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史记·齐太公世家第二(三)

(2011-12-30 10:03:09)
标签:

文化

分类: 凭栏观史

    桓公元年春,齐君无知游於雍林(雍林:据《左传·庄公八年、九年》,雍林又作雍廪,是人名,其职为渠丘大夫、芩处司马迁误以雍林为地名。桓公元年(前685)春,齐君无知到雍林游玩。)◇集解贾逵曰:“渠丘大夫也。”○索隐亦有本作“雍廪”。贾逵曰“渠丘大夫”。左传云“雍廪杀无知”,杜预曰“雍廪,齐大夫”。此云“游雍林,雍林人尝有怨无知,遂袭杀之”,盖以雍林为邑名,其地有人杀无知。贾言“渠丘大夫”者,渠丘邑名,雍林为渠丘大夫也。雍林人尝有怨无知,及其往游,雍林人袭杀无知(雍林有人曾怨恨无知,等到无知去游玩时,雍林人偷袭杀死无知,)告齐大夫曰:“无知弑襄公自立,臣谨行诛。(向齐国大夫宣告说:无知杀死襄公自立为君,我已将他处死。)唯大夫更立公子之当立者,唯命是听。”(请大夫们改立其他公子中该即位的,我唯命是听。)
    初,襄公之醉杀鲁桓公,通其夫人,杀诛数不当,(杀诛:杀人及罚罪,泛指执行刑法。数:屡次。)淫於妇人,数欺大臣,群弟恐祸及,故次弟纠奔鲁。其母鲁女也。(当初,襄公将鲁桓公灌醉杀死,与鲁夫人通奸,还屡屡杀罚不当,沉迷女色,多次欺侮大臣,他的诸弟害怕祸患牵连,因此次弟纠逃亡鲁国,他母亲是鲁国之女。)管仲召忽傅之。(傅:辅佐。管仲、召忽辅佐他。)次弟小白奔莒,鲍叔傅之。(次弟小白逃亡莒国,鲍叔辅佐他。)小白母,卫女也,有宠於釐公。(小白母亲是卫国之女,很得齐釐公宠幸。)小白自少好善大夫高傒(小白从小与大夫高傒(xī,西)交好。)◇集解贾逵曰:“齐正卿高敬仲也。”□正义傒音奚。及雍林人杀无知,议立君,高、国先阴召小白於莒。(雍林人杀死无知后,商议立君之事,高氏、国氏抢先暗中从莒国召回小白。)鲁闻无知死,亦发兵送公子纠,而使管仲别将兵遮莒道,(遮:阻遏。)射中小白带钩。(鲁国闻知无知已死,也派兵护送公子纠返齐,并命管仲另带军队遏阻莒国通道,管仲射中小白衣带钩。)小白详死,(详:通)管仲使人驰报鲁。(小白假装死了,管仲派人飞报鲁国。)鲁送纠者行益迟,六日至齐,则小白已入,高傒立之,是为桓公。(鲁国护送公子纠的部队速度就放慢了,六天才至齐国,而小白已先入齐国,高傒立其为君,就是桓公。)
    桓公之中钩,详死以误管仲,已而载温车中驰行,(温车:一种密闭的卧车。桓公佯死,为保密故乘温车。又作辒车)亦有高、国内应,故得先入立,发兵距鲁。(距:通,抵御。桓公当时被射中衣带勾之后,装死以迷惑管仲,然后藏在温车中飞速行进,也因为有高氏国氏二大家族为内应,所以能够先入齐国即位,派兵抵御鲁军。)秋,与鲁战于乾时◇集解杜预曰:“乾时,齐地也。时水在乐安界,岐流,旱则涸竭,故曰乾时。”鲁兵败走,齐兵掩绝鲁归道。(秋天,齐兵与鲁兵在乾时作战,鲁兵败逃,齐兵又切断鲁兵的退路。)齐遗鲁书曰:“子纠兄弟,弗忍诛,请鲁自杀之。(齐国写信给鲁国说:子纠是我兄弟,不忍亲手杀他,请鲁国将他杀死。)召忽、管仲雠也,(雠:仇敌。)请得而甘心醢(hǎi)之。