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修不是隐

(2013-11-04 11:32:52)
标签:

杂谈

http://www.ceeh.com.cn      来源:城市经济导报

文/尤凌波

   出家之人,不同于隐于朝、市或野的隐士,后者作秀是为了入世,而前者的所为则是看破了凡俗,为了参禅,为了修行,为了遁世。所以极力想寻求一处远离红尘凡世的清幽之处,于是便有了“天下名山僧占尽”的说法,于是,便有了“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诗篇,于是便出现了名山总与僧众、寺庙相伴的景观。

   此个摄影作品便是如此,群山掩映之中,树木苍绿之间夹杂着些许黄叶,已到秋凉时节。一条木板铺就的浮桥,从远处延伸到近前。或许已一夜青灯黄卷,或许独自盘腿打坐良久,一位僧人身着黄褐色海青徐徐走来,俗世浮生的无尽烦恼如同落叶散落脚边,滚滚尘缘中所有的贪嗔痴爱欲在孤山的钟声中,在青灯、檀香、梵音中杳杳逝去。

   于普通人而言,往生早已遗忘在奈何桥边,来世渺渺不得预期,今生在得与失、坚持与放弃的不断纠结中挣扎,到达彼岸的路遥遥无法测算,却义无反顾地坚持着。

   而僧人则在尘世中寻得一方净土,在喧嚣中求得一瞬清静,在心中为善念常留一扇门户,在经卷中解读人世轮回的秘密,在佛影中探求普渡众生的长路……他默默地苦度着,纯洁地祈愿着,一日重复着一日,笑红尘中可笑的事,哭吾辈的茫茫无边苦海。

   这就是佛,这就是僧,这就是心灵的震颤。

   吾等凡夫俗子在忙于功名利禄的间隙,不妨寻一座古刹,聆听一次梵音,心中升腾起某种虔诚的敬畏,全当是一次心灵的快速澄净吧!不求醍醐灌顶,唯愿清心清贫清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