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移动梦工厂
(2014-04-01 16:15:32)
标签:
文化 |
本报记者 殷高峰 实习生 秦丹
如果从2010年算是中国移动互联网元年的话,到如今也仅仅4年多而已,不过还是有诸如新浪微博、腾讯微信、百度地图、美图秀秀等等这些几亿用户应用。虽然大家都在嚷嚷着移动互联网不赚钱,但依旧不敢放弃。
日前,一个好消息让西安的移动互联网从业者感到些许振奋,西安软件园在园区内划拨专用场地,建设了陕西省第一个移动梦工场,为处于创业初期的移动互联网企业提供了一个实现梦想的创业环境,“这个平台对于我们这些初创期的移动互联企业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推动。”西安绿点科技信息公司运营经理李岩说。
“西安发展移动互联产业有技术、人才等软硬件方面的优势。”西安软件园发展中心副主任陈俊锋透露,西安软件园对于移动梦工厂有更大的想法,“下一步,软件新城投入后,我们将和硅谷的一些经验丰富的孵化机构合作,共同打造梦工厂。”
“潜力股”
“西安还是缺少互联网的氛围。”2013年6月之前,李岩还在IT业的一线城市深圳工作。在那里待了三年多的李岩坦承,“和北京、广州、深圳这些一线互联网城市相比,西安的互联网氛围要淡不少。”
李岩觉得,这也和一个地方的气氛环境有关。“在深圳,你去一些产业园的咖啡店、饭店,发现大家都在聊互联网,而西安就很少。在聊天的过程中,其实你会学到很多新的东西。但在西安,这样的氛围还很淡。”
“西安缺少互联网行业的龙头企业,带动不起来行业和整个城市的氛围。”
“我们打造移动梦工厂,就是希望通过努力,加速企业的发展,形成榜样的力量。”陈俊锋坦承,西安目前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缺少领军企业,但已经有了这样的一些潜力企业。
目前已经入驻移动梦工厂的10家企业就是西安移动互联行业的 “潜力股”。3月25日下午,记者来到了位于西安软件园汉韵阁的移动梦工场,据了解,软件园在这里共提供79个工位,总面积864平方米,划分为公共办公区域、休息区、会议室等区域。“移动梦工场致力于促进本地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扶持小微企业快速成长,凡入驻企业可享受办公场地使用、网络接入、服务器使用、创业指导、融资推介等免费服务。”陈俊锋说。
和李岩不同,西安银杏软件公司研发部经理卞磊是地道的西安本土IT人,在西安交大计算机专业读研究生时,卞磊就接过一些项目,“研究生毕业后,和几个同学和朋友合作创办了这家公司。”
已经回到西安大半年的李岩在高新区找到了深圳的感觉,“软件园的咖啡馆里,有了在深圳的感觉。在梦工厂,这种感觉更浓烈了。”
由于开放式的办公环境,本土IT人卞磊和“外来的IT人”李岩也在一起经常讨论一些问题,“我们听到他们讨论的时候,也会提出我们的一些思路。”
在卞磊看来,相较一些城市,虽然西安的互联网氛围确实要淡一些,“但潜力已经显现,而且在一些方面还具有一定优势。”
西安优势
陈俊锋对西安发展移动互联的优势有着清晰的认识。
陈俊锋几乎伴随了西安软件园的整个发展历程,对园区的每一个企业的发展他都相当熟悉。
“在互联网相关的这些终端中,数量最多的就是手机智能终端,仅中国的手机用户已经超过了4亿,而且,这个数字还在增长,这是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的一个基础。”陈俊锋说。
“基于抢占行业领导地位的考虑,西安发力移动互联网产业。”陈俊锋说,“更重要的是,西安具有发展这一产业的优势和基础。”
“西安有着雄厚的基础。”陈俊锋说,比如在手机设计包括手机芯片方面,西安基本上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像中兴和华为手机基本在西安都有研发,酷派等厂家都在西安做终端的设计。所以在手机设计的的实力方面我们是领先的。”
三星的s4手机已经成为三星的一款经典手机,在全世界有着数量众多的客户,但恐怕很多人还不知道,该手机使用的芯片来自西安Inter研发中心。