(醢(hǎi,海):将人剁成肉酱的酷刑。召忽、管仲是我仇敌,我要求活着交给我,让我把他们剁成肉酱才甘心。)不然,将围鲁。”(不然,齐兵要围攻鲁国。)鲁人患之,遂杀子纠于笙渎(鲁人害怕,就在笙渎杀死子纠。)◇集解贾逵曰:“鲁地句渎也。”○索隐贾逵云“鲁地句渎”。又按:邹诞生本作“莘渎”,莘笙声相近。笙如字,渎音豆。论语作“沟渎”,盖後代声转而字异,故诸文不同也。召忽自杀,管仲请囚。(召忽自杀而死,管仲要求囚禁。)桓公之立,发兵攻鲁,心欲杀管仲。(桓公即位时,派兵攻鲁,本欲杀死管仲。)鲍叔牙曰:“臣幸得从君,君竟以立。(鲍叔牙说:我有幸跟从您,您终于成为国君。)君之尊,臣无以增君。(您的尊贵地位,我已无法再帮助您提高。)君将治齐,即高傒与叔牙足也。(您如果只想治理齐国,有高傒和我也就够了。)君且欲霸王,(霸王:指霸王之业,即称霸天下,做各诸侯国的盟主。)非管夷吾不可。(您如果想成就霸王之业,没有管夷吾不行。)夷吾所居国国重,不可失也。”於是桓公从之。(夷吾所居之国,其国必强,不能失去这个人才。于是桓公听从此言。)乃详为召管仲欲甘心,实欲用之。(就假装召回管仲以报仇雪恨,实际是想任他为政。)管仲知之,故请往。(管仲心里明白,所以要求返齐。)鲍叔牙迎受管仲,及堂阜而脱桎梏,(桎:木制拘束脚的刑具,作用同于现在的脚镣。梏:木制拘束手的刑具,作用同于现在的手铐。)◇集解贾逵曰:“堂阜,鲁北境。”杜预曰:“堂阜,齐地。东莞蒙阴县西北有夷吾亭,或曰鲍叔解夷吾缚於此,因以为名也。”斋祓而见桓公。(斋祓:古人在大典礼前要戒酒荤,沐浴别居,虔诚庄敬,叫做。进行除灾求福之祀叫做鲍叔牙迎接管仲,一到齐国境内的堂阜就给管仲除去桎梏,让他斋戒沐浴而见桓公。)桓公厚礼以为大夫,任政。(桓公赏以厚礼任管仲为大夫,主持政务。)
    桓公既得管仲,与鲍叔(xí,席)◇集解徐广曰:“或作‘崩’也。”高傒修齐国政,连五家之兵,(连五家之兵:管仲所制定的一种军事制度。据《国语·齐语》记载,这种制度是:五家为轨,十轨为里,四里为连,十连为乡。战时每家出一战士,每乡两千战士,五乡战士为一军,计万人。全国设三军。就最基层而言,称作连五家之兵)◇集解国语曰:“管子制国五家为轨,十轨为里,四里为连,十连为乡,以为军令。”伸轻重鱼盐之利,(轻重鱼盐之利:轻重,是指通过国家对商业流通、产品物价的控制,加强耕战,富国强兵。鲁盐,齐国滨海,有渔业及煮盐业,管仲对此加以控制管理,齐国大富。)○索隐按:管子有理人轻重之法七篇。轻重谓钱也。又有捕鱼、煮盐法也。以赡贫穷,禄贤能,齐人皆说。(桓公得到管仲后,与鲍叔、隰(xí,席)朋、高傒共同修治齐国政事,组织基层五家连兵之制,开发商业流通、渔业盐业优势,用以给赡贫民,奖励贤能之士,齐国人人欢欣。)
    二年,伐灭郯,(郯:据《左传·庄公十年》应作,郯国至鲁昭公十七年仍存。参见洪亮吉《春秋左传诂》及陈直《史记新证》。)◇集解徐广曰:“一作‘谭’。”○索隐据春秋,鲁庄十年“齐师灭谭”是也。杜预曰“谭国在济南平陵县西南”。然此郯乃东海郯县,盖亦不当作“谭”字也。郯子奔莒。(二年(前684),齐国伐灭郯(tán,谭)国,郯国国君逃亡莒国。)初,桓公亡时,过郯,郯无礼,故伐之。(当初,齐桓公逃亡国外时,曾经过郯国,郯国对桓公无礼,所以讨伐它。)
