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洛南尾矿“泄漏”迷雾背后

(2010-11-03 11:12:48)
标签:

王滨

尾矿

洛南县环保局

洛南县人民政府

钼矿

杂谈

http://www.ceeh.com.cn/images/upfiles/2010/10/30/20101030071236-5280.jpghttp://www.ceeh.com.cn   来源:城市经济导报

一个国家级贫困县的“GDP诉求”与“环境保护”的冲突
洛南尾矿“泄漏”迷雾背后
文/图  本报记者 幕何方 崔伟 发自商洛

  缘于“尾矿泄露”,公众的环保神经再次绷紧,这一次的焦点是素有仓颉造字故里之称的洛南。此前,据媒体报道,洛南县一家钼矿尾矿库发生泄漏,导致黄龙河、石门河河水变成红黄色,污染长约30公里。
  该报道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引起了网络的巨大反响,随后不久,洛南县政府发布了“污染报告”,极力否认尾矿泄漏一事。一时间,洛南尾矿泄漏迷雾重重。事实上,洛南尾矿泄漏迷雾的背后,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的“GDP诉求”与“环境冲突”之间的矛盾。

 
尾矿泄漏成谜
  当地环保局官员透露,媒体的报道引起了洛阳市环保局及黄河水利委员会下属的故县水库高度重视,均已派遣人员赴洛南关注事态进展。“我们现在压力很大。省环保厅打来电话,了解事情具体情况。商洛市的调查组也在调查。”
  在谈及尾矿泄漏导致河流污染的话题时,该环保官员矢口否认,他说:“媒体的报道是有问题的,尾矿根本就没有发生泄漏,这事情现在让我们很被动。”随后洛南县委宣传部一官员对本报记者表示,媒体的报道有失误的地方,商洛市调查组的调查结果显示,两条河流不存在污染情况。
  “尾矿泄漏”报道在西安市某媒体刊发后不久,洛南县人民政府的网站首页就出现了一篇名为《关于西安晚报报道我县黄龙河污染有关问题的报告》的文章。文章认为,经洛南县环保局监察大队、监测站工作人员对陕西秦岭钼业公司进行现场调查,秦岭钼业公司排污口未发生泄漏,排放水质正常。洛南县环境监测站10月14日下午现场取样检测数据表明,排污口水质达标。
  随后,本报记者联系上该媒体驻商洛记者张红中,其表示,此前,有村民联系到他,告之洛南县境内的黄龙河与石门河河水变成红黄色,而该地段正好处于钼矿开采区,遂前往事发地段进行采访。
  “开车行进了大约30公里的路段,河水的颜色基本上都是红黄色。我们打了商洛市的环保监察电话,随后洛南县环保局环境监察大队就来人了……”
  谈及洛南官员对其报道的质疑时,张红中说:“秦岭钼业尾矿泄漏的说法,并不是我下的论断,而是洛南县环保局环境监察大队的王姓队长。我们的谈话都是有录音的。”
  洛南县人民政府网站同时公布了一张名为“秦岭钼业公司尾矿库出水口”的照片,该照片中的出水口水质清澈,颜色没有异常。而本报记者在走访过程中发现,绝大多数钼矿的排水口都残留有红黄色的锈迹。对此,洛南县委宣传部官员避而不答,坚持认为尾矿没有泄漏。
  知情人士表示,只要是在处于生产过程中的钼矿,出水口基本都带着红黄色锈迹。

“三氧化二铁”惹的祸
  202省道顺着河流而上,沿途可以看到拿着铁锹,头戴黄色安全帽的工人。公路上时而掠过几辆嘉陵摩托和冒着黑烟的通村客车。河道边上拴着一匹骡子,正努力地撅着头,试图去河里饮水,无奈骡子的主人把绳子系得很短。河道里的石头,被顺流而下红黄色的污水所浸染,表面上留下一层红黄色的锈迹。不远处,是九龙矿业的一家分厂,没有开工的痕迹。
  在谈及河水变色的话题时,“三氧化二铁”是当地官员说的最多的一个词语,河水变成红黄色皆被归咎于此。“黄龙地区钼矿中铁离子含量较高,随雨水进入河道,经氧化形成三氧化二铁,致使河水变色。”洛南县环保局环境监察大队一白姓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
  而除此原因之外,前述洛南县人民政府网站文章认为,由于“7·24”特大洪水灾害,洛华路黄龙段道路、河堤水毁较多,达20余段,目前公路部门和相关企业正在组织对水毁道路、河堤进行修复,挖掘机、装载机在河道内全天施工,造成河水含泥沙量较大。
  按照洛南县政府的说法,河水变黄的原因在于河水中的铁离子较高以及河道施工所致,黄龙河与石门河的河水不存在超标排放的问题。
  对河水没有污染的说法,石门镇张湾四组的村民张霞却不以为然。她说:“河里面一年到头都不见清水,矿业公司没来之前,河里水清的可以见到鱼,牲畜还能饮用河里的水。而现在呢?河水发黄,连鱼的影子都没了。水,别说牲畜饮用了,连人的皮肤沾了水以后都会发红发痒。”
  据张霞介绍,此前几年,陆续还有村民家里的牲畜因为饮用了河里的污水后死亡的,村民也曾到矿业公司要求赔偿,后来都不了了之。
  上述洛南县环保局白姓人士表示,河水发黄的问题,环保局也一直要求矿山企业进行整治,成效似乎不大。“九龙公司曾请西安冶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专家做了一套水治理方案,后来失败了。”
  据洛南县人民政府网站公示,九龙矿业公司已在王河沟矿区投资400余万元,建设矿山废水处理站一座,对矿山废水进行深度处理,以彻底消除河水颜色发黄的问题。“该工程已于10月1日动工建设,预计年底前建成运行。”洛南县宣传部官员表示。
  
