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韩寒的反调唱出了什么

(2009-12-08 11:46:29)
标签:

杂谈

 

本报记者 百川

最近,上海世博局的当权者一定很“寂寞”。

他们举办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世博论坛,没想到请来的嘉宾韩寒却打出了“城市,让生活更糟糕”的论调。

有人说,上海世界博局的老爷们,请谁都好,请韩寒是“哪根筋搭错了”。

我想,这首先反映出,我们的政府的当权者一直很强势,自我感觉一直很良好,自认为我举办一个论坛,请你来露露脸,已经是很给你面子了;另外,来也不是白来,还有小礼品和“出场费”等等好处,那你被请来的人总得给我们举办者一点面子吧,按照拟定的议题,说几句赞扬赞美赞颂的话,捧捧场,这样你好我好大家好,何乐不为呢?从来呀,这样的场合,都是满面笑语,一片和谐,冷不丁出来个唱反调的,那领导可不是得“惊慌失措中命令掐掉了视频信号,文字直播也随之停掉”嘛!

其次呢,还反映出世博局的当权者缺乏“认认真真地调查研究”的办事态度,看问题,只看表面而没有看本质。为什么这么说呢?世博局的当权者当然知道韩寒今天的影响力,人家刚一出道,写了一本中学生活的小说,在很长一段时间占据各大畅销书排行榜,销量过百万。人家“在青年中很有魅力”的。他们看中的也正是这个小子在青年中的这种魅力与号召力量。但我们的“老爷们”显然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人家韩寒那是“以文学出道,以娱乐出位,以赛车出世,以公民和公共知识份子的身份出彩”,看到没有,他最出彩的是公共知识分子那对现实的思考和批判。这一点,当权者们显然是低估了,低估了韩寒那独立的公共知识分子人格,正是这独立的“人格力量”使韩寒拥有了号召力、影响力。套用陕西话,这次世博局的当权者是挖了一个不错的坑,最后把自己埋了。

再次,从这个事件还可以看出,当今中国社会“公共知识分子”还是稀有物种,特别是在新的青年一代中那是少得不能再少。这也怪不得青年们,没有办法,现如今,大学没毕业呢,就得想着失业后的生计。那些工作有着落的,即使被称为都市白领的,也在为房子、车子、票子而压得喘不过起来,哪儿还有那份精力树立自身公共知识分子情怀,哪儿还有闲情构建那独立人格之崇高风格。

幸好,有个韩寒。

社会要发展,需要更多的韩寒涌现出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