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石化异动的力量

(2014-03-11 15:10:27)
标签:

股票

http://www.ceeh.com.cn      来源:城市经济导报

点击微信订阅号搜索城市经济导报

或扫一扫下方二维码添加

中石化异动的力量

 

本报记者  张挺
  
  
  中国石化最近一段时间成为了市场的擎天博玉柱,每每大盘出现大跌,中石化都会挺身而出,带领石化板块,坚定的护盘。
  究其原因,最近有关中石化的重磅改革消息频出,先是,中石化表示,将在油气销售领域引入社会资本,而后中石油董事长周吉平对外透露,中石油的改革方案正在进行,拟将油气开采领域对外开放,引入社会资本。
  
  石化双雄改革
  
  3月6日,中石油董事长周吉平对外透露,中石油的改革方案正在进行,拟将油气开采领域对外开放,引入社会资本,不过中石油的控股比例不能低于51%。
  周吉平透露,目前中石油正在积极推进上游油气开发的改革步伐,下一步将会以项目为单位,吸引民营、社会和其他例如中石化、中海油等大型石油公司的资本进入,但其中中石油所占股份不能少于51%。周吉平表示,在上游的油气开发领域,中石油将采用“产品分成合同”模式,下一步要组建联合管理委员会,对项目进行决策,同时在当地注册成立作业公司来进行项目执行。按照中石油的计划,将首先在新疆进行试点。周吉平还透露,具体方案目前还未敲定,离最后落实还需要一定时间,但是社会资本的反应都很积极。
  中石油方面称,目前公司共搭建了6个合资合作的平台,正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这六大平台分别包括:未动用储量、非常规、油气、管道、炼化和金融板块。
  而在此之前,中石化在上月底宣布将在油气销售领域引入社会资本。全国政协委员、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在近日更是表态称,对民资入股比例没有限定。
  傅成玉接受两会记者采访时表示,中石化改革中,民资参股没有所谓的比例限制,取决于资金实力。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明晰了国企改革的方向及路径。其中,“发展混合所有制”是这一轮国资改革的重头戏;明确“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成为报告一大亮点;更大的亮点则是,报告圈定了将向非国有资本开放的七大领域,且将同步配套相关制度。
  报告称,“制定非国有资本参与中央企业投资项目的办法,在金融、石油、电力、铁路、电信、资源开发、公用事业等领域,向非国有资本推出一批投资项目。制定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具体办法。”。
  此前,傅成玉透露中石化集团的整体改革方案时指出,中国石化此次的改革,不仅仅是为了适应相关要求,而是在考虑中国石化、中石化集团的整体改革方案。傅成玉的上述表态,被多位券商及基金人士解读为中石化或将连续推出新的国企改革举措。
  有分析人士指出,此前中石化能拿出一个油品销售板块吸引投资,力度确实不小,比如该板块的实际盈利就有300多亿元,相信会有一定吸引力。预计未来中国石化还有不少新动作,首先是油气勘探开发的分成,中石化可能将部分油田区块拿出来,让民营及社会资本进入,成立多个新的混合制公司。这对于不少民企来说将是非常大的机遇。
  
  页岩气全产业链或放开
  
  傅成玉还表示,中石化作为中央企业,在能源开发过程中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而按照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的规划,下一步,在页岩气的整个产业链发展过程中,包括开发、运输、销售以及其他可能增值的领域,都要推进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
  因此,外界预测,在下游的油气销售业务之后,页岩气将会成为中石化下一个对社会资本开放的业务板块。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任浩宁认为,国家之所以鼓励民资进入非常规油气开发,一方面,市场化是油气行业改革的重要举措和目标,民资进驻能够促进市场化的有效开展。另外,非常规油气开发需要较大资金量,单纯由国企开发未必能够取得良好效果,而民资则能够提供一定的资金量。
  不过业内人士分析,民资在非常规油气开发环节并没有任何优势,加之国内页岩气的设备研发、开发模式等问题待解,引民资进入该领域开发的难度较大。任浩宁指出,非常规油气开发引入民资并不容易,技术革新、设备研发、资金筹集、开发模式、运送渠道、销售方式等诸多核心难题尚未解决,来自产业内部的诸多问题将打击民企的热情;同时,关于页岩气领域的政策尚存在不确定性,民企即便侥幸进驻也恐难“全身而退”。所以,民企合法权益的保障工作亟须落实。
  此外,相较于国企,民企在资金、技术、管理、人才、产业链完善等诸多方面都没有太多优势,而页岩气开发是个“砸钱”的项目,这一点在中国体现得更甚。数据显示,美国页岩气水平井钻井成本2500万元,而中国的这一数字则高达8000万元,高出2倍多。任浩宁认为,大规模进驻非常规油气开发环节势必会制约民企的发展壮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