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 五帝本纪第一(4)
(2010-11-30 09:42:39)
乃命羲、和,◇集解孔安国曰:“重黎之後,羲氏、和氏世掌天地之官。”正义吕刑传云:“重即羲,黎即和,虽别为氏族,而出自重黎也。”案:圣人不独治,必须贤辅,乃命相天地之官,若周礼天官卿、地官卿也。敬顺昊天,(敬:恭谨。
昊天:上天。)(帝尧命令羲氏、和氏,遵循上天的意旨,)正义敬犹恭勤也。元气昊然广大,故云昊天。释天云:“春为苍天,夏为昊天,秋为旻天,冬为上天。”而独言昊天者,以尧能敬天,大,故以昊大言之。数法○索隐尚书作“历象日月”,则此言“数法”,是训“历象”二字,谓命羲和以历数之法观察日月星辰之早晚,以敬授人时也。日月星辰,(“数法”句:意思是根据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制定历法。“数”,历数,这里指推定历数。“法”,法象,效法,这里指观察。此句《尚书·尧典》作“历象日月星辰”。)(根据日月的出没、星辰的位次,制定历法,)□正义历数之法,日之甲乙,月之大小,昏明递中之星,日月所会之辰,定其天数,以为一岁之历。敬授民时。(敬授民时:慎重地教给民众农事季节。“授时”作用同于后世的颁行历法,民众据以安排农事,适时播种、收获。)(谨慎地教给民众从事生产的节令。)□正义尚书考灵耀云:“主春者,张昏中,可以种稷。主夏者,火昏中,可以种黍菽。主秋者,虚昏中,可以种麦。主冬者,昴昏中,可以收敛也。”天子视四星之中,知民缓急,故云敬授民时也。分命羲仲,居郁夷,曰旸谷。(另外命令羲仲,住在郁夷,那个地方叫旸(yáng,阳)谷,)◇集解尚书作“嵎夷”。孔安国曰:“东表之地称嵎夷。日出於旸谷。羲仲,治东方之官。”○索隐旧本作“汤谷”,今并依尚书字。案:淮南子曰“日出汤谷,浴於咸池”,则汤谷亦有他证明矣。又下曰“昧谷”,徐广云“一作‘柳’”,柳亦日入处地名。太史公博采经记而为此史,广记异闻,不必皆依尚书。盖郁夷亦地之别名也。正义郁音隅。阳或作“旸”。禹贡青州云:“嵎夷既略。”案:嵎夷,青州也。尧命羲仲理东方青州嵎夷之地,日所出处,名曰阳明之谷。羲仲主东方之官,若周礼春官卿。敬道日出,便程东作。(敬道日出:恭敬地迎接日出。因为三春主东,日出东方,所以,“敬道日出”即指迎接春季来临。便程:分别次第,使做事有步骤。“便”,通“辨”,别。东作:指春天的农事。)(恭敬地迎接日出,分别步骤安排春季的耕作。)◇集解孔安国曰:“敬道出日,平均次序东作之事,以务农也。”○索隐刘伯庄传皆依古史作平秩音。然尚书大传曰“辩秩东作”,则是训秩为程,言便课其作程者也。□正义道音导。便,程,并如字,後同。导,训也。三春主东,故言日出。耕作在春,故言东作。命羲仲恭勤道训万民东作之事,使有程期。日中,(日中:指春分,这一天昼夜平分。)星鸟,(星鸟:指星宿(xiù,秀)黄昏时出现在正南方。星宿是南方朱雀七宿的第四宿,所以称星鸟。按:二十八宿中的有些星宿是古人测定季节的观测对象,此句的星鸟及下文的星火、星虚、星昴(miǎo,卯)即是。)以殷中春。(殷:正,推定。中(zhòng,仲)春:即仲春,春季的第二个月,就是阴历二月。)(春分日,白昼与黑夜一样长,朱雀七宿(xiù,秀)中的星宿初昏时出现在正南方,据此来确定仲春之时。)◇集解孔安国曰:“日中谓春分之日也。鸟,南方硃鸟七宿也。殷,正也。春分之昏,鸟星毕见,以正仲春之气节。转以推孟、季,则可知也。”□正义下“中”音仲,夏、秋、冬并同。其民析,(析:分,分散,指分散劳作。)鸟兽字微。(字:生子。
