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城经报
城经报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9,465
  • 关注人气:1,48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打造城乡一体化典范之作

(2013-11-26 10:49:25)
http://www.ceeh.com.cn    来源:城市经济导报

打造城乡一体化典范之作
 ——西咸新区泾河新城发展成果逐步实现惠民
本报记者 田金

  十一月的严寒总是让人对户外缺少信心,然而,在初冬大地上,有这样一座新城,是人们向往之地,也成为了大西安焦点所在。

  西咸新区泾河新城经过两年建设,在14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成就了现代田园城市之雏形,同时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打造多业态产业集群,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产城一体,有效促进了当地群众就业,提高了群众收入,保障了群众生活,让群众在新区的发展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

  促进共同富裕

  共享发展成果

  历史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西咸新区泾河新城的建设便始于现代田园城市的合理规划。经过反复实践,泾河新城拟定了田、园、城三者之间合理用地比例,创新了城市发展方向,形成了田、园、城和谐共融的建设布局。由此吸引了一大批优势产业落地开花,中国锂谷、秦龙现代生态智能创意农业园、泾河新城科技文化产业园、美国科技产业园、温商高端制造产业园、基泰农业园、葡萄酒庄园、利诺生态农业园……一步步诠释着现代田园城市的独特魅力,同时更为泾河新城带来了全新发展机遇。

  产业项目的入驻,不仅仅为泾河新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群众搭建了创业的优质平台、就业的广阔空间,有效解决制约长期发展的城乡差别、农民和市民的差别,构建出一个城乡一体、互补共融发展的格局。

  记者看到,在泾河新城,许多原来到外地的打工者看到家乡的变化后,选择了在家门口就业,再也不出去了。众多村民谈到在家门口工作的理由时说,在这里远比在外打工挣的钱多,又能与家人团聚。

  泾河新城的建设,正在让区内群众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崇文镇村民连建指着不远处一幢幢正在拔地而起的高楼说:“很快,我们就将搬进和城里人一样的崇文重点镇现代化小区了,再也不用住破砖房、走砂石路了。不仅有了新房住,我还分到了40万元的补偿款,还有商铺,咱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

  据悉,崇文重点镇目前在建面积逾百万平方米,建成后可安置群众3864户。小区完全按照城市住宅高标准建设,水、电、暖、气、光纤宽带全部到位,配套建设有中小学、幼儿园、医院、社区商业配套、广场等,让群众享受城市生活的舒适便捷,又远离拥挤与喧嚣。

  据了解,按照规划,到2016年,泾河新城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体制机制框架将基本形成,经济社会实现较快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明显进展,城镇化率力争达到50%,农村非农产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70%以上。基础设施实现城乡全覆盖,公共服务实现基本均衡,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提升文化品质

  实施文化惠民

  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是泾河新城区域综合发展的重要一环。

  2011年,西咸新区泾河新城成立伊始,就力求区域文化品质的提升,制定了《泾河新城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根据该纲要,泾河新城将形成城市VI、原点文化、生态文化、现代田园文化、未来文化、历史文化六大核心文化形态。除此之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原点、崇文塔、陕西商帮、茯茶文化均为全国独有。泾河新城将目光率先放在了崇文塔文化资源的发掘上。

  9月30日,崇文塔景区一期开园,“中国第一高砖塔”重新焕发生机,向世人展示出无穷魅力,与泾阳文庙、吕后墓、汉阳陵、郑国渠等历史文化遗迹形成大西安北部文化旅游热点线路,成为引领泾河新城文化旅游产业的地标性景观和城市名片。

  一位在崇文塔参观的游客说:“来的时候我就想着是不是简单地做了一个人造景点,来了后发现不是这个样子的,这里既保存了古迹,又有了创新,很值得一游。”

  “以前,崇文塔周围脏乱差,很少有人来,现在经过重新整修后,游客人数大增,许多人都是慕名而来。”崇文塔景区一位保洁人员告诉记者。

  不仅如此,据记者了解,泾河新城管委会还联合泾阳县相关部门,开展了广场舞培训、园艺家政等文化娱乐和生产技能培训。

  11月13日,茯茶产业小镇开工奠基仪式在泾河新城举行。这是泾河新城携手泾阳县在非物质文化传承方面策划的又一重点项目。该项目占地约1300亩,以茯茶文化为依托,打造茯茶文化产业园,带动周边村镇经济及旅游开发,形成茯茶文化、关中民俗文化、关中生活文化为一体的茯茶产业小镇。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国内一流的集茯茶产品研发生产,旅游体验和城乡统筹为一体的综合性园区。

  此外,陕商文化博览馆、地理信息产业园、葡萄酒庄园、动漫谷教育展示区等重点项目,也体现了泾河新城提升文化品质、实施文化惠民、改善区域民生、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发展思路。

  打破城乡差别

  保障改善民生

  “我是第一批领到社会养老保险的人,以前只听到城里人有,现在泾河新城也给我们发放了,真是不敢想象啊!这还不说,我们村子周围现在成了新城规划的‘中国锂谷’,有温商高端制造产业园、美国科技产业园、关天云谷产业园等。明年,孩子就可以从西安回来,在自己家门口工作了,孙子也不用成为报纸上说的留守儿童了,这都是福利啊。”村民孟秉乾深有感触地说。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泾河新城开发建设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保障农民失地不失利、不失业、不失居,老有所养,生活有保障,泾河新城管委会联合泾阳县委、县政府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在认真倾听群众建议和充分借鉴外地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和就业培训工作意见》,将符合条件的被征地农民全部纳入保障范围。泾河新城管委会有关人士表示,将逐渐打破城乡差别,促进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形成,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最终将泾河新城建成全国城乡统筹示范区。

  短短两年时间,泾河新城不仅完成了从荒草丛生到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更将农民从单一农业劳动者变为产业工人。泾河新城区域内农民可在农业和产业园区、服务业等领域就业,实现就业、创业、安居乐业。

  温商高端制造产业园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这里建成运营后,将解决8000余人就业。随着产业园产业升级,用人也会越来越多。”

  据记者初步了解,秦龙现代生态智能创意农业园未来可容纳3000余名劳动者就业并间接带动万余人就业,基泰·泾河水岸项目建成后可创造就业岗位10000个以上,美国科技产业园将带来近10000个就业机会,乐华欢乐世界将解决10000余当地劳动力就业……在家门口实现轻松就业,对泾河新城的群众来说,不再是梦想。

  为提升农民技能,促进就业,泾河新城还开展了多层次就业培训,多渠道促进农民转型增收工作。目前,累计举办就业创业各类培训班10期,参加培训农民近1500人,有1000余人已在绿化养护、园艺花卉、保安保洁、观光农业、景区服务业等方面实现了就业,部分已进入管理岗位。

  两年时间,730多个昼夜,通过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优美的生态环境、发达的城市服务体系,“大开大合”的空间布局架构,泾河新城现代田园城市雏形已经显现。未来,泾河新城将陆续把现代农业转化为城市重要的产业支柱,在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科学探索与实践中,为城乡一体化建设打造典范之作,演绎一种新型的都市生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