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采会零距离

标签:
杂谈 |
本报记者 殷高峰
第二届跨采会的成功举办,既是发挥陕西在区域发展中辐射带动作用的重要选择,又是助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现实要求,也是练就企业家“世界眼光”,从而快捷进入跨国企业供应链的最佳平台。
而这,仅仅是跨采会“成果篮”中的一个“果实”。经过9月17日、18日两天的高效洽谈对接,第二届跨采会达成正式合同和协议83项,总金额17.86亿美元,其中签订正式合同24项,合同金额为7.41亿美元。
http://www.ceeh.com.cn/images/upfiles/2013/09/22/20130922131015-2170.jpg
推介优势产品
9月17日,西安绿地笔克国际会展中心迎来了欧美、东南亚、中亚等37个国家和地区的316家国际知名采购商。这一天,以“拓市场、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为主题的第二届西部跨采会如期举办。
4号展厅内,摆放着上百张桌子,数百家家采购商和供货商代表同时在洽谈生意,场面异常壮观。
洽谈的双方,或推心置腹,或单刀直入。买者问产量、看质量、验资质、索认证;卖者询价格、问销量,或喜笑颜开握手言欢,或默然起身礼貌道别。汉语、英语、法语、阿拉伯语等分别出现在各个洽谈桌上。
这是本届跨采会洽谈现场。采、供双边直接对接洽谈,使西部及陕西的企业,尤其是中小、小微企业直接站到了国际采购最前沿。
据介绍,本届跨采会对接项目涉及装备制造、高新科技、农产品、消费品和纺织品五大类产品,大会确认供应商共554家,分别来自陕西省内以及其他西部省份和部分沿黄省份。其中不乏陕汽这样的陕西省龙头企业参展。
“陕西的农副产品、机电产品等具有优势的产品特别受外商青睐。”陕西省贸促会一位负责人称。近几年,陕西高新技术、纺织服装、果品饮料等产业发展迅猛,为参与国际竞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随着沿海地区采购成本的提高,国际采购商开始把更多目光投向中国西部。
陕西省贸促会的一个初衷,就是“希望通过跨采会把陕西的优势产品推介出去,给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提供一个销售的平台。”显然,这个初衷已经达到。本届跨采会合同金额为7.41亿美元,而且,通过会期达成洽谈意向的有632项,金额超过83亿美元。
“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想通过跨采会,把陕西和世界连通起来。”陕西贸促会相关人士称。
连通世界
在铜川市宜君民间艺术研究院的展位前,摆满了大大小小印着剪纸图案的瓷盘和茶具。鲜艳的“中国红”,颇具民族特色的剪纸艺术,吸引了众多采购商的目光。
这份合同让田亚莉对今后的发展更有信心了,“下一步,我将考虑如何把剪纸艺术和陕西的民间织布结合起来。”
去年,借助首届中国西部跨采会,陕西英考鸵鸟股份有限公司签约出口南非鸵鸟制品皮具1100万元,因而,该公司对本届跨采会十分重视,不但做好了详细的宣传推荐材料,还打算在会议结束后定向邀请采购商到企业参观,进行实际考察结成伙伴。
精心的准备,让陕西英考鸵鸟股份有限公司在本届跨采会上收货颇丰。他们和香港旭日皮革有限公司签订了4360万美元的出口合同。
其实,在供应商中,像陕西英考鸵鸟股份有限公司这样的企业还有许多。如陕西心特软食品有限公司,这是一家集研发、生产中西糕点、小食品为一体的现代化清真食品企业。听闻第二届西部跨采会的消息后,董事长解领权立即预订了两个展位。他说:“我们一直想让秦饼走出国门,这几年也多次寻找机会邀请外商到企业考察,西部跨采会把平台搭在了家门口,对企业而言,这是求之不得的机会。能够参加跨采会成为产品供应商,离我们实现走出去的发展目标更进了一步。”因而,针对本届跨采会,陕西心特软食品有限公司专门编印了宣传画册,并从七十多款产品中,精选了10多种产品上会,供采购商挑选订货。
西安西汉美酒业有限公司今年是第一次参加“跨采会”。这家企业的负责人高兴地说,“以前为找用户,可以说是跑断腿,磨破嘴。这次跨采会把采购商直接推荐给企业,对我们这个新公司来说,是非常难得的机会,我们一定要借得东风来,实现大发展。”
零距离对接
据了解,除了巴基斯坦、尼泊尔、老挝、越南等邻邦外,还有来自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共计200多家知名采购商携带大宗采购订单与会。“本届跨采会60%的采购商来自境外,而且这些采购商在全球有相当的影响力。”陕西省贸促会会长赵润民说。
记者在现场看到,为了更好地服务外籍采购商,针对本届跨采会,陕西省贸促会专门组织了一批能够提供信息采集、翻译等服务的专业志愿者,他们的出现,让供需双方交流更直接、更高效。“这是我们第一次参会。感觉组织得很严密,进场后不会盲目乱转。另外,印象最深刻的是志愿者服务工作做得非常好,从头到尾陪同,每一个环节都安排得很到位。”巴西达芬奇进出口贸易公司西安分公司的负责人说。
据介绍,他们这次参会主要是想采购LED照明灯具,为南美洲的一家家居类卖场提供货物采购服务,此次参加跨采会,陕西省贸促会前期帮助其联系咸阳彩虹集团下属的彩虹照明,双方洽谈非常顺利。“巴西的市场需求很大,近5年来,我们公司已经从中国进口了上千个集装箱的产品,相信这次我们的收获也会很大。”
练就“世界眼光”
尽管最终没有签订合同,但殷金良坦言“收获很大”。“我与很多省内外的同行有了很好的沟通,和国外的客商有了比较深的接触,对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也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对殷金良来说,最重要的是,一家巴基斯坦的公司对他们的麻油产品很有兴趣,“我们有了初步意向,接下来还会有进一步的接触和沟通。”
“在提供平台的同时,我们要练就陕西企业家的‘世界眼光’。” 赵润民表示,这是陕西省贸促会搭建这个平台的另一个重要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