    五年,伐鲁,鲁将师败。(五年(前681),征伐鲁国,鲁军眼看失败。)鲁庄公请献遂邑以平,(平:媾和。)◇集解杜预曰:“遂在济北蛇丘县东北。”桓公许,与鲁会而盟。盟:诸侯间签定协约的一种仪式,杀牲取血抹于参加人之口边,以示信义。鲁庄公请求献出遂邑来媾和,桓公允诺,与鲁人在柯地盟会。◇集解杜预曰:“此柯今济北东阿,齐之阿邑,犹祝柯今为祝阿。”鲁将盟,曹沬以匕首劫桓公於坛上,◇集解何休曰:“土基三尺,阶三等,曰坛。会必有坛者,为升降揖让,称先君以相接也。”曰:“反鲁之侵地!”桓公许之。(将要盟誓之际,鲁国的曹沫(huì,惠)在祭坛上用匕首劫持齐桓公,说:归还鲁国被侵占的土地!桓公答应。)已而曹沬去匕首,北面就臣位。(北面:古代君臣同在的场合,应该国君面向南,以示威重;臣下面向北,以示恭敬。然后曹沫扔掉匕首,回到面向北方的臣子之位。)桓公後悔,欲无与鲁地而杀曹沬。(桓公后悔,想不归还鲁国被占领土并杀死曹沫。)管仲曰:“夫劫许之而倍信杀之,(倍:通)◇集解徐广曰:“一云已许之而背信杀劫也。”愈一小快耳,(愈:通,高兴。快:满足。)而弃信於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可。”(管仲说:如果被劫持时答应了人家的要求,然后又背弃诺言杀死人家,是满足于一件小小的快意之事,而在诸侯中却失去了信义,也就失去了天下人的支持,不能这样做。)於是遂与曹沬三败所亡地於鲁。(桓公于是就把曹沫三次战败所丢的全部领土归还给鲁国。)诸侯闻之,皆信齐而欲附焉。(诸侯闻知,都认为齐国守信而愿意归附。)七年,诸侯会桓公於甄,(会:亦称盟会。是春秋时代诸侯间聚会议事的外交活动。大型盟会的盟主有的在实际上被各诸侯承认为霸主。齐桓公在甄地之盟时成为春秋时代第一位霸主。)◇集解杜预曰:“甄,卫地,今东郡甄城也。”而桓公於是始霸焉(七年(前679),诸侯与齐恒公在甄地盟会,齐桓公从此成为天下诸侯的霸主。)
    十四年,陈厉公子□正义音桓。号敬仲,来奔齐。(十四年(前672),陈厉公子陈完,号敬仲,逃亡来到齐国。)齐桓公欲以为卿,让;於是以为工正。◇集解贾逵曰:“掌百工。”田成子之祖也。齐桓公想任命他为卿,他谦让不肯;于是让他做工正之官。这就是田成子田尝的祖先。
    二十三年,山戎伐燕,◇集解服虔曰:“山戎,北狄,盖今鲜卑也。”何休曰:“山戎者,戎中之别名也。”燕告急於齐。二十三年(前663),山戎侵伐燕国,燕向齐国告急。齐桓公救燕,遂伐山戎,至于孤竹而还。齐桓公派兵救燕,接着讨伐山戎,到达孤竹后才班师。燕庄公遂送桓公入齐境。燕庄王又送桓公进入齐国境内。桓公曰:“非天子,诸侯相送不出境,吾不可以无礼於燕。”桓公说:除了天子,诸侯之间相送不出自己国境,我不能对燕无礼。於是分沟割燕君所至与燕,命燕君复修召公之政,纳贡于周,如成康之时。于是把燕君所至的齐国领土用沟分开送给燕国,让燕君重修召公之政,向周王室进贡,就象周成王、康王时代一样。诸侯闻之,皆从齐。诸侯闻知后,都服从齐国。