贫困县的GDP诉求
  对洛南这样一个国家级贫困县而言,矿产资源就如同经济发展的助推动器。
  据了解,洛南全县共有开采矿山企业102个,勘查项目48个,勘查总面积506.71平方公里,已形成了黄龙钼矿区、小秦岭金矿区、黑山铁矿区、石门——巡检——驾鹿硅石矿区等主要采矿区,其中黄龙钼矿区是陕西省第二大钼矿区。
在洛南县的政府公文中,对矿产业如是描述:“到‘十一五’末,使全县的矿产业产值达到35亿元以上,‘十二五’末矿产业产值超过70亿元,整个矿产业提供税金超过7亿元,引领县域经济在更快、更高、更强的平台上发展。”
  据洛南主管工业的副县长透露,目前,钼矿企业的税收占全县的70%,可以说是洛南的经济支柱。洛南县县长雷二虎在该县的一次经济分析会上说,“钼产业现阶段仍然还是全县经济的顶门杠和台柱子。”
  然而,钼矿开采与环境之间的矛盾让洛南为之纠结。“此前几年,洛南钼矿开采企业处于分散、势力弱小阶段。进行了几次整合之后,形成了几个大的钼矿公司。随着钼矿开采企业的整合,矿区内的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经有所遏制。”洛南县政府一官员认为。
  据了解,目前洛南境内的主要钼矿企业有陕西炼石、秦岭钼矿、九龙矿业、西部鑫兴等。其中陕西炼石正在筹划对ST偏转的重组,有望成为商洛市的首家上市公司。
  按照洛南县的规划,到2012年,把九龙矿业公司、西部鑫兴公司培育成10亿元龙头企业,把秦岭钼业公司、陕西炼石培育成5亿元龙头企业,把中金鑫元公司、龙钢集团木龙沟铁矿、铜马公司、保太铅矿培育成2亿元龙头企业,打造矿产业亿元企业舰队。
“地方政府对矿业开采的GDP诉求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矿业开采往往都是伴随着环境污染的,这也是中国大多数地方官员所面临的棘手问题。如何在矿业开发与环境保护二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才是最主要的。”观察人士认为。

随之而来的环境威胁
  事实上,随着洛南矿业资源的开发,困扰当地原住民的环境问题,不仅仅是河水变色,同时还有堆积的矿石扬尘与潜在泥石流的威胁、冶炼厂排放出的刺激性气体。
  “不仅河里流的是红水,风大的季节里,矿石开采后的灰尘到处都是。矿区附近,到处都是厚厚的一层灰。”石门镇杨氏村村民李铭看着河里发黄的水说。
  据当地人介绍,近些年,由于钼矿基本上都是露天开采,一方面砂石露天堆积,容易造成大面积的扬尘;而另一方面,矿区开采后形成的裸露山体,遇到暴雨的时候,极容易形成泥石流。
  “洛南绝大多数矿区,都存在植被破坏、山体裸露的问题,这些对周围的村民而言都是潜在威胁。”该人士认为。
  洛南县境内的钼矿区,几乎都可以见到刻着“洛南县地址灾害隐患点标志牌”的石碑。标志牌上写着泥石流的名称、类型、危害程度、撤离路线、安全地带等。
  “县政府实际上要求尾矿进行回土,然后种植上苜蓿,形成绿色尾矿。但是矿上的企业一直没有动工,执行不下去。环保局的人来了,说罚企业款,然后就没有动静了。”李铭对记者表示。
  与李铭同样愤懑的是板察沟村村民王滨,在矿区内住着的王滨,最为头痛的是冶炼厂排放出的刺激性气体以及白蓝色的烟尘。“每天早上7点以后就开始了,空气里都是一股强酸的味道,方圆一公里都能闻到,冶炼厂周围的树都已经被熏死了。”
  尽管王滨的女婿就在附近的九龙矿业工作,每月也能有一千多元的收入,但是和此前干净、没有污染的日子相比,他说家里宁愿不要这一千多元的收入。
(文中张霞、李铭、王滨均系化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