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培育科技企业“小巨人”

标签:
文化 |
http://www.ceeh.com.cn
点击微信订阅号搜索城市经济导报
或扫一扫下方二维码添加
本报记者 殷高峰
3月11日下午,西安新通药物研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安新通”)对外界宣布,该公司1.1类肝癌靶向新药“注射用MB07133”于2月25日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进入临床研究。
据了解,去年西安新通仅依靠技术转让就实现收入7000万,“加入小巨人计划后,我们计划三年后达到两个亿。”西安新通总经理张登科说。
西安新通也是首批加入西安科技企业小巨人培育计划的企业。“作为一家民营企业,西安新通药物今天的成就与政府各相关部门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像省科技厅、市科技局等。”张登科坦承。
http://www.ceeh.com.cn/images/upfiles/2014/03/17/20140317391051-4440.jpeg
以企业为核心
2012年10月份,西安召开了科技创新大会,出台了《关于深化统筹科技资源改革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实施意见》,“这标志着我市的统筹改革步入了加快推进阶段。”
“在前期调查研究、深入讨论的基础上,发现科技型企业是激活创新要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具有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培育小巨人也成为了加快推进统筹改革阶段的重点任务。”上述负责人坦承。
从去年开始,西安市对此开始了探索,认定了133家科技企业小巨人,共投入科研资金1.28亿元。
此次西安市科技局出台《西安市科技企业小巨人培育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将按照把优势企业做强、传统企业做新、民营企业做多、科技产业做大的思路,实施 “千企千亿带万家”行动,“到2016年,累计投入资金100亿元,实现小巨人总数超过千家,销售收入超过千亿元。”
“以政府形成合力、资金大力支持、服务持续跟进的综合手段,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扶持计划。”上述负责人称。
根据行动计划,西安市计划三年内推动100家企业达到上市标准,力争50家企业挂牌上市,“新增20家销售收入突破10亿元的企业,成为全市科技企业的领头羊;实现100家企业市场占比进入全国前列,成为细分行业的领跑者。”
同时,还将通过配套拉动、合作共赢,促进万家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形成一批知名品牌和技术标准,聚集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科技企业,发展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新兴产业集群,布局建设10个新兴产业创新基地,打造区域特色产业发展的生力军。
支持力度空前
西安市此次对科技型企业的支持力度可谓空前,在政策引导上,按照“最大范围汇集优惠措施、最大程度筹集财政资金、最大限度让利企业发展”的思路,在促进企业转型、研发资金补助、成果转化支持、研发机构建设等重点环节,集合落实优惠政策。在健全机制上,实施市、开发区和区县联动,逐级制定推进方案,完善配套措施,合力推进小巨人创新发展。
在强化管理上,改革计划管理办法,优化资金投入分配方式,健全两级培育管理体系;通过建立小巨人数据库和动态跟踪机制,健全企业诚信体系,开展第三方委托评估,促进公平、公正、公开。
在资金扶持方面,集中财政资金,三年内将为科技企业小巨人注资100亿。其中市级财政科技研发资金累计投入12亿元,区县、开发区配套28亿元,同时,积极推荐小巨人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建设创新型省份六大工程计划,争取中省项目资金支持;另外还要撬动社会资金,通过深化科技金融结合,拓展企业的融资渠道,利用科技信贷和科技信托,为小巨人筹集60亿元金融贷款和债券资金。
同时,依托产业技术联盟开展协同创新和市场开拓,对新认定的国家级联盟或承担国家重大计划项目的联盟牵头企业,给予最高200万元支持。鼓励企业建设高水平的研发中心,支持社会资本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
此外,西安市科技局此次分别与西安高新区、经开区、航天基地和航空基地等几个科技型企业聚集的区域联合出台了配套文件,把一些目标具体量化,像高新区,争取到2016年,实现区内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科技企业达到400家,新增上市及新三板挂牌企业达到40家。经开区到2016年,实现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科技企业100家,达到上市或新三板挂牌标准企业30家,新增上市及新三板挂牌企业10家。
企业发展契机
在张登科看来,这将是他们这些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一个非常大的政策机遇,“以研发为主的科技型企业,投入大,周期长,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其发展。”
“这次小巨人计划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力度都是非常大的。”张登科说。
“这个行业最高端、最有意义的是研发环节,目前我国医药企业仍以仿制药居多。药物研发的放大效应很强。”张登科说道,每一次新药的研发都是一次挑战,从事药物研发让他和他的团队总有一种自豪感、使命感。
作为一家主要从事化学药品,中药新药研究为主的医药科技型企业,成立至今,西安新通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研发产业链,包括新药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申报和注册工作等新药研发中的每个环节。走出了一条中西兼有和仿创结合的新药研发之路。成立以来新通药物研究批准上市的化学药品和中药新药达100多个。
目前,这家以新药研发为主的企业已经调整了其发展战略,“以前是以技术转让为主,目前我们已经在致力打造一个新型的制药集团。”
早在2009年,新通药物就得到了国际知名风投机构的关注。新鲜血液的注入,为新通药物带来了更多的机遇,更大的挑战也随之而来——面向全球配置自己的研发资源,同时也面临研发水平向国际接轨的挑战。
此次获批进入临床的乙肝靶向新药甲磺酸帕拉德福韦和1.1类肝癌靶向新药MB07133正是国际合作项目。“新药计划将在2016年上市,上市当年,保守预计销售收入可达2.4亿。”
“目前,日本一家企业也在和我们接触,在产业化方面、市场开拓方面有初步的合作意向。”
“今年,一个治疗高血脂的药也将获批。”张登科表示,纳入小巨人计划后,西安新通将积极推进新药的产业化,“这些新药全部产业化后,未来新通药物将为发展为一家年收入达到六七十亿的大医药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