    二十七年,鲁湣公母曰哀姜,桓公女弟也。二十七年(前659),鲁湣(mǐn,闵)公之母叫哀姜,是齐桓公的妹妹。哀姜淫於鲁公子庆父,庆父弑湣公,哀姜欲立庆父,鲁人更立釐公。◇集解徐广曰:“史记‘僖’字皆作‘釐’。”桓公召哀姜,杀之。详情参见《鲁周公世家》。哀姜与鲁公子庆父私通,庆父杀死湣公,哀姜想立庆父为国君,鲁人改立起釐公。桓公把哀姜召回齐国,杀了哀姜。

二十八年,卫文公有狄乱,告急於齐。二十八年(前658),卫文公被狄人侵伐,向齐国告急。齐率诸侯城楚丘◇集解贾逵曰:“卫地也。”○索隐杜预曰:“不言城卫,卫未迁。”楚丘在济阴城武县南,即今之卫南县。而立卫君。齐国率领诸侯在楚丘筑成城池,安置卫君在那里。
    二十九年,桓公与夫人蔡姬戏船中。二十九年(前657),恒公与夫人蔡姬乘船游玩。蔡姬习水,荡公,◇集解贾逵曰:“荡,摇也。”公惧,止之,不止,出船,怒,归蔡姬,弗绝。弗绝:未断绝婚姻关系。蔡姬熟悉水性,摇晃船只颠簸桓公。桓公害怕,命她停止,她仍不停,下船之后,桓公恼怒,把蔡姬送回娘家,但又不断绝婚姻关系。蔡亦怒,嫁其女。蔡侯也十分生气,就又把蔡姬另嫁给别人。桓公闻而怒,兴师往伐。桓公听说后更加生气,兴兵伐蔡。
    三十年春,齐桓公率诸侯伐蔡,蔡溃。三十年(前656)春,齐桓公率领诸侯讨伐蔡国,蔡国大败。◇集解服虔曰:“民逃其上曰溃也。”遂伐楚。楚成王兴师问曰:“何故涉吾地?”接着伐楚。楚成王兴兵来问:为什么进入我的国土?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太公曰:‘五侯九伯,若实征之,(若:你。)以夹辅周室。’夹辅:辅佐。管仲回答说:过去召康公命令我国先君太公:五等诸侯,各地守官,你有权征伐,以辅佐周室。◇集解左传曰:“周公、太公股肱周室,夹辅成王也。”赐我先君履,(履:(可以征伐的)疆界。)◇集解杜预曰:“所践履之界。”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赐给我先君有权征伐的疆界,东至大海,西至黄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楚贡包茅不入,(包茅:楚国特产植物,进贡周王室,王室祭祀时用以过滤供酒中的杂质。)王祭不具,◇集解贾逵曰:“包茅,菁茅包匭之也,以供祭祀。”杜预曰:“尚书‘包匭菁茅’,茅之为异未审。”是以来责。楚国应该进贡的包茅没有进献,天子祭祀用品不全,因此来督责。昭王南征不复,(昭王南征不复:据三家注引《帝王世纪》,周昭王南征楚,将渡汉水,当地人把用胶粘连的船供给昭王,渡至江中,胶溶船散,昭王落水而亡。)是以来问。”昭王南征不归死在南方,因此前来问罪。◇集解服虔曰:“周昭王南巡狩,涉汉未济,船解而溺昭王,王室讳之,不以赴,诸侯不知其故,故桓公以为辞责问楚也。”○索隐宋衷云:“昭王南伐楚,辛由靡为右,涉汉中流而陨,由靡逐王,遂卒不复,周乃侯其後于西翟。”楚王曰:“贡之不入,有之,寡人罪也,敢不共乎!共:通,供给。楚王说:贡品没有进献,确实如此,是我之罪过,今后不敢不奉上。