另外,国有品牌龙腾和台湾的联咏科技,主要从事手机屏幕的驱动芯片制造,在西安均有研发中心。包括华芯半导体机载芯片制造、展讯机载芯片、北斗等GPS导航芯片及多媒体芯片制造,也均在西安设有研发中心。
“另外,在手机存储器方面,三星、美光在西安都有制造、测试盒封装基地。所以我们在手机智能终端的制造方面具有很大优势。”陈俊锋说,陕西、西安以及高新区的政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要打造千亿元的智能手机产业链。
“这成了我们得天独厚的基础,作为软件的研发商,有了这样的基础,我们就可以制作手机的系统、应用等软件,实现了软硬件有机的结合。”陈俊锋说。
移动梦想
3月15日,李岩的团队涉及的产品”我的大学”正式上线运营,“在整个移动互联网教育行业,虽然已有很多企业在涉足,但均未找到合适的商业模式,难以形成规模。这主要受制于用户群和硬件两大方面,流量一直成为困扰行业发展的瓶颈,高投资、低回报甚至零回报又让创业者‘死’了一批又一批。”
尽管前景看起来诱人,但尚无成规模、代表性的龙头企业,“另外,国内用户并没有形成成熟的下载付费习惯,在App Store上做教育内容开发实际上是不挣钱的”。
“我的大学”是一款涵盖在校大学生的学习、课余生活及求职就业的工具类应用。针对在校大学生,功能涵盖了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
“目前看来,‘我的大学’用户定位比较精准,客户反馈很多,毫无疑问,这势必将成为其日后发展的一大优势。”李岩对今后的发展充满了希望。
和李岩的消费类产品不同的是,卞磊和他的银杏科技的主攻点是企业级应用。在他看来,消费级和企业级作为手机应用的两大方向,“企业级应用的回报前景更容易看得清。”
“很多消费级的应用,大部分都是免费的,有很多应用规模做上去了,但盈利前景并不乐观。”卞磊说。
据了解,目前,卞磊研发的产品已经运用到银行、电力系统的一些部门,“目前正在和西安的一家医院洽谈。”
“移动技术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已经从消费类向企业级全面渗透。企业的很多层面都在释放对移动应用的需求。与此同时,中国企业的移动平台建设日趋成熟,移动应用在企业的角色也已经演变为提升业务价值的生产力工具。”卞磊说,“从行业平均投资回报看,企业级移动应用是消费级移动应用的4倍,相比较消费级移动应用的激烈竞争格局,企业级移动应用还是一片蓝海。”
“2013中国(上海)企业级移动应用峰会暨投融资论坛”发布,中国企业级移动应用市场规模在2013年会达到10亿美元,2017年将达到50亿美元,2013年—2017年之间的复合增长率将超过50%。
清晰的盈利模式也得到不少风投机构的青睐。3月6日移动梦工厂开业当天的下午,西安软件园举办了一次融资洽谈会,“在会上,一些风投机构对我们的产品很感兴趣,最近的半个多月里,我们又进行了两次沟通。”
“我们目前也正和一家投资机构接触。”李岩说。
“这都是移动梦工厂免费提供的服务内容。”陈俊锋说,“移动互联产业毫无疑问是一个极具发展前景的产业,我们将通过种种措施,加速企业的发展。”
陈俊锋透露,依附于硬件的发展,西安将通过对产业链的拉伸,释放更大的发展空间。“移动梦工厂就是基于相互促进硬件终端、核心芯片、系统及核心软件三大板块,同时利用‘智慧城市’、无线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加速这个产业的发展。”
“移动梦工厂的面积将会越来越大。”陈俊锋透露,软件新城投入使用后,将会提供更大的空间。
李岩和卞磊他们对此充满了期待。目前,由于移动梦工厂的空间有限,入驻的企业不少是两地办公,工作中会有一些不便利。
而更让他们期待的是,西安软件园正在和美国的Amidi沟通,想和这家曾经孵化过google的企业合作,共同打造西安的移动梦工厂。”
陈俊锋坦承,“在对IT产品的定位、市场推展、管理等方面,来自硅谷的企业无疑具有更好的经验。我希望通过和他们的合作,把更好的、更前沿的理念带到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