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沧桑金融与人类文明(第四章-8)

(2009-11-06 09:01:40)
标签:

财经

象牙塔

现在,大学是象牙塔。

很对不起大家,大学其实源自拉丁文universitas,本来的意思是社团、协会、行会,跟学术没什么关系,是小商小贩的行当。

12世纪,城镇主要居民正是这群小商贩、小手工业者,他们是靠自己手艺谋生的人,需要专门技术、知识,不能指望高高在上的教士赐予衣食。市民学校由此诞生,这是第一批不同于教会学校的学校。不过,当时的市民学校实在太惨:没有校舍,学生临时凑到一个地方;没有教师,就由手艺相对高超的人授课;没有……。

倒是教会,为适应城镇兴起,跑到这个地方来传教,在市民学校的基础上办起了一批“广学院”。广学院以各地公众为招收对象,采用大型教学方式,并对某个学科开始进行专业性研究,有固定的教授。12世纪,巴黎大学和牛津大学成立,标志着大学走进人类历史。不过,学生仍以小商贩为主,目的是为了“完成良好事业的开端”(摘自中世纪一封学生给家长的信)。

学生需要花费47年学习“七艺”,所谓“七艺”就是天文、几何、数学、音乐、文法、修辞、逻辑,修完七艺才能获得学士学位,类似于今天大学的公共科目;然后再用47年攻读神学、医学、法学或哲学,直至取得博士学位。学校受教会控制,或者接受教会捐赠,今天的学位服就是当时的教士服。虽然如此,大学中不用在神学典籍中青灯黄卷、寻章择句,换而代之的是皓首穷经的专业学者。

大学培育的法学学子为罗马法在城镇复兴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也难怪,学生们只能学到罗马法,毕业后又必须谋生,只能把罗马法嫁接在他们生活的城镇。

大学,这一现代文明的发源地,一经产生便不再受教会的控制,成为“异端”的萌生地。12世纪,文艺复兴的种子便在大学埋下。1500年,欧洲拥有65所大学,是文艺复兴最主要的阵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