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兰溪香溪塔游记

标签:
香溪宝塔香溪古塔宝塔风水塔 |
分类: 华东卷★浙江篇 |
http://s11/middle/62d7f2f2gb1c54a1ca29a&690
位于兰溪市区东北十公里的香溪镇,南界灵洞,北接梅溪,东靠石渠,西临兰江。兰江水路上抵兰溪,下至桐庐、富阳、杭州、水陆交通便捷,历有兰溪“北乡门户”之称。史载村东南的香山上盛产无叶玉兰,兰花飘落溪流,水泛瀫波之纹,幽香十里,故称“香溪”。香溪又称香头,宋时属武昌乡仁寿里,元因之。明万历六年(1578)置镇建制。
历史悠久的香溪,物阜风淳,人杰地灵。上溯宋,香溪范氏是兰溪望门大族。今香溪范氏宗祠中厅二幅对联可证:“一门双柱国,十子九登科。”“朱子三访地,高宗七聘家。”查得《辞海》柱国有上柱国、柱国之分,柱国为从二品,位极尊隆,是以酬勲劳而设。十子九登科其中有六位举进士,三位中举人,任官等级三、四、五品。七子范洵为大理寺正,因知岳飞冤案,不受冤案弃官出走,被秦桧差人追杀于严州白石滩。八子范浚,举贤良方正,朝廷七次下诏聘任,因秦桧当权不仕。后人有称他“大节伟矣”!他在家创办香山书院,授徒讲学,名声卓著。时名著全国理学家朱熹三次前来他家访问。范浚又称香溪先生,被后人称为“浙学之托始,婺学之开宗。”所著《香溪文集》二十二卷,收入《四库全书》。一版再版及到1985年北京新版又问世。可见《香溪文集》的价值。陆游为《范氏宗谱》作序,曰:“如范氏之盛者,未见闻也。” 范筠八子范浚,是南宋理学家,著有《香溪文集》二十二卷原兰溪城内树有范钟、范镕同登科的双桂坊就是例证。
香溪塔高耸在村东南的塔山上。是香溪“誉髦杰出,氏族蕃昌”的标志。塔始建于宋宝庆前,重建于明万历丁已年(公元1617年)。香溪塔的主建者,众说不一。一说是由明万历年间的“十章—童”主建。一说内官府主建。因当时以“章化里”为名的香溪,改乡为镇,设巡检司、税务司,置东、西监粮仓,按惯例,凡县、留所在地,均要建塔,因此,认为系官府主建。
砖石楼阁式,六面七级,高约32米。塔的底部为高1.12米的青石塔基,底层边宽2.56米,塔门有三,一向南,一向东北,一向西北,均高为2.2米,宽0.82米。塔底层至四层,每层高4.5米,五层至七层,每层高4米。逐层收分。腰檐菱角牙子出涩。各层壶门虚实相间、隔层错开,塔顶已毁,荒草凄凄,塔刹尚存,为石质相轮。一层塔内,南侧镶嵌石额“大明万历丁已年冬季吉旦重建香溪宝塔”。塔内中空,无楼梯可供攀登,塔内第七层上,棋搁着三块木板,其中一块有:“元宵前三日甲申谷旦章来书”。章来是万历年间秀才,生平事迹不详。塔外第三层、第五层的每一面均嵌着一块烧砖浮雕,第三层可辨二十字:“擎天捧月,宛在天际,光射斗牛,文笔增辉,口攀云汉。”第五层十二字:“悬联九霄,亭亭增上,春色溪山。”字迹清晰,辞风气象阔大,情景并茂,读来会身不由己地将天地自然纳于胸中,接受民族传统文化对自己的陶冶。
登塔暇览,全村风貌、兰江水系尽收眼底,塔南有香山寺,明代时香山书院设在寺内,塔东有云林寺,村西豹山有神仙洞等胜迹。除此之外,村中古迹还有华板刻有“天思胜节”和“大明万历四十一年秋建定”的范氏贞节坊,清咸丰双溪石拱桥,清重修的章氏宗祠和题有“八婺儒宗”的范浚墓等。
此文参考了顶尖才子的博客《含道映物,澄怀味象—兰溪香溪塔印象》一文。感谢顶尖才子的博客指引方向。
从兰溪新北站有到官塘郊线车可到香溪。
2011年11月15日星期二
http://s5/mw690/62d7f2f2tda4f6fd44e54&690
塔山不高,但南临湖水,周边开阔,古塔显得高大。
http://s7/mw690/62d7f2f2tda4f6fcf3726&690
对面山头的位置不错。
http://s9/mw690/62d7f2f2tda4f6f6f3148&690
东北方向的塔门,可以看到塔身的裂缝
http://s15/mw690/62d7f2f2tda4f6faac1ce&690
菱角牙子出涩
http://s7/middle/62d7f2f2g782d5422ba06&690
挑角
http://s8/mw690/62d7f2f2tda4f6fb63e87&690
第三层南面的匾额
http://s5/mw690/62d7f2f2tda4f6f78a984&690
塔内仰望
http://s13/middle/62d7f2f2gb1c5485dac9c&690
塔顶横木上隐约可见文字
http://s5/mw690/62d7f2f2tda4f6fa58714&690
石额“大明万历丁已年冬季吉旦重建香溪宝塔”。
http://s13/mw690/62d7f2f2tda4f6fd3682c&690
塔下民房门上的题诗
http://s6/mw690/62d7f2f2tda4f94bdae85&690
路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