昭王之出不复,君其问之水滨。”本句深意意为:当时汉水一带非楚之国土,周昭王死于汉水,楚国没有责任。至于昭王一去不归,并未在我楚国领土,请您到汉水边上去问罪。◇集解杜预曰:“昭王时汉非楚境,故不受罪。”齐师进次于陉。(次:军队驻扎某地超过两天。)◇集解杜预曰:“陉,楚地,颍川召陵县南有陉亭。”左传曰:“凡师一宿为舍,再宿为信,过信为次。”夏,楚王使屈完将兵扞齐,(扞(hàn,汗):同,抵御。)齐师退次召陵。齐军进扎于陉地。夏,楚王命屈完领兵抗齐,齐军退驻召陵。◇集解杜预曰:“召陵,颍川县。”桓公矜屈完以其众。屈完曰:“君以道则可;若不,(不:同)则楚方城以为城,◇集解服虔曰:“方城山在汉南。”韦昭曰:“方城,楚北之戹塞。”杜预曰“方城山在南阳叶县南”是也。○索隐按:地理志叶县南有长城,号曰方城,则杜预、韦昭说为得,而服氏云在汉南,未知有何凭据。江、汉以为沟,君安能进乎?”桓公向屈完炫耀兵多将广。屈完说:您合于正义才能胜利;如果不然,楚国就以方城山为城墙,以长江、汉江为护城河,您怎么能推进呢?乃与屈完盟而去。过陈,陈袁涛涂诈齐,(陈国怕齐国大兵过陈境扰民,所以骗齐兵由东道沿海回齐。但东道难行,是以齐怨陈。)令出东方,觉。齐桓公就与屈完订立协约而回。途径陈国,陈国大夫袁涛塗欺骗桓公,让齐军走东线难行之路,被齐国发觉。秋,齐伐陈。◇集解左传曰:“讨不忠也。”是岁,晋杀太子申生秋天,齐国讨伐陈国。这一年,晋国君杀死其太子申生。 
   三十五年夏,会诸侯于葵丘三十五年(前651)夏,桓公与诸侯在葵丘盟会。◇集解杜预曰:“陈留外黄县东有葵丘也。”周襄王使宰孔赐桓公文武胙、彤弓矢、大路,文武胙:周天子祭祀周文王周武王的供品之肉。古人认为,祭祀完毕后的胙肉,食用之人会得到福佑。把文武胙赐给齐桓公,是周天子对桓公的特殊嘉奖。彤弓矢:以丹彩塗饰的弓箭。大路:也写作大辂,天子所乘之车。赐予特别有功的诸侯,随同此车还有一套配套的龙旗等。参见《国语·齐语》。◇集解贾逵曰:“大路,诸侯朝服之车,谓之金路。”命无拜。周襄王派宰孔赏赐给桓公祭祀文王武王的福肉、丹彩装饰的弓箭、天子乘用的车乘,而且特许桓公不要下拜谢恩。桓公欲许之,管仲曰“不可”,乃下拜受赐。桓公本想答应,管仲说:不可。桓公于是下拜接受赏物。◇集解韦昭曰:“下堂拜赐也。”秋,复会诸侯於葵丘,益有骄色。秋天,再次与诸侯在葵丘盟会,齐桓公愈发面有骄傲之色。周使宰孔会。诸侯颇有叛者。周王派宰孔参加盟会。诸侯见桓公如此也使有些人离心。◇集解公羊传曰:“葵丘之会,桓公震而矜之,叛者九国。”晋侯病,後,遇宰孔。晋君病重,上路迟了,正逢宰孔。宰孔曰:“齐侯骄矣,弟无行。”弟:通,尽管。从之。宰孔说:齐桓公骄傲了,尽管不去也没什么关系。晋君听从此言未去盟会。是岁,晋献公卒,里克奚齐卓子◇集解徐广曰:“史记‘卓’多作‘悼’。”□正义卓,丑角反。秦穆公以夫人入公子夷吾为晋君。以夫人:因为夫人的缘故。秦穆公的夫人穆姬是夷吾的姐姐。此年,晋献公死,里克杀死献公少子奚齐和卓子,秦穆公因为自己夫人是晋公子夷吾的姐姐,所以武力护送夷吾返晋为君。桓公於是讨晋乱,至高梁,集解服虔曰:“晋地也。”杜预曰:“在平阳县西南。”使隰朋立晋君,还。桓公也讨伐晋国内之乱,到达高梁地方,派隰朋立起夷吾为晋国君,然后撤军。
