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沧桑金融与人类文明(第四章-11)

(2009-11-06 09:05:37)
标签:

财经

上帝回归2:基督教改革

教士是人,不是神。

大部分教士不过是芸芸众生,神性也许会在夜空中的闪烁星辰,但不可能期望夜空布满阳光。面对凡尘欲望,教士要在漆黑的夜中参悟神旨,稍有不慎就会落入蛮荒旷野,任何缝隙都可能被欲念突破。

“如果不能宽容的对待人性,神性又有什么意义”

正如罗马帝国肆无忌惮的奢靡把人类引入了基督的圣洁,苦行,终于把基督教会引入了无耻的虚伪。15世纪后半期,基督教会终于放弃了“贞节”、“贫穷”、“服从”三大誓言,成为一个藏污纳垢之所。

教皇亚历山大六世(14921503年在位)公开承认的儿子就有8个,据说他在任期间罗马教廷公开办妓院,妓女数量占罗马总人口的10%。更离谱的是,教皇深受当时城镇发展影响,按照市场发展思路找到了一个很好的生财之道:

只要你掏出足够的钱,买“赎罪券”,可以替你赎罪。不过,在金融史中,实在不能将赎罪券算作一种债券。

在基督教义里,人是有原罪的,人生的意义在于救赎,方式只能是忏悔,“赎罪券”等于以金钱交换原罪。

在基督教义里,这是不允许的,很多教士因此感到耻辱,不允许教皇在自己辖区兜售这个玩意儿。在神圣罗马帝国却恰恰相反,帝国里国王势力很弱小,16世纪初教会每年从那儿搂30万金币,而国王仅收入1.5万金币。也正是在这个地方,反对教廷的势力不会遭到世俗权力镇压,甚至会和世俗权力联盟。

马丁·路德就是神圣罗马帝国的教士。

路德的专业本来是法学,1505年即将毕业,就是那一年他被雷劈了(真事)。

还好,没死。

马丁·路德认为这是上帝的召唤,就此改行,学了神学。

在修道生活中,路德以虔诚、坚韧而著称,他最提倡的,却很恐怖,叫做“自我鞭挞”。1512年,路德获得神学博士学位,出任维腾贝格大学神学教授,这样一个清修士,听到“当投入钱箱的银币叮当响的时候,狱练中的灵魂便升入天堂”,感想可想而知。

15171031,路德在维腾贝格大教堂贴出《九十五条论纲》,宗教改革开始了。

路德思想体系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因信称义”。基督蒙难承担了全人类的罪责,人要得到基督的义才能“罪得赦免”,这是获得救赎的唯一途径。在路德看来,救赎的唯一途径是信仰,善功类似于行贿,神殿仪式更是创造人间崇拜。

要知道,上帝是万能的,信奉通过神殿仪式才能上帝沟通,也太小看上帝了。

在路德这里,基督教七项圣事就剩下两件,洗礼和圣餐。路德告诉大家,罗马教廷神职人员头上没有光环,教士本是俗人。路德在人的内心世界发现了信仰,把上帝从神殿真正搬到了人间。

当信仰成为内心之主,日常生活中一切正当的手艺和职业都可以提高到善功的地位,基督徒必须在人生一切行为中荣耀主的恩典。只有世俗事业上取得成就的人,才有可能获得主的赦免。后来,马科斯·韦伯系统整理了新教精神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认为正是新教徒这种荣主神恩的理念,创造了辉煌的工业文明。一言以蔽之,路德打破了神圣与世俗的森严壁垒,二者从此融为一体,在最平凡日常生活中挖掘了高尚的精神。

1520年路德著述了三篇文章,公开宣称世俗权力高于神权,号召神圣罗马帝国贵族联合起来,反对教权,建立独立的教会,脱离教皇控制。同年,教皇宣布“破门令”将路德逐出教门,1580年,路德的信徒签订《协同书》,新教信徒集体破门,自称基督徒,不受教皇管辖。1648年,路德教徒与教廷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新教取得了与基督教平等的地位。

自此,新教正式确立。受教廷领导的基督徒在史籍中开始被称为天主教,路德新教在史籍中取得了正统地位,称基督教。

当神圣降为世俗,世俗也就成为高尚;当信仰的权威破灭,必然树立了权威的信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