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甘泉画像砖墓月底搬迁 墓中有陕北社火图案

(2013-11-11 14:20:31)
标签:

杂谈

http://www.ceeh.com.cn    来源:城市经济导报 

本报记者 宗文

   11月6日,记者从延安市文物部门获悉,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考古专家目前正对位于延安市甘泉县的一座宋金时期画像砖墓葬进行内外加固处理,并在本月底进行异地整体搬迁。

   据了解,该座宋金时期画像砖墓葬位于甘泉县道镇清泉村,于今年8月初发掘。墓葬总长度13米左右,分为竖型墓道部分和墓室部分。墓室的上部全部是砖雕仿木结构,分为前、后、左、右、中5个墓室。墓室四周以描绘精美的画像砖为主要装饰图案,共有100多幅,其中包括《二十四孝图》和陕北社火等图案,反映出宋金时期人们的道德观以及传统的民间娱乐活动。

   据考古工作人员介绍,该座宋金时期画像砖墓葬是目前陕西省发现的墓葬结构最复杂、墓体最大的一座宋金时期墓葬,其地域特征明显,有着极高的考古价值和艺术研究价值。目前,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的相关专家正在对墓葬内部进行加固保护处理,并计划于本月底对整个墓葬进行异地整体搬迁。

   据悉,宋金元时期,北方一些地区盛行仿木结构砖雕墓葬,这类墓葬有三个突出特点:第一,墓室为砖雕仿木结构,模仿人间居室建筑样式雕造。第二,墓葬装饰多采用乐舞场面。第三,墓主人身份大多是没有功名的平民。这些墓葬大量使用市井流行的乐舞样式作为建筑装饰,直接反映了当时民俗文化的发达景况和各门类表演艺术的历史演变状况。

   金代仿木结构砖室墓一般都在多边形墓室转角处砌有角柱、枋额和单抄四铺作斗■,并施以转角铺作和补间铺作,有的则为复杂的单抄单下昂五铺作计心造斗■,有的在仿木结构部分施以彩画。墓顶多呈八角叠涩攒尖顶,山西侯马董氏墓则利用转角铺作和补间铺作的手法将墓室顶部砌成八角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