    是时周室微,唯齐、楚、秦、晋为彊。此时周朝王室衰微,天下只有齐、楚、晋四国强盛。晋初与会,□正义与音预,下同。献公死,国内乱。晋国刚刚参加盟会,晋献公便死去,国内大乱。秦穆公辟远,辟:同不与中国会盟。中国:此指中原地区。秦穆公处地偏远,不参加中原诸侯的会盟。楚成王初收荆蛮有之,荆蛮:上古中原人对南方部族的统称。夷狄自置。夷狄自置:以非华夏族的部族自居。楚成王刚刚将荆蛮之地占为己有,认为自己是夷狄之邦。唯独齐为中国会盟,而桓公能宣其德,故诸侯宾会。宾:服从。只有齐国能够召集中原诸侯盟会,齐桓公又充分宣示出其盛德,所以各国诸侯无不宾服而来会。於是桓公称曰:“寡人南伐至召陵,望熊山;因此桓公宣称:寡人南征至召陵,望到了熊耳山;北伐山戎、离枝、孤竹;北伐山戎、离枝、孤竹国;◇集解地理志曰令支县有孤竹城,疑离枝即令支也,令离声相近。应劭曰:“令音铃。”铃离声亦相近。管子亦作“离”字。○索隐离枝音零支,又音令祗,又如字。离枝,孤竹,皆古国名。秦以离枝为县,故地理志辽西令支县有孤竹城。尔雅曰“孤竹、北户、西王母、日下谓之四荒”也。西伐大夏,涉流沙;西征大夏,远涉流沙;□正义大夏,并州晋阳是也。束马悬车登太行,至卑耳山□正义卑音壁。刘伯庄及韦昭并如字。而还。包缠马蹄,挂牢战车登上太行险道,直达卑耳山而还。诸侯莫违寡人。寡人兵车之会三,兵车之会三:为军事行动而召集的三次盟会:公元前681年,平宋乱;公元前656年,伐蔡、楚;公元前654年,伐郑。□正义左传云鲁庄十三年,会北杏以平宋乱;僖四年,侵蔡,遂伐楚;六年,伐郑,围新城也。乘车之会六,乘车之会六:为非军事的外交活动而召集的六次盟会:公元前680年,会于鄄;公元前679年,会于鄄;公元前678年,盟于幽;公元前655年,会于首止;公元前652年,盟于洮;公元前651年,即本年,会于葵丘。□正义左传云鲁庄十四年,会于鄄;十五年,又会鄄;十六年,同盟于幽;僖五年,会首止;八年,盟于洮;九年,会葵丘是也。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诸侯无人违抗寡人。寡人召集兵车盟会三次,乘车盟会六次,九次会合诸侯,匡正天下于一统。□正义匡,正也。一匡天下,谓定襄王为太子之位也。昔三代受命,三代:指夏、商、周三朝的开国之王禹、汤、文王。有何以异於此乎?过去三代开国天子,与此有何不同!吾欲封泰山,禅梁父。”封泰山:在泰山上筑土为坛,报天之功。禅梁父:在梁父山上辟场为祭,报地之德。封禅是帝王才能举行的祭天地大典,齐桓公不是天子,他要行封禅是越礼,所以管仲谏止。我想要封祭泰山,禅祭梁父。管仲固谏,不听;乃说桓公以远方珍怪物至乃得封,管仲所说封禅需要的远方珍宝奇怪之物有鄗上之黍,北里之禾江淮之间,一茅三脊(三条主叶脉)东海比目之鱼西海比翼之鸟等。详见《封禅书》。桓公乃止。管仲力谏,桓公不听;管仲于是介绍封禅之礼要等远方各种奇珍异物具备才能举行,桓公才作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