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打造四大功能片区 分类保护48峪口

(2012-12-04 15:33:28)
标签:

游客

田园

汤峪五

特色

车辆

杂谈

分类: 产业经济

文/本报记者  羽轩  图/李强

  秦岭北麓地区多个峪口是通过自然、人文因素形成的“峪口型地域文化”,自然风光独特,人文内涵深厚。但近年来随着秦岭北麓地区经济的发展以及农家乐规模大幅提升等,秦岭北麓各峪口存在着人地矛盾突出、环境污染加剧、旅游资源无序开发等问题。

  日前,记者从市秦岭办了解到,《秦岭166·43规划实施策划方案》(166是秦岭沿山路,43为峪口)目前初步成型,我市将努力实现秦岭“山、水、田、城”的生态格局,构建四大功能结构片区,努力促进48个峪口回归自然,将秦岭打造成具有世界影响的文化生态旅游观光带。

  目前,这份方案正在等待省政府审批,一旦通过,将开启大秦岭突飞猛进的发展脚步。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魏民洲说:“在我看来,秦岭应该是比肺重要得多的‘心脏’,西安市委、市政府将全力支持大秦岭的保护发展,争取在明年3月,让人们看到秦岭西安段的直观变化,到明年底,呈现大变样。”

  “山、水、田、城”生态格局

  策划方案中提出,根据环山路沿线空间发展形态及行政区划,规划形成主线明确、组团发展、城镇点缀、山水掩映、田园衬托的四大功能结构片区,实现“山、水、田、城”的生态格局。

  “四大功能结构片区”分别指:蓝田康体生命旅游区、长安文化旅游休闲区、户县高新科技旅游观光区、周至道文化旅游休闲区。

  蓝田康体生命旅游区将努力打造农业科研基地、康体健身产业区、原生态度假群落、生态移民安置区、玉暖蓝田观光区和农业观光区。

  长安文化旅游休闲区将努力打造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养生文化度假区、文化休闲观光区、文化生活居住区、康体文化度假区和翠微宫文化休闲区。

  户县高新科技旅游观光区,将打造猕猴桃风情区、学术试验区、商务会议区和草堂科技产业基地。

  周至道文化旅游休闲区包括楼观古镇、楼观道文化展示区和农事观光体验区。

  166带片区鼓励发展农业、旅游文化、研发创意、康体生命、生态观光、服务配套类产业;禁止发展采矿业、化工产业、河道挖沙、高能耗产业、大型加工制造业。

  片区中的绿化景观也有特殊要求,在建设区域内景观以自然景观为主,人文景观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不要以水泥墙等硬质闭合空间阻断视线通廊,要以通透型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方式来进行范围的界定,不能破坏周围的整体环境。

  目前沿环山路两侧大面积布局着现代农业项目,根据沿线各区县重要资源特征,有蓝田县的玉山镇、蓝关—普华镇、杨庄—汤峪镇,长安区的王莽街办、五台街办、滦镇,户县的庞光—草堂镇、石井镇,周至县的楼观—集贤镇、马召镇、翠峰镇等11个节点区域。

  35个峪口进行生态保护

  秦岭共有72个峪口,其中西安区域范围内有48个。

  初步拟定的策划方案,对秦岭西安段48个峪口进行了划分。其中黑河、就峪、田峪等13个峪口进行全封闭保护,这13个峪口未来将规划水库,在生态敏感区范围内的村庄、建筑物一律迁建。同时对赤峪、粟峪、潭峪等22个峪口进行半封闭保护,这些峪口以自然村落为主,禁止任何开发建设,从而保护峪口生态环境。太平峪、沣峪、子午峪等13个峪口列入生态利用范围。

  以上列入生态利用范围的13个峪口初步发展的构思,包括重点打造提升辋峪的辋川烟雨、小洋峪的禅文化主题餐厅、云台山布道集会、汤峪口的温泉康体旅游度假胜地等。这些峪口允许游人和车辆进入。西安秦岭保护办表示,将对13个保护利用峪口设置统一的标识、界碑、路灯、雕塑等。尤其是在秦岭野生动物园等一些重点区域,将增加夜景节点和路灯的密集度。增设标识的举措也将有助于防范驴友在登山时进入一些危险区域。

  在保护利用中,坚决停止审批新的砂石、黏土、建筑石料等采矿权,禁止修建以开发为目的的秦岭山区各类道路,不得以开发名义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化遗迹等进行改扩建。

  近年来,随着户外探险活动的普及,西安有越来越多的驴友和自驾旅游的市民进入秦岭自由行和探险,而此次秦岭西安段48峪口将分类保护,库峪、大峪、石砭峪等13个峪口将全封闭保护,不进车、不进人,将会对西安自助旅游的市民影响较大。

  西安户外救援队队长陈旭称,此次封闭不仅对市民旅游有影响,据其了解,库峪、大峪、石砭峪3个峪口内仍有不少村户居住,库峪和石砭峪至少有500户村民,在大峪口内有几千户村民,有的峪口甚至开通了火车,如将对峪口内的村民及建筑迁建也将有一定难度。

  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委员会办生态处一位工作人员称,35个封闭的生态保护峪只是不允许社会车辆进入,但是对于生态研究等用的车辆还是允许进入的。保护利用只是为了保护这个区域内的黑河水,确保西安市民用水质量。

  同时称,受利益驱使,在黑河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内私建农家乐升温,大量的生活垃圾与生活污水给黑河水源保护带来了直接的威胁。对于峪口周边的农家乐将进行合理整治,对于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将撤出此区域。给市民一个良好的饮食环境。对于生态敏感区域范围内的村庄进行迁建,工作人员表示政府将给予资金安置。

  老环山路打造旅游专用线路

  据悉,西安市秦岭办将构建城市生态和自然生态的桥梁,实施缓堵工程,改造老环山路,打造164公里景观长廊,将秦岭建成国家一级旅游生态区,打造西安新的城市名片。

  市秦岭办加强主城区与环山路的联系,将加快长安大道的建设、西沣路升级改造、完善西太路道路功能。在长安、户县段设置停车场5处,保证400个停车位。打造城市慢行系统,在西沣路、长安大道、环山路及沣河两侧建设“绿道”,总长约140公里。拓宽改造老环山路,将老环山公路打造成为联系各峪口的旅游专用线路。改善进山旅游线路,对环山路与耿峪、太平峪、沣峪、祥峪、汤峪五处重点峪口的连接道路进行升级改造。

  同时市秦岭办将发挥环山路164公里景观大道、交通大道、旅游大道功能,联合区县政府,美化提升沿山两侧、直观坡面,从树种选择、花卉片区选型、农作物种植、四季色彩搭配、地段地貌特点等入手,打造四季迷人、层次分明、色彩丰富、特色鲜明的164公里景观长廊。

  西安市秦岭办还将完成雁引路、子午大道、西沣路、西太路等几条干道与环山路景观节点的提升改造,使之成为环山路新的亮点。

  目前,秦岭北麓生态保护工程前期的8项工程正逐步启动实施, 西安市秦岭保护办称,力争到明年3月底前,市民游客将能直观地看到秦岭北麓的变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