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奔驰在科技成果转化的快车道

(2014-04-02 15:49:20)
标签:

文化

http://www.ceeh.com.cn      来源:城市经济导报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在西安经开区发展侧记

  本报记者 孙斌

  在西安统筹科技资源、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战略中,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以下简称“西北有色院”)与经开区的携手堪称一个精典样本。

  作为我国重要的稀有金属材料研究基地和行业技术开发中心,其与经开区的产业化合作,始于10年前西部超导在这里投资建厂。作为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精典样本,10年间,西北有色院还陆续在经开区设立了西部钛业、天力金属、凯立化工、菲尔特金属等14个新材料项目,且都已成为具有行业引领作用的龙头企业。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透过西北有色院在经开区10年的改革创新之路,看到了传统意义上的科研院所迈向市场化过程中审慎、严谨、务实、开拓的积极探索,感受到科技成果产业化带来的诸多利好,这也从一个侧面体现出西安经开区“构建产业生态、促动企业创新”的战略考量与实践。

http://www.ceeh.com.cn/images/upfiles/2014/03/31/20140331170404-1830.jpg

  成就科技成果转化第一标杆

  2003年2月,西部超导公司在经开区正式成立,自此,西北有色院科技成果转化“鲤鱼化龙”般的一个个传奇故事开始在这里续写。西部超导公司自创立之日起,就肩负起了我国超导材料的完全国产化的重任,在西北有色院周廉院士的号召下,由多位技术人员及海外归国学者共同组建的创业团队,正式向进军世界科学前沿阵地发起挑战。

  “我们最初的目标就是希望以超导线材来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创业班底当中不少人在海外已经有所成就,收入待遇都非常好;国内的人员都在科研院所,待遇也相当可观。参与这个被称为本世纪最雄心勃勃的能源科技合作项目,既是国家赋予西北有色院的重大使命,也是我们这帮人做这件事情的理由和目标。”西部超导公司总经理冯勇回忆时谈道。

  2004年11月,在边建设、边研发、边生产的背景下,西部超导正式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钛合金铸锭生产线、钛合金棒丝材生产线,第一批超导线、棒材料的正式投产,也引起国际、国内超导技术领域的高度关注。国家科技部评价说,西部超导公司的建成投产,是我国超导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我国低温超导材料正式拉开了产业化的序幕。从此,中国拥有了国际化、专业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导产业。

  2010年12月20日,中国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执行中心代表国际ITER组织,与西部超导签署了总量约210吨、价值6亿元的超导线供货合同。“这标志着由西部超导承担的ITER项目线材供货任务将正式进入实施阶段,同时也意味着这样一个企业,代表着西安、陕西,乃至中国,在新材料、新能源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及生产技术已充分达到了发达国家水平,具有了世界领先的核心竞争力!”中国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执行中心主任罗德隆的评价饱含着对西部超导的赞誉。

  经过十年入区发展之后,西部超导公司已由初期的十几人,发展成为员工人数630人,拥有博士40名、硕士130名的,锻造了一支专业从事钛合金棒丝材、超导线材等新材料产品研发、中试和产业化的人才队伍。与此同时,西部超导在经开区泾渭新城投资10亿元,筹建“特种材料工业园”项目,该项目主要建设包括稀有金属丝棒材加工生产线、稀有金属装备设计制造中心、核磁共振用超导线材生产线、实用超导磁体及装置制造生产线和生物用特种材料深加工生产线等五大板块在内的特种材料基地。

  产业矩阵的集群效应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事实上,在西部超导公司成立之后,西北有色院并没有停止与经开区的深度合作步伐。这不仅体现了西北有色院方面对科技院所体制改革带来重大利好的侧重,更是对经开区产业发展氛围和用心服务企业务实举措的一种认可和信任。

  作为西北有色院钛合金产业化的核心项目,2004年6月,经开区管委会与西北有色院再度携手,投资逾5亿元在泾渭新城设立西部钛业公司。依托西北有色院40余年来对钛及钛合金的研究成果的技术支撑,西部钛业在产品工艺路线的选择和设备的配置等方面,广泛吸收了国内外企业的成功经验,主要建设生产以钛及钛合金、锆及锆合金铸锭、棒、管、板等多种金属材料制品。其中,“年产1000吨钛及钛合金管材项目”被国家发改委批准为“2005年国家重点行业结构调整国债专项”。

