辐射,否则很容易出现破裂和感染,故必须用柔润肥皂、保湿霜护理,穿长袖衣服和棉质长裤,白天必须戴宽檐帽遮蔽阳光。矿工的身体和手脚也会受到真菌侵蚀,故医生同时为他们准备了抗真菌药膏。

  3、饮食

  矿工在恢复过程中不能暴饮暴食,必须少量逐步增加,饮食以水果、蔬菜和牛奶为主。因为在井下,矿工的排泄受到约束,消化能力也受到影响,如果突然暴食,容易引起腹泻,导致脱水。

  4、睡眠

  最大挑战是恢复正常睡眠。矿工在第一周要避免熬夜,这有助恢复生理时钟。晚上不要吃东西、喝酒或饮品,保持遮光、自然卧室环境,卧室内不要放电视和其他娱乐设备。如果持续失眠,在前2至4周可以吃一些安眠药。一周后,矿工可能会做噩梦并惊醒,这是在灾难后的正常反应。因此,家属应尽量避免回顾灾难场景和担忧经过。

  大营救成功全靠地利人和

  此次矿难成功救援世界罕见,堪称奇迹,其成功之处更给世界留下颇多启示。

  1、政府牵头 分工明确

  矿难发生后,政府立即承担救援重任,总统皮涅拉中止访问哥伦比亚。同时,当局组织分工明确的专业救援团队,其中包括救援人员、医护和一个专门实验室,负责设计救援所需器械和设备。当局还邀请美国太空总署专家小组提供意见。

  2、遵守机制 冷静自救

  矿工在被发现前的17天,只能依靠井下紧急避难所保存的食物维持生命,每人每48小时只可吃两汤勺罐头鱼、半片饼干和半杯牛奶。如果矿业公司没遵守井下应急机制,矿工很可能等不及救援到来。此外,矿工自发组织起来,积极与地面联系。一名老矿工指挥大家用汽车蓄电池为头灯充电,用手头机械寻找水源。另一名矿工则成了临时医生,为其他人抽血和采集尿液样本。

  3、依靠科技 注重细节

  大至重型挖掘机和“胶囊”救援舱,小至安慰矿工心灵的投射机和灭菌铜纤维短袜,这些高科技产品有助援救,同时保证矿工在井下的生活质素。营救人员还设计了一条如通风管的空心圆柱“白兰鸽”,以把补给送到矿工避难处。

  4、地质3特点 利于救援

  中煤大地公司原总工程师杜兵建认为,救援顺利与当地地质3大特点有关。一、矿井位于北部沙漠,雨量小较干旱,打通钻井后不会漏水或灌水。二、该金属矿井岩石较坚硬,钻井成功率较高。三、该处地表有150米松散层,让钻井进度很快。救援方除了采用大口径钻头,还在地层上层植入铜管,预防松散层坍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美韩军演短评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