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阅读 考点三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句子的含义与作用
(2011-10-09 09:49:21)
标签:
教育 |
分类: 记叙文阅读 |
★考点精析
所谓重要的句子,是就其在文章中的地位和作用相比较而言的。它们之所以重要,或者是不同层次的中心句,或者是结构上的领起句、总结句和重要的过渡句,或者是表达上有特色的句子。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包括三层意思:首先是理解句子的表层意义,也即字面意义。一般说来,句子的字面意义理解起来并不困难。其次是理解句子的含义,即在一定的语境中句子的临时意义,这是中考考查的重要内容。
第三,是理解句子的句外意义,也即“言外之意”,这也是中考常考的内容。
★难点突破
★解题思路与技巧:
1.结合语境,认真推敲。
现代文测试非常强调理解动态语言环境中的词语和句子含义。这种理解不是孤立静止的理解,而是对语言作活的理解分析。我们知道,同样的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义往往是不同的。因此,只有结合语境,认真推敲,才能揣摩出词语的确切意义。
2.遇到代词,从上查找。
代词的出现,往往是在所指代的事物、人物之后,因此代词指代内容的落实在本句中是找不到答案的。代词的指代对象一般在上句或上文,因此我们解题时,必须从上句开始寻找,而且应当由近及远地去找。
3.由近及远,查找释句。
有些词语比较抽象,较难理解,所以作者往往在提出之后,对它们进行解释,而这些解释往往就是我们所要寻找的答案。这些阐释性的句子往往在抽象词语之后,因此我们在解题时必须从下句中去找答案,由近及远地去找。
【例1】 (2006·江苏淮安)
我的祖母不知道凡·高,不懂得爱的最强光,但她喜欢种葵花。在那些缺衣少吃的岁月里,院门前那一排排葵花,在我们心头,投下最明艳的色彩。葵花开了,就快有香香的瓜子嗑了。这是一种香香的等待,这样的等待很幸福。
10.联系上下文,从不同方面体会“这是一种香香的等待,这样的等待很幸福”一句中加线词语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对重要词语的理解和赏析。可从两个角度去思考,一是从内容上,二是从形式上。从内容上,联系上文的“就快有香香的瓜子嗑了”,很显然是指葵花子的香味;联系下文的“这样的等待很幸福”可知香香的等待是一种幸福快乐的等待。从形式上,主要从修辞的角度考虑,叠音词的使用,有音韵效果。
参考答案:①“香香的”表现出葵花子的香味;②表现出等待嗑瓜子的幸福快乐;③体现了“我们”的童真童趣;④使用叠音词,朗朗上口,有韵律美。
【例2】
梅香
林清玄
①一个有钱的富人,正在自家的花园里赏梅花。
②那是冬日寒冷的清晨,艳红的梅花正以最美丽的姿容吐露,富人颇为自己的花园里能开出这样美丽的梅花而感到无比的快慰。
③突然,门外传来敲门的声音,富人去开了门,发现一个衣衫褴楼的乞丐,在寒风里冻得直打抖,那乞丐已在这开满梅花的园外冻了一夜,他说:“先生,行行好,可不可以给我一点东西吃。”
④富人请乞丐在园门口稍稍等候,转身进入厨房,端来一碗热腾腾的饭菜。当他布施给乞丐的时候,乞丐忽然说:“先生,您家里的梅花,真是非常芳香呀!”说完了,转身走出去。
⑤富人呆立在那里,感到非常震惊,他震惊的是:穷人也会赏梅花吗?这是自己从来不知道的。另一个震惊的是,花园里种了几十年的梅花,为什么自己从来没有闻到过梅花的芳香呢?
⑥于是,他小心翼翼地,以一种庄严的心情,深怕惊动梅香似的悄悄走近梅花,他终于闻到了梅花那含蓄的、清澈的、澄明无比的芬芳,然后他濡湿的眼睛,流下了感动的泪水,为自己第一次闻到梅花的芳香。
⑦是的,乞丐也能赏梅花,乞丐也能闻到梅花的香气,有的乞丐甚至在极饥饿的情况下,还能闻到梅花清明的气息。
⑧可见得,好的物质条件不一定能使人成为有品位的人,而坏的物质条件也不会遮蔽人精神的清明,一个人没有钱是值得同情的,一个人一生都不知道梅花的香气一样值得悲悯。
⑨一个人的品质其实是与梅香相似,是无形的,是一种气息,我们如果光是欣赏花的外形,就很难知道梅花有极淡的清香;我们如果不能细心地体会,也难以品味到一个人隐在外表内部的人格香气。
⑩最可叹息的是,很少有人能回观自我,品赏自己心灵的梅香,大部分人空过了一生,也没有体会到隐藏在心灵内部极幽微,但极清澈的自性的芳香。
⑾能闻到梅香的乞丐也是富有的人。
⑿现在,让我们一起以一种庄严的心情,走到心灵的花园,放下一切的缠缚,狂心都歇,观闻从我们自性中流露的梅香吧!
20.品读文章第⑾段,联系前文,谈谈为什么“能闻到梅香的乞丐也是富有的人”?
☆思路点拨:本题重在考查对文章重点句子的理解。既要联系文章中心,又要从内容和写法上加以推敲。从内容上看,乞丐是富有的,因为“他能品味到隐在外表内部的人格香气”;从写法上理解,作者运用了议论兼抒情的表达方式。
☆参考答案:因为坏的物质条件也没有遮蔽他精神的清明,在精神上他是富有的。(答成“他能品味到隐在外表内部的人格香气”也可)
【例3】(2007·吉林)
妈妈的手
琦君
忙完了一天的家务,感到手膀一阵阵的酸痛,靠在椅子里,一边看报,一边用右手捶着自己的左肩膀。儿子就坐在我身边,他全神貫注在电视的荧光幕上,何曾注意到我。我说:“替我捶几下吧!”
(选自《三更有梦书当枕》)
【注释】①接力:方言,指点心。②外子:对人称自己的丈夫。
20.文中“手上满是裂痕,西风起了,裂痕张开红红的小嘴”一句视角独特,请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对此句进行评析。
21.本文运用插叙的方法,以“我却又想起,自己当年可曾尽一日做儿女的孝心”一句引起回忆。请你从文中找出与之相照应的—句话,并说明其作用。
22.作者在文中说:“给长辈做一点点事,不能老是要报酬。”请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思路点拨:这三个题分别从语言表达、文章结构、含义理解的角度考查对文章重点句子的理解。第20题围绕“比喻形象”或“细节描写”或“用词生动”回答即可。第21题只要注意找出插叙结束的地方,照应的句子就不难找出;第22题虽是一道开放性试题,但一定要联系全文的内容和作者要表达的中心来回答,并注意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语言表达要流畅简洁。
☆参考答案20.示例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张开红红的小嘴”形象地写出裂痕、形状和开裂的程度。示例②:运用细节描写,形象地刻画出母亲满是裂痕的手。示例③:“满是”“张开”“红红的”“小嘴”等词语准确描述了母亲手上裂痕的多和开裂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