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回乡记

(2022-09-22 14:25:17)
分类: 散文

归乡记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周华诚 2022-09-21

周华诚

山里的太阳西沉要早一些,太阳一落,整个小山村进入一种蓝色调的氛围,宁静且清凉,小溪流淌,鸡鸭归宿。抬头,天边还有一抹晚霞。四面青山里的鸟叫则更清晰了。

村上酒舍民宿就坐落于村中。泰安,浙江常山县一个地处十分偏远的小山村,有着500多年的历史。此村由对坞与安坑两个行政村合并而来,村名取自对坞与安坑两个自然村古名“泰川”和“安川”的第一个字。

这个古村,云生水起的地方,保留着太多古老的东西。有许多明清古民居散落在溪涧旁,鸡犬之声相闻;传统的黄泥夯土墙房子,与一树一树白梨花相映;流淌的溪水之上架着六十六座石桥和一座木质平梁古廊桥,桥头是苔痕上阶绿,溪边是古樟枝叶茂,那些古樟树的树龄动辄就是几百年、上千年。

天色一点点暗下来,村上酒舍民宿主人黑孩把那盏古老的灯降下来,点亮后升到灯杆顶端。小小的火苗摇曳在空中。村上酒舍的灯光也在山村的夜晚亮起来。回到村庄已经好多年了,他和妻子糖糖一起,越来越喜欢这山里宁静缓慢的生活节奏。

黑孩很早就出去读书了,父母还在村子里生活。糖糖第一次跟着黑孩回到这个村庄,见到山中那座古老的榨油坊,被震住了,她也没想到还能见到这么古朴的事物。因当地盛产茶油,榨油坊是当地十里八乡过去常见的。黑孩的父亲余金龙就是一名老榨油工,从18岁开始就操持这门技艺,干了一辈子榨油的活计。

黑孩自小看着榨油坊、闻着茶油香长大。2015年回到村里做电商,帮村民卖茶油的时候,听说村里的老油坊要拆走,心想这可是村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千万不能拆了,如果要推广茶油,这个古法榨油坊不但不能拆,还要全面修缮古法榨油设备,恢复整套的古法榨油技艺,传承非遗文化。于是就把榨油坊买了下来,全面修缮改造,恢复了往日榨油的场景。谁能想到后来又会发生那么多事情呢?

黑孩大名余家富,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在内心懂得一座古老村庄的好处。其实在中国大地上,像泰安这样的村庄原本有很多,但随着时代的变迁,这数十年间已然消失无数。他内心隐隐想要留下这样的村庄。

他的想法自然得到了妻子糖糖的支持。两个人原本做电商开网店,小日子挺滋润的,跟老房子较上劲后,就停不下来了。在村里举行婚礼后的第二天,看到村里的一栋200多年的老房子要拆掉,他想:这么好的古建筑要是拆了太可惜,这个500多年的古村,老房子才是灵魂。于是跟妻子糖糖商量,两人把刚收的几万元结婚彩礼钱拿了出来,又找同学、朋友借了一点,买下了这幢老房子,然后花了整整一年时间把老房子改造成了一座民宿——为什么想要做民宿?还不是想让更多人懂得村庄的好处。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这里的蓝天,这里的风;三百年的古樟,四百年的天灯,五百年的村庄,一万年的大山,哪一样不是好东西?

村上酒舍有七间客房、两个茶室和一间阳光餐厅。客房的名字是黑孩起的,分别以酿酒的原料命名:谷、麦、黍、稷、荞、莲、曲。

这是一幢黑瓦白墙的徽派建筑,有一座高大的天井,改造成高端民宿之后依然洋溢着古风。天井四面布置茶室、书画室,桌上有古籍黄卷、笔墨纸砚。许多来到这里的客人,都会流连这个天井,尤其是在下雨天,听着雨水淅沥而下,天井内的花草植物葱茏青翠,兰花在悄然吐露芬芳。这些植物很多都是村民从山上移植而来,有的原本不过是极其常见的野花野草,但山野的事物一旦被重新注视,它所蕴含的美就被激发了出来。

黑孩和糖糖都有着艺术的天赋,他们为这座民宿注入了艺术的灵魂。

他们向老父亲学榨油,也学酿酒,恢复了老油坊手工榨油和古法酿酒工艺,推出了五粮烧、胡柚酒、青梅酒、莲子酒等十多个品种。他们设计了独特的包装,让每一瓶酒都有了文艺气息,吸引着城市里的消费者下单。他们又在村庄里拍照片、拍视频,运用新媒体的手段,把一座村庄里的美好生活方式传播出去,村上酒舍与泰安村的名气越来越大,许多人从上海、江苏不辞遥远开车前来泰安,就为了在这个村庄里住下来,住它两三个夜晚,看一看夜晚的天灯,听一听溪涧里的蛙鸣,尝一尝黑孩自酿的烧酒,走的时候再带走几包村民们山上挖的春笋或新晒的番薯干。

几百年间,牛角挂书、耕读传家,是泰安村的传统;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是流淌在村民血液里的基因。无数人努力读书,努力奋斗,就是为了离开村庄,离开这偏僻之地,去过城市里的生活。谁能想到,还有黑孩、糖糖这样的小夫妻,在上过大学、过上美好的城市生活之后,还重新回到村庄里来生活呢?

乡村的发展,核心是要有人才回归。这些年,常山县也有不少文化人、企业家、手艺人相继成为“返乡青年”,一起共建乡村,成为城市与乡村的桥梁。黑孩跟这些人一起成为新力量。郑芬兰是浙江省土布纺织技艺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多年来收藏了几万把“梭”,两人相识后一起探讨方案,在余杭百丈镇建设了“传梭天地城乡联动综合体”,该项目综合了传梭博物馆与乡野厨房、织宿及其他产业形态,聚合研学、手作、沙龙、智造、销售等功能,成为一个“手工村落共同体”。

在“传梭天地”,乡村产业的创新形态得以展示。如“织宿”有5个主题客房,分别以自然纤维命名:棉、麻、桑、葛、竹,每个房间分别以自然纤维材料编织物来装饰。同时,联动手工的村落,将各个村落的手工艺品植入客房四件套、靠枕、拖鞋、地毯、睡衣等等,希望通过客房来联动各个乡村。而黑孩也因为这样的城乡联动综合体项目,由一位高端民宿主人,成长为一位综合性的乡村产业活化能手。

而这些故事,都是由村庄里的一幢老榨油坊引发的。黑孩把一架古老的榨油木龙展示在“传梭天地”中,向游客默默讲述着一种传统乡村的精神力量。

夜渐渐深了。村上酒舍的夜晚是宁静的,也是悠远的,携带着乡村的亘古之光。当又一个清晨来临,第一缕阳光洒向这个古老的村庄时,一切又都鲜活起来——鸡鸣鸟叫,牛哞人欢,客人们也起床了,在村道上与老农打招呼说话,一幕幕充满活力的场景在村庄中上演。古廊桥下溪水流淌,这样的日子如此普通,又如此不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做客英伦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