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布局新农村社区之高陵模式

(2011-12-09 11:22:31)
标签:

转载

http://www.ceeh.com.cn/images/upfiles/2011/12/05/20111205061121-1150.jpg
文/本报记者 殷高峰  图/王红超

  近日,一部由高陵县推出的进一步推进城乡统筹的规划引起了外界的关注,这就是即将对外发布的《高陵县域新农村社区布局规划》(下称《规划》)。

  11月25日,由省国土资源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土地督察西安局、省委政策研究室、西安市规划委员会、西安市国土资源局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等部门及教授专家组成的规划评审组,对《高陵县域新农村社区布局规划》进行了评审论证,并一致通过评审,认为该规划领先全国,同时通过评审的还有《高陵县村庄整理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专项规划》、

  专家认为,《规划》的实施,对于在全县更高层次上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实现农民就地城市化,改善农村环境面貌,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高陵县从本地实际出发,通过探索城乡统筹的多种有效途径,形成了富有特色的“高陵模式”。如今,《规划》的通过,使得“高陵模式”的内涵得以进一步的丰富提升。

  探路

  “城乡统筹的核心是什么?事实上就是农村的城镇化问题,要通过城乡统筹,打破二元结构。”张军认为。

  张军是高陵统筹城乡发展办公室的纪检组长,负责统筹办的对外宣传工作。

  据了解,2008年8月,西安市委、市政府决定在高陵县进行全市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提出到2015年要将高陵县建设成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省级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区。

  2009年9月,省委、省政府将高陵确定为统筹城乡示范区改革试点县。

  按照陕西省、西安市的总体部署和工作要求,高陵方面制定了《高陵县统筹城乡发展行动方案》。

  近几年,高陵县在城镇化建设上作出了多种探索,据张军介绍,处于西安泾渭工业园区内的姬家管委会在面临集中安置问题时根据实际情况参照了西安市城中村改造方案;鹿苑镇田家村,紧靠县城南侧,发展潜力大,安置时采用了拆一还一的安置政策,鼓励农民居住楼房化;位于药惠管委会的东樊村,在迁村并点工作中,由组织统一安排拆迁并就地宅基地安置、县城楼房化安置、就地楼房化安置和县城楼房化+就地楼房化安置等四种方式组织安置,形成了“东樊模式”。

  张军说,这一模式的核心就是土地增减挂钩政策,该政策是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若干拟复垦为耕地的超标农村建设用地,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复垦,最终实现耕地面积不减少,用地布局更合理的土地整理工作目标。

  “在保障耕地面积的基础上,把村庄聚集后节余的土地指标用于城市建设,不仅解决了村庄改造钱从哪里来的难题,还有效盘活和提升了农民资产价值。”张军说。

  2010年8月,高陵县对东樊村节约的302亩建设用地指标在县内挂牌出让,筹集建设资金1.7亿元。按照规划,筹集到的1.7亿元,将全部用于东樊新社区改造。

  据张军介绍,安置房建设采用的是节能环保新材料,使用外墙保温新工艺,并为每户配套建设沼气池,接通天然气。社区配套有服务中心、医务室、警务室、超市等公共服务设施,还同步配套养殖、设施农业等产业发展。

  此模式在学界看来,破解了“地从哪里来、钱从哪里来、人向哪里去、业在哪里创”等“三农”问题。

http://www.ceeh.com.cn/images/upfiles/2011/12/05/20111205081134-1160.jpg  就地城镇化

  基于高陵县以上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特点,结合实地调研的资料,长安大学城市规划研究院副院长、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主任蔡辉认为,高陵县就地城镇化的发展路线,既可以满足需要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要求,又可使不愿进城进镇的村民就地改善居住条件,且接近自己耕种的土地。

