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美(7)柔川古村展新容

标签:
古樟树太尉殿沙滩老街柔极溪两岸三度 |

浙江台州市黄岩的屿头乡,古时叫“柔川”。柔川者,柔美的山川也。清澈见底的柔极溪横贯全境,影映着绵延群山,丛林苍翠,鸟语花香,是一块“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风水宝地。
柔川人铭记习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教导,积极开发旅游事业,建成了一个集山水风光、历史文化、古风遗韵、休闲体验为一体的柔川景区。这是一个乡村旅游综合体,为国家AAAA景区,森林覆盖率达88.7%,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景区的核心景点有沙滩老街、两岸三度素质开拓基地、四季采摘园和东坞露营基地等,面积达1.5平方公里。
带着诗意的遐思,我走进了被列为中国村庄发展研究的浙江样本之一、联合国首届人居大会“封面村”的沙滩村。我们在村头的“高弥之仰”屏风墙前下了车。沿着青石板路往北走,穿过有着800年树龄的古樟树群,来到一个小广场。广场的东边有一幢新建木结构小楼,它是沙滩村村部办公楼,边上建有休闲的长廊。广场西面是新修的戏台,北面是古刹“忠应庙”,朱红色的墙面和青色的瓦片显得有些陈旧,但保存完好,当地人都叫它“太尉殿”。
太尉殿始建于南宋末年,与古樟树同龄,是一个道教圣地,供奉着宋朝年间当地的少年英雄黄希旦。有关太尉殿的来历,传说很多,其中有一个传说讲黄希旦离开沙滩,跟着父亲来到京都,碰到皇宫着火,他立即参与灭火。当时皇帝在宫楼上,看到灭火的人群中,有一个穿着红衣服、红鞋子的少年非常勇敢,哪里火势最凶猛,他就出现在那里。大火扑灭后,皇帝要找那个穿红衣红鞋的人,但只找到一只红色的鞋子,却找不到穿红鞋的人,皇帝就派使者带着红鞋去寻找这那个救火的少年。这个救火的少年,就是屿头沙滩的黄希旦,由于救火时卖力过度,回到住的地方就生病了。后来病越来越重,他的父亲派人将他送回老家,没过多久就死了。黄希旦死后,他的母亲天天捧着他留下的一只红鞋哭。皇帝派来的使者听到这个消息,便赶到沙滩,把黄希旦母亲手里的鞋和皇宫带来的鞋一比对,刚好是一对,知道这就是他要找的人。皇帝听了使者的禀报,派人在黄希旦的坟上建了庙塑了像,纪念这个救火少年。
到了南宋理宗宝庆年间,朝廷对纪念黄希旦这座庙,赐额“忠应”,庙就叫“忠应庙”。南宋宝钓年间,朝廷又封黄希旦为“显顺尊王”。明朝永乐年间,朝廷赐额“太尉殿”,这就是太尉殿的来历。
从太尉殿门口往西,便是古色古香的沙滩老街。沙滩,原是屿头乡乡政府所在地,是一个地方的政治、文化、商业的中心。据记载,早在明清时期沙滩就有商业活动,到了民国年间,当地村民立街兴市,成为当地与周边乡村农产品、土特产、手工艺品的交易场所。街道两旁,店铺林立,保留着当年热闹的景像。七十年代末,乡公所、供销社、信用社、卫生院、粮管所、兽医站、食品公司等单位地搬迁到沙滩,那是老街顶盛时期。九十年代后期,随着政府部门的陆续外迁或撤销,沙滩新区和新市场的建成,老街逐渐衰落。在建设“美丽乡村”的大背景下,
走出沙滩老街,波光粼粼的柔极溪,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的晶莹剔透,犹如一条玉带镶嵌在群山之中。湛蓝的湖水,层峦叠嶂的青山,组成了一幅绝美的山水画卷。
沿着柔极溪前行,就来到石狮坦村的两岸三度营地,这是大陆首个从台湾地区引进的“三度素质教育”模式实践基地,也是目前台州市区重要的户外培训基地。在这里可以体验军训、山训、山水穿越、消防迷宫等30多种户外活动项目。川流不息的团队,游客的爽朗笑声,让幽静的柔川山水平添了几许活力。
柔川古村落的变化,为建设美丽乡村,改造古村落闯出了一条新路,《国家财经周刊》、新华社《瞭望智库》、《人民日报》都作专题报导和经验介绍,我们期待着更惊喜的变化。柔美的山川,我还会再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