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 |
曾经沧海
中国银行官方网站这样的介绍自己,“中国银行于1912年,由 孙中山先生批准成立”。实际上,中国银行的历史其实更早。孙中山先生能大笔一挥,是因为成立中国银行前有个大清银行。
鉴于开银行很赚钱,1905年9月27日,清政府在北京成立了户部银行,户部和商股各占一半,1906年户部改名度支部,户部银行改名大清银行。大清银行的经营实在是没什么可说道的,到1912年被孙中山关门,总行和18家分行呆帐合计1600万两白银,股本只有400万两白银,早就资不抵债了。1911年6月,辛亥革命开始的时候,度支部才提出要“以维持币制为惟一目的,凡普通银行的业务,大清银行一律规避之”。
太晚了。
在交通银行的广告中,也有“百年交行”之说,1908年确实设立了一家交通银行。交通银行由清廷邮传部在1908年成立,理由是支持邮传部所设的轮船、电报、邮政等实业。可能由于邮传部尚书陈壁的原因,与大清银行相比,虽然没有那么牛气冲天,但管理相对审慎,放款集中于民族企业。虽然交通银行最初也是官商各半的股份,但交通银行更像一家金融企业。
辛亥革命后,交通银行继续经营。
1904年1月21日颁布清政府颁布《商人通例》九条和《公司商律》一百三十条(相当于公司法),1905年颁布公司《登记法》,1906年通过《破产法》和《专利法》……
这些法律开始向人们宣示,农耕文明将一去不返,中国需要一个保护私权的制度,而且这个制度会逐渐成熟起来。对中国银行业来说,这个时代,是一个痛并快乐的时代,一批民族银行应运而生。
1906年9月,银行第一次在中国以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形式出现,信成商业储蓄银行成立了;
1907年浙江兴业银行、四海通商银行成立;
1908年四明储蓄银行、裕商银行成立;
1910年北洋保商银行成立……
虽然,这些银行持续的时间不长,却有颇为值得称道的地方,比如,浙江兴业银行。
20世纪初,中国四川曾经有一场著名的保路运动,也是这场运动最终导致了辛亥革命。当时,各省都在修筑铁路,尤其是经济发达的江浙一带,不过江浙士绅比较精明,根本就没让政府控股。1906年浙江全省铁路公司成立,但当时浙江还没有华商银行,将股本金交给外资行显然不符合铁路公司股东的爱国情操。召开第一次股东大会时,公司总理汤寿潜就提议成立银行,确保铁路营运资金。
出于这个目的,1906年10月召开浙江铁路银行第一次股东大会,商议筹建银行。会议上,股东提出了不同意见,银行是银行、铁路是铁路,根本就是两个不沾边的公司。基于上述考虑,10月15日一个完全独立于浙江全省铁路公司的银行诞生了,定名“浙江兴业银行”。
浙江兴业银行的经营非常值得称道,继承了江浙一带精明的经商传统,也拜托清政府统治能力下降,浙江兴业银行放款主要对象是民族工业、钱庄,兼顾小商贩(民国时期转入农村),基本没有涉足官僚、官僚企业,甚至没有支持辛亥革命,也正是因此民国政府一直对浙江兴业银行颇有微词。
1949年后浙江兴业银行、中国通商银行等公司合营,后并入中国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