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号”开通 打造丝路新起点上的物流新通道
(2014-01-14 10:55:43)本报记者 程京
2013年,“长安号”开行、西安综合保税区通过正式验收,进一步完善了陕西和西安发展的软环境,为向西开放构建平台、建设通道,对陕西、西安发展开放型经济有着重大影响。
从2008年到2013年,西安国际港务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默默无闻到街知巷闻,西安东北的这片荒草滩变成了各界争相关注和投资的热土。2013年,西安国际港务区的两项工作同时入选“西安十大新闻”,显示出陕西和西安建设的这座国际内陆港,已经从“打基础”迈向了“新跨越”的关键阶段,步入了价值兑现期,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连接黄金走廊
“长安号”和西安综合保税区,是陕西和西安发展开放型经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的重要抓手和平台。西安综合保税区为西安、陕西乃至内陆地区融入世界经济大循环搭建了良好的平台,提升西安城市国际化程度和品位;“长安号”国际货运班列为向西开放、全面开放构筑了通道,最新的消息亦表明,其有望成为中国连接中亚、欧洲的物流、贸易黄金走廊。
平台与通道的叠加,打出了陕西、西安繁荣丝绸之路经济带贸易合作的组合拳,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奠定了良好基础。以大物流带动大服务,以大服务升级大产业,用大产业推动大城市,为大城市开创大未来,“以港兴城、港城共荣”的梦想将逐步变成现实。
2014年“再出发”
随着“长安号”国际货运班列的持续运营和西安综合保税区共享共用机制的形成,陕西、西安的地缘优势、产业优势将得到进一步发挥。2014年,西安国际港务区“再出发”,全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内陆型国际中转枢纽港,为丝路经济带新起点建设做好基础性工作。
西安国际港务区将持续运营好“长安号”国际货运班列,畅通陕西向西开放物流走廊和黄金通道,促进陕西与中亚的经济贸易合作;力争将“西安港”纳入国际港口航运体系;推动空港和陆港联动发展,促进现代立体丝绸之路建设;深化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合作,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能源交易中心、港航服务中心、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农产品分拨交易中心建设;做好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安)自由贸易园区的谋划和前期申报工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贸易大通道建设多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