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宫遗址区迎来建设高潮
(2012-08-01 13:32:08)
标签:
杂谈 |
分类: 产业经济 |
本报记者 王文静 吴希
大明宫遗址区即将进入下半年建设高潮,一大批重点房地产企业将在7、8月份集中开工。
这批新入区的项目包括龙湖枫香庭、明府佳苑、紫薇东进一期、凤麟湾、凯跃大厦、振华小区二期、龙苑新世纪、凯跃苑等,项目总投资额达57亿元,总建筑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目前,各项目正在加紧办理项目开工手续,预计8月、9月将集中获得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避开高温多雨的酷暑,届时集中开工。
与此同时,中建开元壹号二期、华远君城四期、大明宫万达广场等项目都已经完成前期手续办理,进入全面施工建设阶段。有关人士透露,大明宫万达广场、万科大明宫、大华·1935、白桦林·明天等项目还将晋级为市级重点建设项目。
面对遗址区入区企业逐年增加的态势,大明宫保护办有关负责人表示,大明宫遗址区保护改造工程实施以来,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从道路运输到园林绿化、从学校教育到医疗卫生都取得长足发展。正是由于大明宫遗址区不断完善和提升的城市环境和文化内涵,吸引了诸如万达,万科等这样优秀的城市运营商加入,也为遗址区后续的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四年来,除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建设的突出成就外,最让人眼前一亮的莫过于遗址区一条条新建的道路。为配合遗址公园建设和遗址区周边环境提升,大明宫保护办自2009年起,先后实施了太华南路、玄武路西段拓宽改造,建强路、重玄路、珠江路、凤城二路、凤城三路、凤城四路、玄武路东段、大明宫东北宫墙街坊路等多条道路的建设,总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25亿元,完成道路总长度15.02公里,极大地缓解了遗址区交通压力,方便了市民的出行,城北交通状况有了显著改善。
伴随着道路建设,雨水工程、电力工程、绿化工程等配套设施也相应获得很大提升。据不完全统计,4年来,遗址区道路两边共铺设雨水管道8640米、污水管道8900米、自来水管道7700米、电力线路10500米,设置路灯459根,种植行道树4680棵,让整个遗址区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此外,黑河自来水管道从遗址区贯通而过,使得大半个北城的居民不再饮用苦涩的渭河水,而地铁二号线穿越遗址区更是方便了广大居民的出行。
在学校教育方面,为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育环境,先后拆除了含元殿小学、二马路小学、明诚小学、太华路小学和八府庄小学,同时又以太华路小学和八府庄小学为基础,在两校原址上分别修建一所规模不少于60个班,2700名学生的新式小学。新建太华路小学于2010年12月建成使用,新建八府庄小学也将于近期建成。2010年4月,保护办与西安交通大学签署了大明宫国际学校合作办学协议,进一步优化了遗址区的教育环境。2011年5月,保护办又配合新城区教育局,完成新城区联志村小学、向荣巷小学及西安市第九十二中学、西安市服装职业技术学校前期调查、摸底工作。4所学校的整合提升工作也在进一步筹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