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谋划十二五开局 陕西商务“四箭齐发”

标签:
转载 |
分类: 财经经济 |
2011年1月12日,西安世纪金源大酒店。三楼的会议厅里,能够容纳四百人的会议厅里,到处挤满了人。“没想到来了这么多人。原来安排的座位不够坐了。”会议的组织者告诉记者。
这是发生在2011年陕西省商务工作会议上的一幕。而上述场面的出现,也有陕西商务工作2010年的火热相印证。
过去的一年,陕西的商务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010年,陕西商务工作实现了三大跨越。”陕西省商务厅厅长李雪梅说。
“外贸进出口突破百亿美元、招商引资突破20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3000亿元。这些数字对于陕西来说都具有里程碑意义。”一位参加商务工作会议的人士对记者表示。
“这些成就都已经是过去时了,作为商务部门,我们更要谋划未来。”李雪梅说,“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开好局,开好头至关重要。”
“四箭齐发”
李雪梅表示,“十二五”时期,是陕西加快建设西部强省的关键时期,“也是我省商务事业特别是开放型经济突破发展的重要时期。我们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全力推动商务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据李雪梅透露,十二五期间,陕西商务发展的总体思路将以转变商务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优化商务发展环境为根本,坚持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并重,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举,坚持扩大内需与提升外需并进,突出转变方式、提质增效、项目带动和机制创新四大重点,“着力构建以关中为一体,陕南、陕北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对外开放空间格局,形成大开放、大市场、大流通的商务发展新格局,为建设全国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的战略高地,推动陕西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做出新贡献。”
到201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400亿元,“十二五”累计达到24400亿元,年均增速达到15%。
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300亿美元,“十二五”累计超过1000亿美元,年均增速达到20%。
吸引境内外直接投资争取达到6000亿元,其中利用外资“十二五”累计超过185亿美元,年均增长达到25%。
对外承包工程、对外劳务合作营业额争取达到25亿美元,“十二五”累计超过80亿美元,年均增长速度达到25%。
对外直接投资中方实际投资额争取达到10亿美元,“十二五”累计超过30亿美元,年均增长28%。
“要想实现这些发展目标,今年的开局非常重要。”李雪梅说。
根据部署,2011年陕西的商务工作将“四箭齐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9%,突破3700亿元;外贸进出口增长20%左右,达到138亿美元;实际利用境内外资金增长20%左右,达到2800亿元,其中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5%,达到23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达到6.6亿美元以上,对外劳务合作期末在外人数达到万人以上,对外直接投资达到3亿美元以上。
李雪梅表示,要想实现这些目标,必须要有切切实实的工作和措施作为保障。“商务厅分别围绕这些目标作了具体的工作部署。”
搞活流通
流通是做大消费的一个重要环节,2011年陕西省将加大流通领域的建设,努力扩大消费。
在流通网络建设方面,将完善农村商品流通网络,提高农村消费便利化水平,优化城市商业网点布局,完善社区商业功能,加快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提高物流专业化、社会化水平,“逐步在全省建设便捷顺畅的城乡一体化流通网络。”李雪梅说。
在完善布局的同时,陕西也将提高流通的现代化水平。“我们依托商务信息化建设,积极运用流通领域技术创新,加强公共信息服务,稳妥推进电子商务发展,促进流通与农业、工业和金融服务业等产业融合。”
消费的培育,便利安全的消费环境至关重要,今年,陕西将积极营造便利安全的消费环境。“积极贯彻国家消费促进政策,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推动消费结构升级,扩大消费规模。”李雪梅表示,陕西今年还大力发展会展经济,培育扶持龙头会展企业和品牌展会,引进消费增量。
针对去年出现的一些市场状况,“我们将加强市场监测和应急保障工作。”李雪梅表示,陕西今年将调整优化市场监测样本结构,加强市场运行分析和监测预警,拓展县级商务预报平台,拓宽信息服务渠道,完善城乡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同时,加强省市两级重要商品储备管理,提高市场调控和应急保障能力。”
提升规模 做大做强对外贸易
“参加了这么多年的外贸表彰会,今年的形式是第一次。”西飞集团进出口公司的程刚对记者表示。
当天下午的外贸表彰大会,在载歌载舞的形式下进行。并且,陕西省副省长景俊海、陕西省商务厅厅长李雪梅、西安海关关长周凤琴还分别和主持人、一些外贸企业的负责人进行了互动。
