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沧桑金融与人类文明(第四章-1)

(2009-11-06 08:51:37)
标签:

财经

4   信仰时代

(欧洲中世纪)

 

西欧起点

 “中世纪”(Middle Ages)这个词最先由基督徒使用,他们认为自己生活在基督第一次和第二次降临之间的时代。十五世纪开始,文艺复兴学者把古典文化衰落与文艺复兴的中间期称为“中世纪”,在文艺复兴学者眼中“雅典-罗马”代表着文明,中世纪则意味着野蛮、愚昧和宗教偏执。

中世纪确实是欧洲历史的分水岭,欧洲历史由此划分为古代、中世纪,之后还有文艺复兴、两次世界大战划分近代、现代和当代。遗憾的是,并没有世界大战那样明确的界限划分欧洲古代与中古,君士但丁大帝皈依基督之后,任何一个历史事件都可以被当作中世纪的开端,因而学术界几乎对所有划分标准都有异议。

这里不打算争论中世纪划分标准,这个时段西欧没有集权、领主封建割据、战争频繁,一直持续到文艺复兴和民族国家兴起,欧美历史研究往往把这段时期称作“黑暗时代”,认为这是欧洲文明发展缓慢的时期。

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7世纪,克洛维家族已经穷的叮当响了。

克洛维常年出去砍人,非常猛。他经常抢到很多土地,并且把这些土地封给手下,获得土地的人也就是后来的贵族。

克洛维的子孙也想这么干。

克洛维的本行就是强盗,所以有入有出,没有问题。到了他子孙手里,就不行了,抢来的土地都分给贵族了,王室领地并不比领主多,实在是没有实力抢劫了。最糟糕的是他们成了被抢劫的对象,而且,真正的掌权者不再是国王,而是宫相。

宫相,大概类似于中国的大内总管,只不过没有净身,而且可以统帅军队。公元741年,宫相叫做丕平(714768年),丕平很矮,因此在西欧史上被称为“矮子丕平”。

执掌法兰克帝国10年,每次看着废物般的国王,丕平总有一种冲动,想取而代之。

不过,这只能是冲动。

因为,当时的西欧,废黜皇帝不能单凭刀把子,得有教皇加冕。教皇此时却没心情给法兰克国王撑腰,阿拉伯帝国对基督教虎视眈眈,拜占庭帝国在军事上一败涂地,一旦拜占庭占投降,阿拉伯人马上就要打过来了。

丕平觉得,这是个机会。

第一次觐见教皇,丕平就提出了一个具有辩证意义的问题:

“徒有虚名的人做国王好,还是有实权的人做国王好?”

教皇心领神会,答:

“掌权者应为王”。

心照不宣,丕平放心了。

接下来,在法兰克贵族举行的苏瓦松会议上,丕平废黜墨洛温王朝末代国王希尔德里克,并把他关进修道院。

丕平加冕典礼,教皇如期而至。

加冕典礼上,教皇提芬三世为他举行加冕,神许可了,丕平从此成为国王,也是上帝在人间的代表,反对国王就是反对神。

作为回报,756年,丕平夺回了罗马教廷统治区,罗马城及附近一部分地区划归教皇管辖。此后,在基督世界里,任何侵占教皇土地的行为都被看成反对上帝,这部分土地就是今天的梵蒂冈公国。正是因为有了这一小片土地,教皇才能跟世俗权力对抗。

丕平有个儿子,叫查理曼(公元742814)。跟查理曼比,丕平实在不算什么。查理曼从父兄手里继承了法兰克王国,却把领土扩张到西欧全境,人们通常把这个时代称作加洛林王朝。

不过加洛林时代,西欧仍旧是一个地道的未开化社会,蛮族兵锋撕裂了罗马文明,这里不再有繁荣的商业、高度的文化,更没有一个国家行政管理框架,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封建领主的城堡,所有的事情集中在城堡内部。

此时,货币用处已经不是很大了。农奴一生都未必能走出领主的领地,要货币干什么?查理曼当政后期,干脆就取消了铸币。

查理曼死后不久,他的三个孙子签订凡尔登条约(843年),分割了法兰克帝国,这三个地区分别形成了后来的法兰西、神圣罗马帝国(德意志)和意大利,西欧终于形成了国家最初雏形。

“欧洲文化从诞生前的微弱曙光,进入实际生活意境的第一次涌现”。

海盗旗飘扬

西欧诞生,却没有快乐的童年。

当时,今丹麦、挪威和瑞典地区还处在原始社会末期,冷兵器时代作战拼的是体力,原始人能力还是很强悍的,出海劫掠,更是看家本领,北欧人号称当时世界上最可怕的掠夺者,史称“北欧海盗”。

对已经融入基督文化的日耳曼人来说,北欧人属于野蛮人,他们用原始战争方式对付西欧骑士。按照欧洲大陆骑士制度,骑士之间要一对一公平决战,骑士攻击步兵被认为是一种耻辱,骑士要“避免一切欺诈和虚假的行为”。何况当时西欧还没有出现重装骑士,骑士只能骑着一匹马,拿个带倒钩的棍子,战斗力实在难以恭维。

在北欧海盗的眼里,这些规矩很奇怪,当然不会遵守,在他们看来一群斗一个似乎更合理。

北欧海盗VS西欧骑士,没有胜负悬念。

这段历史中,别说金融,就连一般史实记载都非常少,欧洲历史学家对付这段历史的方法,只有一个字:猜。

也难怪,当时北欧没有文字,西欧倒是有文字,就是每次都战败,胜利者要的是粮食、布匹、财宝,文字记对海盗来说实在累赘,大概都丢弃了。后世历史学家了只能对着文物想象,比较公认的结论其实是废话:北欧海盗对西欧的影响不可磨灭。

欧洲大陆王室无法应对倏忽而来的海盗,封建领主势力因此空前增强,不能指望国王保护,就得靠自己了。

10世纪末,法兰克王国(加佩王朝)的实际统治区域仅限于自己领地,在领主地盘上,国王的命令等于零。此时,法兰克国王混的实在惨透了,既没有财政收入,又没有行政机构,一切都要靠自己的采邑,唯一的权力是代表法兰克进行外交,至于决定是否能执行,完全要看封建领主的心情。神圣罗马帝国则虽然相对地处内陆,但东部还有匈牙利骑兵,王室既对付不了小股海盗,拿骁勇的匈牙利骑兵也没办法。代表地方势力的公爵则以自保为号召,篡夺了王室权力。

不列颠岛混的比欧洲大陆更惨,英吉利海峡是北欧海盗的天然行军大道,岛上原有三个国家,两个被丹麦人灭了,剩下一个西撒克斯王朝被赶到沼泽地阿赛尼岛,丹麦人在不列颠岛上建立了一片丹麦区。不过,北欧海盗为西撒克斯王朝统一全岛扫平了道路,虽然最后丹麦人克努特(10171035年)在英国就王位,但王位很快就回到了西撒克斯贵族手中。

意大利则又是另外一番景象,在这段时期率先形成了西欧政治经济制度雏形。意大利没经历过长时间封建统治,领主力量在战争中逐渐衰微,此时意大利城市兴起。在城市主教领导下,市民逐渐取得了城市税收权、财政权和司法权,到10世纪末期甚至取得了城市防卫权。不过,此时的意大利城市,还不具备挑战封建城堡的实力,只不过是商业人口“能自由呼吸空气的地方”。

入侵、劫掠,对北欧自身影响也很大,原始氏族体制逐渐被打破,王权逐渐替代了原始社会氏族首领。北欧人开始追求平稳、安定的生活,1000年左右北欧人逐步接受了基督教,被基督教同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