  蔡辉也是此次规划的主要负责人,在他看来,高陵全面推动新农村社区建设已经是水到渠成。此前,他一直认为,农村城镇化不可以求快求量,一定要达到条件之后才去做。

  “高陵县近年来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农业和安置失地农民、扩大就业等方面积累了经验,通过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乡差距明显缩小,现代农村和现代城市和谐交融,城乡居民充分就业,社会保障覆盖城乡,农村和城市的教育、医疗、社保、公共服务基本均衡。”蔡辉说。

  这样的就地城镇化改造农民更愿意接受,“这一模式的最大特点就是保持了社会结构的稳定性。”蔡辉认为。

  所谓农村“就地城镇化”,就是农村人口不向城市迁移,而是在原有的居住地,通过发展生产和增加收入,完善基础设施,发展社会事业,提高自身素质,改变生活方式,过上和城市人一样的生活,聚集形成新的社区。

  在蔡辉看来,此举有利于减轻农民“被城镇化”的生活压力,防治快速城镇化所带来的社会问题,渐进式推动城镇化进程。

  “我们在设计社区的建筑风格时,还考虑了目前的一些新状况。除了居住环境改变之外,村民的生活圈、人际圈基本没有什么变化。”蔡辉说。

  在对社区空间布局、社区房屋结构进行规划设计时,充分考虑到现在农村空巢老人数量较多的情况,给这些空巢老人提供更多的交流便利。

  同时,在对社区的设计上,还充分考虑了农村的风俗习惯,有办红白喜事的空间。

  蔡辉把这一模式定义为新农村社区,在他看来,新农村社区是相对于传统行政村和现代城市社区而言的,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农村居民在农业生产方式基础上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农村社区是一个比自然村落、社队村组体制更具有弹性的制度平台。它围绕如何形成新型社会生活共同体而构建,注重通过整合资源、完善服务来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凝聚力、认同感。

  高陵方案

  对于高陵此次全面推进新农村社区布局,蔡辉表示,这是高陵县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必然趋势。

  “首先,西安市的北拓战略,使高陵将成为西安的一个区,泾渭新城的产业入驻加速了高陵的城镇化步伐,为农村就地城镇化提供了先决条件。”

  第二个因素则是现代交通和通信技术的高度发展,目前,高陵部分地区实现了和西安的公交直通,农民出行和货物运输非常方便。

  在信息化方面,网络及信号已基本实现全县农村全覆盖,人流、物流、信息流大大加快。

  “同时,城市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向农村广泛传播,使农村在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文化娱乐上逐渐向城市靠近。”

  近几年,高陵县一镇一品、一乡一业的特色块状经济,农业生产机械化、农业产业化以及“农家乐”等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农民职业非农化,“这也是高陵就地城镇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而且,随着农民收入的增长以及各级政府对农村的持续投入,农村的基础设施、文教卫等社会事业得到快速发展,这为农村就地城镇化提供了直接动力。”蔡辉说。

  蔡辉认为,这其中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中国的农民有着浓厚的乡土观念,他们更愿意在家乡生活就业,这些社会人文因素是农村就地城镇化的重要根据。

  对于农村社区下一步如何推进的问题,高陵统筹城乡规划科一位负责人透露,此次规划的社区将全部覆盖高陵县的村落,“参考城市社区标准,在一定时期内,把全县泾渭新区及鹿苑镇以外区域所有行政村全面整合,在干线公路两侧、产业聚集区等重点区域内建设成为17个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基本实现农村城市化。”

  “具体说来就是‘村庄合并社区’模式。”蔡辉说,将按照地域相近、规模适度、服务半径一般掌握在2公里、涵盖5个左右的村子、1500户到2000户的基本原则,合理确定社区服务范围。

  上述负责人还透露,农村社区化后,将结合农村发展和农民的实际需求,“农民的医疗卫生、治安警务、文化娱乐、教育体育、人口计生等方面的公共服务,科技信息、生产资料、市场营销等生产性服务全面得到保障,使农民不用进城也能享受到和城里人一样的便捷生活。”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