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交会启示录
(2013-12-02 13:25:53)
值得关注的是,往年为企业出口增长作出最大贡献的新兴市场在此次广交会上竟也“不给力”,其中尤以汽车行业最为明显。
广交会遇冷
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持续发酵、世界经济复苏明显减速、国际市场需求下滑、贸易保护主义加剧……
在种种不利因素作用下,56年历史、114届的广交会,今年秋季再度遇到“采购商到会人数和出口成交额双下滑”的局面。
许多参会的企业表示,广交会虽然仍是绝大多数国内企业参加展览会的首选,但是“本届广交会的展览效果有所下降”。
数据显示,境内外参展企业24517家,比上届减少229家。本届继续在第一、三期设立进口展区,展览面积两万平方米,展位总数888个,比上届减少12个,设7个产品区。共有来自40个国家和地区的542家企业参展,比上届减少20家。第114届广交会共有来自212个国家(地区)的境外采购商189646人与会参观,人数比第113届减少6.5%,比第112届微增0.1%,采购商与会人数基本保持稳定。本届广交会首次采用人民币(折合美元)的方式公布出口成交额,累计出口成交1946.1亿元人民币(折合316.9亿美元),环比下降10.9%,同比下降3.0%。
而好的一方面是,大部分出口商品价格上涨。成交价格均有小幅上升,绿色低碳环保产品提价幅度在15%至20%,品牌展区成交比重提高,“企业更加注重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外贸竞争新优势。”
“此外,电商平台和产品设计与贸易促进中心(PDC)成为本届广交会新的亮点。”上述负责人称。
他同时坦承,由于全球贸易呈低速增长状态、国际市场竞争加剧、贸易摩擦形势依然严峻,外需尚未根本好转。因此,明年的出口形势不容乐观。出口企业“转方式、调结构”步伐须进一步加快。
“事实上,随着电子交易平台的发展,来不来现场并不是关键。”一位外贸业内人士表示,成交额下降也很可能是在国外收入出现波动的情况下,因为更加重视询价、议价而导致了更长的时滞。
本届广交会成交金额下降的原因很多,更值得关注的是,比较而言,中国国内原材料价格、劳动力成本和综合运输成本大幅上涨,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国外贸易保护主义的重新抬头,都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国外采购商开始将订单转向印尼、越南等东南亚国家。
逆势上扬
据记者了解,本届广交会陕西交易团(含西安市)共有参展企业138家,展位450个,累计出口成交意向达11.5亿美元,占比3.63%。出口意向靠前的国家和地区依次是美国、欧盟、东盟、中东、德国、澳大利亚、巴西、日本和俄罗斯。
据记者了解,在西安交易团签订的12460份订单中,中长期订单占总数的57.84%。其中,中期订单较上届增长59.22%,长期订单增长42.96%。
而据记者了解。为积极做好广交会各项工作,西安交易团提前一个月制定工作方案,对商务谈判、展位管理、布展等工作做了安排和部署。
广交会期间,西安交易团分阶段做好动员工作,鼓励企业突出西安本地产品特色,加大宣传,促进成交;做好展位检查巡查,及时协调解决企业问题和困难,督促企业落实各项安全规定,确保安全参会;积极组织企业参加“百人采购沙龙活动”和南非、马来西亚等国组织的投资贸易促进等活动,广泛结识巴西、土耳其、马来西亚等国客商,充分了解国外投资和贸易政策,为企业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此外,为促进西安市企业成交,西安交易团与广交会官方唯一电子商务平台提供商——广交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为西安市企业提供免费上门服务,帮助企业进行采购供应配对服务。“广交会期间,该平台成功为我市企业提供配对服务500余次,受到企业欢迎。”西安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称。
据悉,西安交易团还利用广交会召开时机,与深圳市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委员会和深圳、珠海等市进出口商会进行了座谈。交流了贸易促进、开拓国际市场、广交会展位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做法。
本届广交会陕西交易团逆势上扬的背后,“除了政府相关部门的努力之外,和陕西外贸企业在整体不利的大环境下自身的努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上述负责人表示,注重产品设计和品牌建设的企业这次收获就比较大,“参展企业杨凌天工实业有限公司研发了新产品——家用‘奇巧框’,吸引了众多参展商并入围广交会出口产品设计奖(CF奖)评选。”
另外,像陕西东康进出口公司的“康乐”品牌,出口占比已达60%以上;陕西新贸进出口公司依托“AKGLASS”品牌,实现了利润增长。
“此外,参展企业纷纷采取银行锁汇的方式减少汇率风险,或直接与国外连锁店、实体店等销售终端洽谈,降低产品的零售价格,以高性价比吸引消费者。”上述负责人表示。
进一步推动
广交会期间,陕西的商务部门还对企业进行了走访,“通过走访调研我们发现当前出口仍面临一些突出的的问题。:
这些问题主要是:受国内通胀的影响,原材料价格剧烈波动;受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影响,参展企业普遍感到议价压力大增,基本是“长单短接、大单小做”。
“同时,部分企业尤其是纺织品出口企业在手订单不足,对明年出口预测比较悲观。”上述负责人说,“企业目前最大的困难是招工难、用工难。”
而据记者了解,西安市商务局接下来将深入全市60家重点外贸企业做好服务工作,及时协调和解决企业在进出口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目前,陕西的外贸业一个突出的问题是,结构性失衡,陕西的外贸对几个龙头企业的依赖性很大。”一位不愿具名的外贸业内人士表示,“今年外贸虽然整体看来不错,但这主要得益于几个龙头企业的增长,事实上,陕西的很多中小外贸企业今年大都比较艰难。”
“同时,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加强该区域的经贸往来。”上述负责人表示。
“西安市将以自主品牌、自有知识产权和成套设备的境外营销建设为试点,从做好规划、完善措施、营造环境等方面入手,一企一策、一业一策,积极推进重型卡车、输变电设备、果汁、工程机械等产品的国际营销网络建设工作。”西安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