微:通“尾”,交尾。按:“字微”,《尚书·尧典》作“孳尾”。)(这时候,民众分散劳作,鸟兽生育交尾。)◇集解孔安国曰:“春事既起,丁壮就功,言其民老壮分析也。”乳化曰字。尚书“微”作“尾”字。说云“尾,交接也”。申命羲叔,居南交。(申:重复。)(又命令羲叔,住在南交,)◇集解孔安国曰:“夏与春交,此治南方之官也。”○索隐孔注未是。然则冬与秋交,何故下无其文?且东嵎夷,西昧谷,北幽都,三方皆言地,而夏独不言地,乃云与春交,斯不例之甚也。然南方地有名交阯者,或古文略举一字名地,南交则是交阯不疑也。□正义羲叔主南方官,若周礼夏官卿也。便程南为,(南为:指夏天的农事。“为”与“东作”的“作”同义。)敬致。(致:求得,这里指求得功效。)(分别步骤安排夏季的农活儿,谨慎地干好。)◇集解孔安国曰:“为,化也。平序分南方化育之事,敬行其教,以致其功也。”○索隐为依字读。春言东作,夏言南为,皆是耕作营为劝农之事。孔安国强读为“讹”字,虽则训化,解释亦甚纡回也。□正义为音于伪反。命羲叔宜恭勤民事。致其种殖,使有程期也。日永,(日永:指夏至,这一天昼长夜短。“永”,长。)星火,(星火:指心宿黄昏时出现在正南方。
心宿是东方苍龙七宿中的第五宿,又叫大火。)以正中夏。(中夏:即仲夏,夏季的第二个月,就是阴历五月。)(夏至日,白昼最长,苍龙七宿中的心宿(又称大火)初昏时出现在正南方,据此来确定仲夏之时。)◇集解孔安国曰:“永,长也,谓夏至之日。火,苍龙之中星,举中则七星见可知也,以正中夏之节。”马融、王肃谓日长昼漏六十刻,郑玄曰五十五刻。其民因,(因:就,依靠,指就高处而居。)鸟兽希革。(希革:指夏季炎热,鸟兽皮上毛羽稀少。“希”,同“稀”。“革”,兽皮。)(这时候,民众就居高处,鸟兽毛羽稀疏。)◇集解孔安国曰:“因,谓老弱因就在田之丁壮以助农也。夏时鸟兽毛羽希少改易也。革,改也。”申命和仲,□正义和仲主西方之官,若周礼秋官卿也。居西土,◇集解徐广曰:“一无‘土’字。以为西者,今天水之西县也。”骃案:郑玄曰“西者,陇西之西,今人谓之兑山”。曰昧谷。(又命令和仲,居住在西土,那地方叫做昧谷,)◇集解徐广曰:“一作‘柳谷’。”骃案:孔安国曰“日入于谷而天下冥,故曰昧谷。此居治西方之官,掌秋天之政也”。敬道日入,(敬道日入:三秋主西,日入西方,所以,“敬道日入”即迎接秋季到来。)便程西成。(西成:指秋天万物长成。)(恭敬地送太阳落下,有步骤地安排秋天的收获。)集解孔安国曰:“秋,西方,万物成也。”夜中,(夜中:指秋分,这一天黑夜和白昼平分。)星虚,(星虚:指虚宿黄昏时出现在正南方。虚宿是北方玄武七宿的条四宿。)○索隐虚,旧依字读,而邹诞生音墟。案:虚星主坟墓,邹氏或得其理。以正中秋。(中秋:即仲秋,秋季的第二个月,就是阴历八月。)(秋分日,黑夜与白昼一样长,玄武七宿中的虚宿初昏时出现在正南方,据此来确定仲秋之时。)◇集解孔安国曰:“春言日,秋言夜,互相备也。虚,玄武之中星。亦言七星皆以秋分日见,以正三秋也。”