  据了解,2012年西部钛业实现生产总值达14.5亿元,连续多年保持40%上的增长速度,较入区时的年生产总值整整提升33倍之多,成为经开区增长势头迅猛、贡献力强的优势企业。按照 “生产一代、储备一代、研制一代、构思一代”的创新发展模式,目前西部钛业正在为我国国产大飞机C919后板材料以及国内某航空公司专用钛合金薄导管、板等多个产品进行技术研发,强大的创新能力将成为西部钛业实现跨越发展的动力引擎。

  天力金属自2006年进入经开区以来,短短的七年时间内已由初创时期的年产值一个亿,发展到而今一个产值超过10亿元,百余数名员工创造的利税贡献已超过了5000万元,令很多大企业都为之赞叹。天力金属在承接西北有色院6项技术专利的基础上,先后自行开发专利24项,全部属于技术工艺创新的发明专利,企业研制的多种层状金属复合材料达到国际级先进水平,并先后通过国内军标和国际权威机构的认证,在我国金属复合材料领域成为“一枝独秀”。

  深化统筹科技资源改革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西北有色院旗下项目进驻经开区,从最初单一的几个产业项目,已经发展形成而今的新材料产业矩阵。宝德粉末是一家从事先进粉末装备技术、多功能过滤材料、金属多孔材料及元件研发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石油化工、新型能源等领域;赛特金属在经开区扩建新址,建成年产500吨钛及钛合金棒线材生产线,企业生产钛及钛镍合金丝材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30%,医用钛合金棒材市场占有率达45%;凯立化工在经开区主要从事贵金属催化剂、贵金属化合物、贵金属超细和纳米粉末等产品研发、生产和制造……

  统筹协调整合资源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在西北有色院在经开区投资建设12个稀有金属新材料产业化项目基础上,去年西北有色院再次创立西部新锆核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西安赛隆金属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西安瑞鑫科金属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西安赛福斯材料防护有限公司四家科技公司在经开区集体揭牌成立,双方共建稀有金属新材料产业园暨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的构想正在加快推进实施。

  在经开区一系列促进科研院所市场化动作的体制、机制下,西北有色院旗下企业纷纷突破传统科技企业的发展桎梏,获得了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及科研突破。继西部材料上市及增发后,首次借助西北有色的整体优势通过发行中期票据在债券市场上直接融资3亿元,克服了院所或科技型公司单独发长债难的问题,再次将科技推向了资本市场。同时,对控股的西部超导公司完成了股份制改革,目前已通过组织申报使其进入了上市辅导阶段,力争尽快打造出第二家上市公司。此外,以增资扩股的方式为控股的3家中型子公司成功募集了发展资金,探索科技与金融相结合的新道路。

  将西北有色院的成功经验模式做以总结,经开区以此类推把分属于航空、航天、兵器等不同的行业领域,仅供本单位使用、极少向外单位开放、使用率极低的周边材料学科实验设备和测试仪器进行有效统筹,建立起了新材料实验测试公共服务平台,使西安以及周边区域高等院校、科研院关于新材料学科的设备仪器信息在这个平台上全面公开,区内企业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寻找适合自己所需的设备。同时,专门出台专项补贴资金管理办法,对于使用这个平台上仪器设备进行产品研发的区内企业进行费用补贴,不但提高了科研所、高校实验设备的利用率,还降低了企业研发的成本,使得区内整个中小企业创新的积极性空前的高涨。

  “作为陕西省统筹科技资源改革先行先试区域,经开区面对成果转化的各种瓶颈制约,通过政府‘有形之手’的发动、扶持和引导作用,紧盯统筹科技资源示范改革最管用、最难突破的关键节点,形成一套长效、有效、见效的机制体制,让统筹成为拥有成果、技术优势的科研院校和龙头企业自发自觉的行为,让点对点的单个项目引进演变为规模化、常态化、有续性的以商‘统’商,充分激活科技创新要素、释放资源成果能量,使其成为成为经开区加快转型升级和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开发区有力保障和突破口。”经开区负责人表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