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跨年周”理财产品收益飙升

(2014-01-07 14:41:47)
http://www.ceeh.com.cn     来源:城市经济导报

文/张挺

  新年来临,在年末市场流动性趋紧和银行存贷比终极考核的压力下,银行还要面临互联网创新产品的竞争。由于多重因素叠加,银行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持续高企,收益破6% 的产品几乎“遍地开花”,其中最高的已近8%。

  值得注意的是,在售理财产品中,即使中期产品的收益“喊价”更高,投资期限为一个月左右期的短期产品却最为走俏。对此,银行理财师表示,投资者青睐该期限产品主要看重其流动性。鉴于1月新股将发售,部分投资者将存款资金分流到股市。

  收益率持续飙升

  新年到来,各家银行连日来高频率推出高收益理财产品,展开最后的资金争夺,银行理财凭借一路走高的收益率成为百姓眼中投资的“香饽饽”。

  在2013年12月,工、农、中、建四大行纷纷提高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至6%甚至6%以上,但仍然“不敌”一些全国性股份制银行。

  “预期收益率10.25%,发行截止时间仅到2014年1月2日,5万起购。”广发银行去年12月末开售的“欢欣股舞2014年第1期理财计划”,预期年化收益率在4.5%至10.25%。

  兴业银行几乎每天都推出新的理财产品。从其理财门户网站“钱大掌柜”上看,该行去年12月24日推出门槛5万元、年化收益率7.6%的“万利宝2013年第五期第28款”;上月30日则开售年化收益率高达8.08%的“万利宝2013年第五期第29款”。

  与此同时,互联网金融也在年末再度崛起。余额宝从去年12月20日七日年化收益率5.524%升至30日6.598%;网易理财则以“货币基金收益+红包奖励”形式,在近期七日年化收益率6.6%的基础上再叠加1%或5%。

  据普益财富数据显示,去年12月21日—27日共45家银行发行了258款人民币债券和货币市场类理财产品,其预期年化收益最低为2.80%,最高达7.80%,与前一周相比最低预期收益率上升30个基点,最高预期收益率上升80个基点。

  除了人民币债券和货币市场类产品收益冲高外,其他各类型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同样上扬。其中,外币债券和货币市场类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3.35%;组合投资类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6.03%;融资类产品(包含票据资产、收益权、信贷资产和信托贷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6.60%;结构性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6.77%。

  此外,从产品的投资期限看,1个月(含)以下期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87%,3个月至6个月(含)期、6个月至1年(含)期和1年以上期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分别为5.88% 、5.94%和7.03%。同时,1个月至3个月(含)期理财产品平均收益达6%,其产品的发行量却占据了新发产品市场份额的半壁江山。

  “留着资金买新股”

  “发行量大,卖得也好”,描述的正是1个月至3个月(含)期理财产品的现状。不过,投资期限在1个月左右的产品更是其中的“香饽饽”,最受投资者的青睐。

  平安银行某理财业务员表示,“我行有款投资期为67天的产品,其预期收益高于1个月期产品约1%。不过,客户询问频率较高的仍是后者。”

  工商银行某理财经理称,工行年前发行了一款预期年化收益6.5%的产品,投资期限约为40天,全国5亿元额度,开售不到一个小时,便抢售一空。

  “年终时点一过,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便会回落,真是‘过了这个村就没了这个店’。因此,我们会建议投资者将投资期限放长,购买中期类产品较佳。不过,投资者依然倾向在春节前后到期的产品以及流动性较高的货币基金。多位老客户都告诉我:新股要发了,我要留着钱买新股。”该理财经理称。

  对此,多家商业银行理财经理称,他们也指出在销售过程中均有客户表示,因春节过后,资金另有投资用途,所以暂时不考虑中长期产品。

  一位工商银行理财客户就指出:“新股上市,应该会有一些优秀的公司和新的投资机会出来,我希望尽量保证资金的流动性。现在少赚一两个点也不碍事,以免到时候手上没现钱而干着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