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圈暗战升级
(2013-11-04 14:05:38)
标签:
杂谈 |
文/羽轩
移动互联网最近硝烟再起……
腾讯旗下综合购物网站易迅网将正式在PC网页版、Android及iOS手机客户端全面推进微信支付。同时,近期易迅还将推出在微信场景下的下单、支付闭环购物功能。
10月下旬,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则更是在内部论坛里发出杀气腾腾的“号召令”,不仅强调了移动通信产品“来往”对于阿里的重要性,并且向腾讯正面宣战:“今天,天气变了,企鹅走出了南极洲了,他们在试图适应酷热天气,让世界变成他们适应的气候,与其等待被害,不如杀去南极洲。去人家家里打架,该砸的就砸,该摔的狠狠地摔。”
被业内预判已久的“阿里、腾讯必有一战”,也从暗战摆上桌面,从电商领域燃起“战火”,两大巨头的生态之争日趋白热化。
微信模式崛起
@北大公共传播:微信服务号更符合腾讯的商业模式:1.企业和开发者的介入带来更多的收益;2. 通过企业绑定更多的用户,满足用户“被服务”的需求;3. 开放平台模式的运营可以建立更完整的生态圈。
微信支付打破了财付通原有的支付体验,根据移动场景全新设计,“变身”成用户的随身小钱包,成了服务大众移动生活的新助手。微信支付提供了扫二维码支付、微信公众号内支付、第三方App调起微信支付三种支付方式,由于更贴合应用场景,而受到广大线上线下商家的青睐。
微信支付的这些优势受到了诸多企业的青睐,如大众点评、呷哺呷哺、优酷、南航、香港航空、招行、天虹等企业,都接入了微信支付功能。目前,微信支付已经迅速覆盖到多个行业,包含多种支付场景模式。
更受商家欢迎的是,微信采取了开放平台的模式发展移动互联网时代的O2O。它基于人流和社交构建商业生态,允许线下商家自立门户,自主运营,这一点显然是打到了支付宝的痛处。
而在竞争对手阿里、京东的核心业务电商领域,腾讯旗下电商易迅网已经开始借助微信支付大手笔抢蛋糕。8月中旬易迅网在PC端及手机客户端全面接入微信支付,根据最新数据,从8月16日到10月29日,易迅网上通过微信支付完成订单付款总额已经破亿,累计达到35万单。
微信支付更大的野心或许还在线下。按照腾讯的计划,微信的下一阶段将逐渐覆盖到吃喝玩乐、机票酒店、电子数码产品、快消品等本地化生活服务商品。微信支付将成为微信实现O2O闭环中重要的一环。
面对来势汹汹的微信支付,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联盟秘书长李易直言,移动互联浪潮下的阿里正在遭遇挑战和颠覆——未来微信微购物将会撕开淘宝和支付宝的一个口。按照他的说法,不论是互联网还是移动互联网,主要有信息、商务、关系3个维度;按此划分,阿里处于商务维度,而腾讯则处于关系维度。
“从信息和商务维度向其他两个维度扩张是比较困难的,相反利用关系维度则更容易达到信息和商务维度。”李易进一步分析称,由于社交网络造成用户时间碎片化,从社交平台进入购物的过程更加自然和顺利,更多人愿意在社交平台经朋友和亲人推荐进入购物平台;相反,如果从商务属性拓展到社交属性则是相当困难的“逆向”动作。
阿里全面反击
@飘移:“今天,天气变了,企鹅走出了南极洲了,他们在试图适应酷热天气,让世界变成他们适应的气候,与其等待被害,不如杀去南极洲。去人家家里打架,该砸的就砸,该摔的狠狠地摔。”10月下旬,马云在阿里内部论坛发出杀气腾腾的“号召令”,向腾讯正面宣战。
@董驰:相对于高调的马云,低调的马化腾属于闷声发大财的类型。电商图谱处于四大图谱的核心,阿里在不久的未来会陷入四面楚歌的局面,能否依靠其基因优势力挽狂澜,抑或在平台覆盖大战中其基因存在致命缺陷,让我们拭目以待 !
虽然微信还没有真正动摇阿里帝国的根基,但以马云的个性绝不会坐看自己的帝国遭到蚕食。
在微信5.0版本大张旗鼓上线时机,8月9日,支付宝高调发布支付风险提示,数据直指手机平台,宣称微信等热门应用成为黑客攻击的主要对象。
“越俎代庖”发布微信平台的支付风险提示,无疑是在巩固自己在支付市场的阵地。
而几乎同一时间,微信支付与中国人保财险联合推出全额赔付保障,双方达成协议,如因使用微信支付造成资金被盗等损失,将可获得PICC的全赔保。此外,腾讯旗下财付通相关人士向媒体透露,新版微信支付不会考虑接入除了腾讯自家财付通以外的任何第三方支付。两个巨头之间的战火隐约出现星星之火。
直到今年9月,阿里正式对外发布自家的社交工具——来往,直接向微信叫板。特别是10月中下旬,马云开始通过“人民战争”的方式铁腕推动来往:阿里内部员工必须使用来往且外部(非阿里员工)好友数量必须大于100人,否则没有红包(年终奖)。
这场App战役中,阿里员工开始四处拉朋友加入来往,据说不少人甚至在来往上免费提供法律资讯、营销资讯、淘宝店铺诊断等服务,半夜陪聊到两三点。在疯狂的拉人攻势下,相关数据显示,仅10月21日一天,来往新增了524万用户。第三方数据称,来往近期用户环比增长率达到了154.55%。
李易表示,阿里目前的做法属于防守反击。“阿里力推来往,其意并不在于要取代微信,而是对微信试图开拓电子商务领域作出的干扰。”
生态圈之争
相比之下,微信支付的商业基础则明显不同。它建立在人流和资讯信息流之上,借助公众帐号、会员卡等手段,微信让合作商户可以更有效地和用户建立联系,进行客户管理和信息沟通,在此基础之上推出的商品买卖,相对简单,但更精准,也更适合移动端。接入微信支付功能不仅可以享受到微信用户的迅猛增长,也可以抢占移动消费新习惯的制高点,整合进入微信生态圈,将给传统企业转型O2O带来成熟的移动互联平台及庞大的客户流量。
IBM资深战略分析师王祺认为,从表面看,腾讯主要是圈用户,阿里则主要圈电商,但伴随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二者的渗透率越来越高。圈用户的腾讯为了帮助用户在自己的生态下达成一站式服务,就免不了去构建电商业务,而圈电商的阿里为了防止自己的流量不受用户其他行为的限制和牵制,也会考虑在电商之外构建自己的流量闭环。
面对O2O移动电商的红海,腾讯和阿里都想构建生态圈。
此前,腾讯电商执行副总裁宋■曾透露,腾讯“微购物”将会延续“微生活”的思路去做,利用微信和手机QQ的平台,给商家提供通过二维码扫描等记录功能、数字化功能、客服功能、支付功能。
天猫副总裁王煜磊表示,作为阿里电商系标志性节日的“双十一”,今年将整合覆盖全国1000多个市县的3万家线下门店,通过天猫无线客户端将线下与线上全面打通。具体到产品则是天猫无线客户端、高德地图、新浪微博,以及新开发的来往;天猫还重点配合来往派发红包,借此带动来往的用户量与知名度。
除此之外,两大巨头在互联网金融上也纷纷跑马圈地。
日前,阿里凭借支付宝多年积淀的优势先后推出余额宝和信用支付业务。紧随其后,坐拥财付通与微信支付的腾讯亦联手华夏、南方、易方达、鹏华等基金业巨头打造微信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