其民夷易,(夷易:平,平坦,这里指迁回平地居住。)鸟兽毛毨。(毨(xiǎn,显):指秋季鸟兽更生新毛。)(这时候,民众移居平地,鸟兽再生新毛。)◇集解孔安国曰:“夷,平也。老壮者在田,与夏平也。毨,理也。毛更生整理。”申命和叔;居北方,曰幽都。(又命令和叔,住在北方,那地方叫做幽都,)◇集解孔安国曰:“北称幽都,谓所聚也。”○索隐山海经曰“北海之内有山名幽都”,盖是也。□正义案:北方幽州,阴聚之地,命和叔居理之。北方之官,若周礼冬官卿。便在伏物。(便在:这里有认真过问的意思。“在”,视,省视。。伏物:指冬季收藏贮存各种物资。“伏”,藏。)(认真安排好冬季的收藏。)○索隐使和叔察北方藏伏之物,谓人畜积聚等冬皆藏伏。尸子亦曰“北方者,伏方也”。尚书作“平在朔易”。今案:大传云“便在伏物”,太史公据之而书。日短,星昴,以正中冬。(日短:指冬至,这一天昼短夜长。星昴(mǎo,卯):指昴宿黄昏时出现在正南方。昴宿是西方白虎七宿的第四宿。中冬:即仲冬,冬天的第二个月,就是阴历十一月。)(冬至日,白昼最短,白虎七宿中的昴(mǎo,卯)宿初昏时出现在正南方,据此来确定仲冬之时。)◇集解孔安国曰:“日短,冬至之日也。昴,白虎之中星。亦以七星并见,以正冬节也。”马融、王肃谓日短昼漏四十刻。郑玄曰四十五刻,失之。其民燠,鸟兽氄毛。(燠:暖,热,这里指防寒取暖。氄(róng,荣):鸟兽细软而茂密的毛。)(这时候,民众进屋取暖,鸟兽长满细毛。)◇集解徐广曰:“氄音茸。”骃案:孔安国曰“民入室处,鸟兽皆生氄毳细毛以自温也”。岁三百六十六日,以闰月正四时。(“岁三百”句:大意是说按太阳历计算,一年有366天(这是举其成数,实际为365.2425日),按太阴历计算,一个月有29.5306天,一年十二个月共354日(或355日),为了解决二者的矛盾就采取置闰月的办法,使这两个周期协调起来,使一年中的节气与四季的实际气候相符,以利生产。我国古代的历法都是阴阳合历,但在尧的时代未必已认识到如此精确的程度。“岁”,年,指太阳年。)(一年有三百六十六天,用置闰月的办法来校正春夏秋冬四季。)○索隐夫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是天度数也。而日行迟,一岁一周天;月行疾,一月一周天。日一日行一度,月一日行十三度十九分度之七。至二十九日半强,月行天一匝,又逐及日而与会。一年十二会,是为十二月。每月二十九日过半。年分出小月六,是每岁馀六日。又大岁三百六十六日,小岁三百五十五日,举全数云六十六日。其实一岁唯馀十一日弱。未满三岁,已成一月,则置闰。若三年不置闰,则正月为二月。九年差三月,则以春为夏。十七年差六月,则四时皆反。以此四时不正,岁不成矣。故传曰“归馀於终,事则不悖”是也。信饬(信:诚。饬:通“敕”,告诫。)◇集解徐广曰:“古‘敕’字。”百官,众功皆兴。(帝尧真诚地告诫百官各守其职,各种事情都办起来了。)
尧曰:“谁可顺此事?”(顺:继承。)□正义言将登用之嗣位也。放齐曰:“嗣子丹硃开明。”(嗣子:应该继承父位之子。开明:通达聪明。)◇集解孔安国曰:“放齐,臣名。”□正义放音方往反。郑玄云:“帝尧胤嗣之子,名曰丹硃,开明也。”案:开,解而达也。帝王纪云:“尧娶散宜氏女,曰女皇,生丹硃。”汲冢纪年云:“后稷放帝子丹硃。”范汪荆州记云:“丹水县在丹川,尧子硃之所封也。”括地志云:“丹水故城在邓州内乡县西南百三十里。丹水故为县。”尧曰:“吁!顽凶,不用。”(吁:叹词,表示怀疑和不满。