2010年对陕西的外贸来说,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年,从这一年开始,陕西的外贸突破百亿美元,站上一个新的起点。
“这既是成绩,也是压力。”李雪梅对陕西的外贸提出了新的目标,“今年要达到138亿。”
为实现这些目标,陕西将首先做大进出口总量。“注重特色,发挥优势,因地制宜,加快推进出口基地建设,不断扩大优势特色产品出口规模,同时积极推动加工贸易聚集和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培育新的出口增长点。”李雪梅说。
而在培育扶持企业方面,陕西将抓大促小、分类指导,加大对企业扶持力度,“在全省特色优势产业领域扶持一批龙头出口企业率先发展,在新兴产业领域孵化一批中小企业尽快发展。”
在做大总量的同时,陕西也将优化外贸结构作为今年工作的一个重点。“支持企业进行科技创新,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培育自主品牌,扩大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实现出口结构升级。”
“同时,我们要用好国家技术进出口贴息政策,加大先进技术进口和技术出口扶持力度,鼓励引进先进技术、设备,促进我省产业升级。鼓励企业进口急需的重大装备和重要原材料。”
在拓展市场空间方面,将鼓励企业巩固和扩大欧、美、日、韩等传统市场份额,拓展东盟、台湾、中亚、中东、非洲、南美等新兴市场。“加快境外营销服务平台建设,逐步形成覆盖主要贸易伙伴的境外销售网络,创新网络营销模式,搭建全省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平台。”
在政策保障方面,将继续完善促进外贸持续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加快出口信保、进出口融资保障体系建设。“利用联席会议制度平台,统筹协调解决进出口企业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贸易便利化;加快口岸建设,优化口岸布局,完善综合服务功能,提高通关能力。”
扩大开放 提升引资质量和水平
过去的五年,陕西的招商引资工作经历了1000亿、2000亿的突破。而随着关天经济区建设和第二轮西部大开发的推进,陕西将会进一步成为吸金纳银的投资热土。
“我们首先要突出招商重点。”李雪梅表示,将结合我省产业实际和发展规划,制定好全省招商引资“十二五”专项规划,优化招商布局,引导产业聚集,突出优势特色产业招商,构建支撑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突出招大引强,引进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和产业带动力强的重大项目,积极引进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总部经济,吸引各类总部企业落户陕西。”
“我们将加强招商的目标对象研究,突出对境内外重点区域的招商工作。”李雪梅说。
同时,将进一步完善招商平台。“我们将努力构建四大平台。”李雪梅说。
这四大平台建设分别是:发挥境内外商务代表处和商协会组织作用,构建社会化、市场化的招商促进平台。完善专业网站建设,构建招商信息化平台;做好在陕投资企业的跟踪服务,构建以商引商平台;精心组织实施和参与各类投资促进活动,搭建招商会展平台。
在承接载体方面,鼓励开发区围绕龙头企业加强产业链招商,带动产业集群发展;引导各开发区明确产业定位,突出发展特色,实现错位发展;建立完善承接产业转移促进机制,推动产业转移承接示范园区建设;完善考核激励机制,积极支持有条件的开发区扩区增容和升级。
投资环境作为招商引资中的重要一环,今年将进一步优化:加强对省市县三级招商工作的统筹指导,形成全省一盘棋;加强部门协作,狠抓项目落实,及时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项目履约率;进一步减少和规范审批事项,下放审批权限,促进投资便利化;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展示陕西对外开放新形象。
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
陕西有色金属集团的加拿大矿山投资项目、陕煤阿根廷80万吨尿素投资项目、中铁一局圭亚那水电站工程承包项目,这些都是陕西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亮点。
“2011年,我们将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李雪梅表示。
李雪梅说,据陕西企业在设计、咨询、施工等方面的优势,积极鼓励对外承包工程,支持企业“走出去”承接各类工程设计、咨询与项目承包。“我们将搭建各类企业‘走出去’信息交流与业务合作平台,鼓励强强联合、优势互补,进一步拓展对外承包工程的新领域、新模式,不断扩大国际市场份额;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积极参与援外工程项目建设。”
在对外劳务合作方面,加强外派劳务合作平台建设,促进外派劳务基地科学化、规范化建设;积极引导拓展主要劳务市场,强化外派劳务人员的技能与适应性培训,优化外派劳务行业、领域,“提升我省外派劳务规模和质量,提高外派劳务及经营主体经济效益。”
在对外投资方面,加大对我省有比较优势的生产企业在海外投资办厂的支持力度,增强国际竞争力。“对我省企业在海外设立代表机构、营销网络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对我省企业在境外从事资源勘探、开发给予相应的风险补助。”
“另外今年我们将引导‘走出去’企业项目带动地产品出口。”李雪梅告诉记者,陕西商务厅将制定切实有效措施,鼓励我省对外投资企业、工程承包企业通过项目带动我省装备制造企业联合“走出去”扩大地产品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