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眼里无小事

(2009-12-04 15:59:49)
标签:

育儿

小事

斑马线

公交车站

错儿

杂谈

 

      文/  本报记者 百川

   

    今晨,在大雁塔附近公交车站等车,见一女士领着一10岁左右的小男孩,看模样是母亲送儿子上学。这时呢,这位女士领着孩子走到离公交车站十几米的人行道上。接着,小男孩退下裤子,背靠行道树灌木丛蹲下。到这,大家已经明白小男孩是内急要大便了。因时间还早,此时等车的人并不多,也就三五个人。小男孩完事后,一脸轻松地走到在车站候车区等候的妈妈身边。事情并没完,保洁员来了。想想换成谁负责这里的保洁,都会一肚子气的,这位当然不例外,只见他走到母子面前说道,“你怎么能随地大便”。气愤之情溢于言表。孩子呢,立时有些脸红,紧张地看了看保洁员,然后将目光转向妈妈。母亲呢,此时没有一丝认错的意思,而是高声指责道,“你怎么可以这样跟孩子说话,我告诉你,你不可以这样”。然后拉着孩子走开了些。保洁员气无处出,但也无可奈何,转身走了。

       各位,我不厌其烦地详述事情的过程,想说什么呢?我想说,这件事会对这个小男孩产生怎样的影响。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父母对事物的看法特别是行事方式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经过这件“小事”,小男孩会不会这样认为:随地大小便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被别人抓住错儿,不能低头,要无理狡辩三分;他人的劳动成果不必尊重,只要自己方便就好……慢慢地,孩子成了大人,也有了孩子……

       各位可能觉得本人有些小题大做,其实不然。不是吗?只要略一留意,我们就会在我们生活的城市发现很多大人领着孩子在做不恰当的事,过马路不走斑马线的,过斑马线闯红灯的,踩踏草坪的,掐一朵路边美丽的花给孩子玩的,喝完牛奶随手将包装袋扔掉的,等等等等,这些小节都会“润物细无声”地种在孩子心灵里,长此以往,孩子长大了,就成了上面这位“母亲”。如此循环,不是很让人担心吗?

       大人们,请严格要求自己,即使仅在孩子面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2009年11月27日
后一篇:以母之名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