顽凶:愚顽凶恶。“凶”《尚书·尧典》作“讼”,意思是好争辩。 )(尧说:“谁可以继承我的这个事业?”放齐说:“你的儿子丹朱通达事理。”)(尧说:“哼!丹朱么,他这个人愚顽、凶恶,不能用。”)◇集解孔安国曰:“吁,疑怪之辞。”□正义左传云:“口不道忠信之言为嚚,心不则德义之经为顽。”凶,讼也。言丹硃心既顽嚚,又好争讼,不可用之。尧又曰:“谁可者?”讙兜曰:“共工旁聚布功,可用。”(旁聚:指广泛聚集民众。“旁”,广泛。布:显露,显示。)(尧又问道:“那么还有谁可以?”驩兜说:“共工广泛地聚集民众,做出了业绩,可以用。”)◇集解孔安国曰:“讙兜,臣名。”郑玄曰:“共工,水官名。”□正义兜音斗侯反。尧曰:“共工善言,其用僻,似恭漫天,不可。”(用僻:用心邪僻。
漫:欺瞒,骗。)(尧说;“共工好讲漂亮话,用心不正,貌似恭敬,欺骗上天,不能用。”)□正义漫音莫干反。共工善为言语,用意邪僻也。似於恭敬,罪恶漫天,不可用也。尧又曰:“嗟,四岳,(四岳:分掌四方的诸侯首领。)◇集解郑玄曰:“四岳,四时官,主方岳之事。”□正义嗟叹鸿水,问四岳谁能理也。孔安国云:“四岳,即上羲和四子也。分掌四岳之诸侯,故称焉。”汤汤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汤(旧读shāng,商)汤:水流盛大的样子。
怀:怀抱,这里是包围的意思。襄:上漫,淹没。)(尧又问:“唉,四岳啊,如今洪水滔天,浩浩荡荡,包围了高山,漫上了丘陵,)集解孔安国曰:“怀,包;襄,上也。”□正义汤音商,今读如字。荡荡,广平之貌。言水奔突有所涤除,地上之物为水漂流荡荡然。案:怀,藏,包裹之义,故怀为包。释言以襄为驾,驾乘牛马皆在上也。言水襄上乘陵,浩浩盛大,势若漫天。下民其忧,有能使治者?”皆曰鲧可。(民众万分愁苦,谁可以派去治理呢?”大家都说鲧可以。)◇集解马融曰:“鲧,臣名,禹父。”尧曰:“鲧负命毁族,不可。”(负命:违背天命。毁族:毁败同族的人。)(尧说:“鲧违背天命,毁败同族,不能用。”)□正义负音佩,依字通。负,违也。族,类也。鲧性很戾,违负教命,毁败善类,不可用也。诗云“贪人败类”也。岳曰:“异哉,试不可用而已。”(异:举,任用。已:停止,指罢免。)(四岳都说:“就任用他吧,试试不行,再把他撤掉。”)□正义异音异。孔安国云:“异,已;已,退也。言馀人尽已,唯鲧可试,无成乃退。”尧於是听岳用鲧。九岁,功用不成。(功用:功业。)(尧因此听从了四岳的建议,任用了鲧。鲧治水九年,也没有取得成效。)正义尔雅释天云:“载,岁也。夏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李巡云:“各自纪事,示不相袭也。”孙炎云:“岁,取岁星行一次也。祀,取四时祭祀一讫也。年,取禾穀一熟也。载,取万物终更始也。载者,年之别名,故以载为年也。”案:功用不成,水害不息,故放退也。至明年得舜,乃殛之羽山,而用其子禹也。
继续关注 史记
五帝本纪第一(5)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