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逛完如仙境般梵净山的闲暇之余,第二天去到了坐落在山脚下、紧依太平河畔宛若世世外桃源般的自然村落----云舍村。漫步古村里仿佛一幅“村在画中、户在树中、人在绿中”的美丽画卷令人心旷神怡。
传说“云舍”土家山寨曾经是仙人居住的地方,仙人因土家百姓勤劳、勇敢的精神而感动,把肥沃的土地让给了土家百姓,自己移居到仙人洞居住,土家人为了纪念仙人的功绩,把寨子取名“云舍”。寓意为“云中的房舍,仙人居住的地方”,实际上“云舍”二字是取源于土家语,意为“猴子喝水的地方”。

■神龙潭
神龙潭:在云舍村东边,流经一华里,注入太平河。神龙塘之所以神秘神奇,千百年来历史均有记载。《贵州通志》:“云舍泉在(铜仁府城)省溪北十里。岁旱,祈祷即雨。”道光《铜仁府志》称:“云舍泉(省溪司)北十里,岁旱,血涂之,即雨。”神龙潭总结起来有三奇:一是深不可测;二是能预报天气;三是不定期的泉水倒流。

■清泉潺潺

■漫步古村

■云舍农田

■俯瞰云舍

■龙塘河
龙塘河:龙塘河由神龙潭水顺流而成,堪称世界上最短的河之一。泉中及河中特有的珍稀鱼类,及每年六、七月江鱼逆流而上,回游神龙塘的奇景,更增添了神龙塘的神秘、神奇色彩。真可谓是“梵净山下神龙泉,神奇神秘纯自然”。

■村民走过龙塘河


■小桥、流水、人家

■来古村当然少不了采集下清新的空气

■神龙潭

■古村偶尔可见村民骑电动车出行

■村民用泉水来洗衣服、洗菜等,可泉水保护得很好,清澈见底

■漫步


■传统方式洗衣

■健壮的老人出行,70多岁看起来可精神了
■精美木雕

■木雕“老鼠嫁女”




■桶子屋

■云舍古村

■青山绿水环绕
云舍土家族上千年的悠久历史,战国时:“楚子灭巴,巴子兄弟五人流入黔中,汉有天下,名曰:酉、辰、巫、武舞、沅五溪,各为一溪之长,号五溪蛮。”云舍土家族为辰水先民在此繁衍生息。而今特点和独到之处就是,通过历史演变,土家先民与其他民族先民交往、融合,通婚联姻,云舍土家族仍保留着自身民族遗传,遗留的民族习俗,这里是中国土家族上千年的历史,文化再现。
在漫长的岁月中,云舍土家族仍然保留着自身民族的风情习俗。独具本民族特点的服饰,佩戴谐调美观,艳丽雅致。民族传统节日很多,几乎每个月一天或几天,除过共同的春节、元宵、端午、中秋、重阳等外,土家特点的“赶年”、“过社”、“清明”、“立夏”、“四月八”、“六月六”、“七月半”等传统节日丰富多彩。云舍封建朝代遗传的农耕农作,土家织锦,手编工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保留至今的土法制作工艺,有道是“云舍造纸,蔡伦为师”。唐代流传的水排和作坊。古朴、典雅的土家民风民俗。“冲傩”、“还愿”体现祖先崇拜的“祭祀土王”,神秘原始的“祭风神”,对万事万物皆有神灵的信仰,热闹风趣的“打闹”,欢乐祥和的“建房礼词”,亦歌亦泣的“哭嫁”、“闹丧”跳起丧舞,唱起闹丧歌,送亲人至“天堂”。源于原始巫术,驱除鬼疫的傩堂戏。伴随着生产劳动所产生的“打闹歌”、“上梁歌”、“土歌”、“情歌”、“盘歌”、“打溜子”、“毛古斯”、“金钱杆”、“猴儿鼓”、“八宝铜铃”、“摆手舞”、“花灯”、“农灯”、“彩龙船”都显示出云舍土家人的古风习俗。对生产、生活和文艺现象的强烈渗透。
※※※※※※※※※※※※※※※※※※※※※※※※※※※※※※※※※※※※※※※※※※※※※※※※※
版权声明:本博客日志图文均属江涛视觉版权所有,违者必究,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约稿、媒体采用或商业用途请用以下方式联系:
◆Email:zjt8908@163.com
◆QQ:52626038
◆微博: @江涛视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