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水泥欲注入中国再生资产

标签:
文化 |
本报记者 韩红刚
停牌了三个月之久的秦岭水泥资产重组有了最新的进展。
秦岭水泥控股股东冀东水泥拟以承债方式收购上市公司现有全部资产,同时公司拟向重组方中国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再生”)等交易对方发行股份购买其持有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行业的相关资产。
其实,自2009年冀东水泥入主大股东之后,秦岭水泥虽然从退市的边缘被拉回,但是冀东水泥曾经的资产注入承诺却迟迟未能兑现,水泥行业的不景气,秦岭水泥预计2013年业绩将处于亏损,而此番如果中国再生入主大股东,秦岭水泥将进入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行业。
http://www.ceeh.com.cn/images/upfiles/2014/03/24/20140324191015-1470.jpg
中国再生露面
3月16日晚间,秦岭水泥称,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拟向重组方中国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等交易对方发行股份购买其持有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行业的相关资产。如交易成功,中国再生将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中国供销集团有限公司将成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中国再生粉墨登场,公告显示,中国再生成立于1989年5月,是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下属企业中国供销集团有限公司控股的专业性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公司网站介绍称,中国再生是我国最大的专业性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和行业领军企业。
据悉,中国再生以废钢铁、废纸、废塑料、废家电、废有色、废不锈钢、报废汽车等品种的回收加工利用为主营业务,拥有27家废钢经营分子公司及40多个废钢加工配送中心、70余家废纸打包厂、8家大型废家电拆解厂、4家废塑料加工厂、两家废不锈钢加工厂、两家造纸厂、1家再生铜厂、1家再生铝厂,并将建设10家报废汽车拆解厂,年回收加工能力可达1000万吨,初步形成辐射全国,集回收、分拣、加工和成品销售于一体的网络体系。
此外,中国再生在天津设有再生资源研究所、全国再生资源科技信息中心站和全国再生资源行业特有工种技能鉴定站等科研机构,并与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合作,研发制定废旧物资分类回收标准和处理技术。
中国再生现有5000多名正式员工,经营场所面积达600多万平方米,总资产为100多亿元,年实现营业额200多亿元,创利税20多亿元,拉动就业机会近5万个,每年直接或间接为农民增加收入10亿元。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为中国再生的七大板块之一,毛利较高、最为核心,但亦是最污染环境的一个业务。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是全国供销合作社的联合组织,由国务院领导。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设立理事会、监事会,实行理事会主任负责制。目前,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下辖15个直属事业单位、15家主管社团和中国供销集团,中国供销集团管理有全资和控股子公司16家。
曾经的承诺
其实,秦岭水泥此番重组欲投全国供销合作社旗下的中国再生实属无奈。
据了解,秦岭水泥是全国重点支持的60家水泥企业之一。由于经营陷入困境,2009年秦岭水泥被法院宣布破产重整。2009年8月,重组方冀东水泥入主秦岭水泥。当时的出让方为耀县水泥厂,每股转让价5.33元/股,转让总价3.34亿元。
此外,冀东水泥在收购秦岭水泥时承诺,将公司在陕西省的水泥资产以定向增发的方式注入秦岭水泥,以解决上市公司同业竞争问题,并提高秦岭水泥盈利能力。
2010年6月交易完成之后,加上法院陆续划转的股份,冀东水泥的持股占比达29%,成为秦岭水泥大股东。市场对于公司资产注入一直有所期待。
不过,之后冀东水泥曾经承诺的资产注入也终因同业竞争等原因化为泡影。
秦岭水泥曾表示,公司于2010年5月7日起停牌,对拟定向增发资产进行了评估、审计等,制订了具体的发行方案,经与有关部门沟通认为,上市公司目前不宜分拆业务重组注入另一家上市公司或单独申请主板上市,且秦岭水泥重组方案会加大两家上市公司间的同业竞争问题而中止。冀东水泥与相关各方至今尚未寻找到适当的能够解决问题的方案。
而处于产能过剩行业的秦岭水泥的业绩更是乏善可陈。
以其2013年三季报为例,营业收入虽有5.66亿元,但净利润却亏损达9100万元之多,主要因所在区域市场水泥供过于求,致使水泥售价持续低位运行。其在2013年业绩快报中表示,预计2013年年度经营业绩将出现亏损,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000万元到-12,000万元。
而根据目前的公司公告,冀东水泥以承债方式收购公司现有全部资产,拟注入中国再生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行业的相关资产,这样冀东水泥将让出第一大股东地位。秦岭水泥表示,目前上述重大资产重组事项仍处于论证中,相关各方及中介机构就重组方案涉及的相关问题仍需要持续沟通,公司股票自3月17日起继续停牌不超过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