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闲说水浒(六)——吴用真吴用(下)

(2013-06-14 10:25:59)
标签:

杂谈

                   闲说《水浒》

                                        虎昊广   2013-6-13

                   (六)吴用真无用  (下)

 

                           B

《水浒传》里的主要人物,都有其专门的传记回目的,最著名的有“武十回”(写武松)“宋十回”(写宋江)“石十回”(写石秀扬雄)等,卢俊义、鲁智深、林冲、史进等都有单独的回目写他们的传记,黑旋风李逵前有打假“李逵”和杀四虎,中有斧劈罗真人,后有寿张县,可说是回回精彩的单独传记;而唯独梁山的二号人物吴用,一百多回书里,竟然没有单独的传记回目(所谓的本传),这是否是作者有意为之,以从宏观上暗示“秀才无用论”呢?这仅仅推测一个方面。

上面说了吴用对于梁山泊、对于宋江,在关键时候真无用。然而,我们不能因此而斥责吴用就是一个半吊子。虎昊广在《闲说水浒》一开头就说,拿《水浒》故事里的人物开批斗会,是比较荒唐的,我们不可以学小战士对着舞台上的黄世仁拉枪栓。有用的吴用最终无用,这都是施耐庵一手炮制,因为《水浒》中吴用必须是这样。这也是这一类知识分子的缩影,甚至,在吴用一系列的无奈里,深深隐藏的是施耐庵本人的无奈!或可以这么说,《水浒传》里的吴用有着施耐庵本人的影子。

施耐庵入幕的张士诚的吴王府,不就是他施耐庵的梁山泊?但他最后还是归隐田野,著书立说而守得一个善终。此虽然是莫大的好结果!但对于藏宏图于胸的施耐庵,必然觉得自己空怀一腔才学,却在英雄辈出的元末乱世显得很无用,更是很无奈!

其实,古代一些有真才学的知识分子,像《水浒》里虚拟的吴用、朱武等辈,就是现实中的施耐庵等好多怀才精英的写照,他们不光熟读儒家经典,对《三韬六略》《孙子》《鬼谷》等诸多兵法战策也都了然于胸,但却鲜有一展才能的机会,即便生逢乱世,旌旗蜂起,也未必真能成气候,而入幕做襄助幕宾也难遇明主。因此,虽然施耐庵没有发出“刘项原来不读书”这样的感叹,但用吴用这一小说形象,抒发了同样的感叹和无奈。而这样的无奈,又引起了后来李贽、金圣叹等更多的一大批怀才的知识精英的共鸣。

金老夫子在评吴用时,这样写道:

“吴用定然是上上人物,他奸猾便与宋江一般,只是比宋江,却心地端正。宋江是纯用术数去笼络人,吴用便明明白白驱策群力,有军师之体。吴用与宋江差处,只是吴用却肯明白说自家是智多星,宋江定要说自家志诚质朴。宋江只道自家笼罩吴用,吴用却又实实笼罩宋江。两个人心里各各自知,外面又各各只做不知,写得真是好看煞人。”

真因为吴用的某些特质能与金圣叹共鸣,因此,一开头便以“定然是上上人物”为之定性,但老金也必然看出施耐庵笔下的吴用,他的无奈和奸猾。施耐庵写吴用,其用力方式和写其他水浒好汉大为不同,其他水浒好汉出场,总是几句诗赞,或一阕词赞,即便是梁山泊排位最末的金毛犬段景住,通行本上也有四句赞诗,唯独梁山泊第二号人物的吴用出场(第十四回),竟然没有一句诗词,在竹篱笆里忽然闪出,手挚两根铜链,而此时刘唐和雷横两个莽汉正在缠斗,吴用出来是想卖个面子圆个场的;但这两个匹夫,竟然谁都不给他面子,把他架在两把朴刀中间,只管虎着脸准备开打,若不是晁盖赶到,第一个有性命之忧的一定是吴用!

这段出场文字非常精彩,因为他内蕴着非常多的深意,容我一层层地解读:

1、其他好汉都有出场诗,唯独梁山最有学问的吴用出场竟然没有出场诗。——以此来象征这个读书人自此要和诗文告别,攻心于兵马计谋了。

2、出得篱笆。——象征读书人闯进江湖,除了离经叛道别无他路。

3、手挚铜链。——最是滑稽,文不文,武不武;竟然架在两把朴刀中间。暗示着铜链虽然能够招呼兵刃,但归根结底使这铜链的还是儒生一个,儒生者,必然有某些固有的观念,仍然像锁链一样在灵魂深处束缚着这一类知识精英。因此铜链是最有意思的象征,全书出现铜链仅此一次,这绝非信手闲笔,而是有深刻的寓意。

4、刘唐、雷横根本不听劝,继续厮杀。——这契合着一句古训:“秀才碰到兵,有理说不清。”这是吴用的开场,恰恰象征着吴用一生。也象征着施耐庵、金圣叹等知识精英的一生。

由此,吴用一出场,作者就宏观上诠释他的无用暗暗下足了功夫。因而,以后吴用使的各种计谋,无非是雕虫小技,甚至被金圣叹归纳为奸猾,这也是有道理的。除两军对阵时使出一些计谋外,吴用赚卢俊义上山,教唆时迁盗甲赚徐宁上山等,都是使的奸猾手段;而最被现代书评家诟病的是以杀死沧州知府家小衙内手段,赚朱仝上山,这似乎有点残忍,人家还是个四岁的儿童呵,竟然被宋江、吴用指使李逵给劈死了!

——《水浒》里头的中高级干部的儿子,也并非全是高衙内,还有少数要冒被宋江、吴用算计而砍掉脑袋的风险的。

不过,这叫做:此一时彼一时;在那个皇权昏聩,官吏贪得无厌又残暴无比,而民间又是盗贼蜂起的社会背景下,断不能用当代的道德标准去衡量那个时代的人的。有道是:世道昏乱生杀星!——生命在乱世往往被视作齑粉,因此这样的观念必然被反映到文学作品中。甚至像《水浒》所描写的吴用的想法也是:贪官不义之财自可合谋取之,东窗事发即呼啸山林,官军来剿,则杀他个片甲不留,让他们“梦着也怕”;到“那时再商量”,招安也可安稳。招安了才回归儒家信条,出仕国家,治国平天下,觅个封妻荫子,也好快活一生。——这是吴用的理想境界,也甚至是好多像施耐庵这样的怀才精英的理想境界。当读书人都满脑子肃杀的念头了,生活在那种社会背景下,他们这样的想法,真的无可厚非!

 

即便是当下有很多著名人士,靠着骂人(骂什么?骂谁?我就不说了,反正看官们也都知道)骂出了名,一个个地很像是梁山泊里一样的厉害脚色。但混出大名头后,或被招纳进某些官办的(或半官办的)智囊机构,于是摇身一变,就出来打“不替天行道的强盗们了。”嚯嚯,还真有许多风流韵事,应验了“要得官,杀人放火受招安”的谶言!而且早已有好些角儿,已经混成“佛”了!成功的经验刺激了一大帮后来的精英、砖家、大拿们,他们也正在努力中。看当今的媒体和网络自媒体昏天黑地现状,就知道个中的玄机!诸位看官只需稍加留意,便可以看出这些猛将的尊容了。呵呵~扯远了。

还是继续闲说《水浒》吧,既然吴用真无用,那么对于水浒寨,对于宋江,什么是有用的呢?银子!

请看下一章:有钱方使水浒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