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旅韩漫记(八)济州岛的民俗村

(2011-08-06 10:47:35)
标签:

多尔哈鲁邦

济州岛

民俗村

草房

蒙古包

分类: 散文

 http://s5/middle/62d70e5bga94af540181c&690


 

济州岛的民俗村

/ 风说雨说我说

 

    济州岛的民俗村,就象咱国的民俗游一样,是专为旅游而建的一个个民居小院,很是平常,但对我来说,意义非凡,我告诉众博友,这是我此行的第二大收获。

    我在《旅韩漫记——青瓦台》中曾向博友们介绍过,在韩国的历史上,汉字被当成官方文字使用了2500年,这不能不叫我们惊奇和自豪。在游览济州岛的民俗村,我再次惊奇和自豪,因为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影响了该岛700多年,这个民族就是咱们的蒙古族,一个曾经入主过中原、建立过元朝、横扫过整个欧亚大陆的优秀民族。

 
http://s16/middle/62d70e5bga99111bed3b3&690

     一进民俗村,就会看到路边的“多尔哈鲁邦”,韩语“ 多尔哈鲁邦”意思是“石头公公”。相传“石头公公”是村庄的“守护神”,如今它们是济州岛的象征物和吉祥物。俩位公公相貌相似但“分工”不同,左手位置在上的是武官,右手位置在上的是文官。

    传说路人经过它们时,摸摸它们的脑袋和躯体会给自己带来好运。比如:摸头顶——聪明;摸肚子——升官发财;摸肩膀——健康;摸鼻子——生儿子;摸耳朵——生女儿等等。由于济州岛百姓“重男轻女”的思想特别严重,因此媳妇们会在晚上偷偷跑出去摸“多尔哈鲁邦”的鼻子,或是用工具从石头公公的鼻子上刮些碎石屑来吃,以祈求顺利生下男孩儿。

 

http://s1/middle/62d70e5bga9cdd3a8efbe&690
    在这里我请大家看看右边儿这位“多尔哈鲁邦”戴的帽子,是不是元朝蒙古族帽子的样式呢。

 

http://s3/middle/62d70e5bg775b5100ffe8&690

 

    民俗村民居的街门有门楼、有门口、没门扇儿,所谓的大门是三根木杆子。这三根木杆子既有阻拦的作用,又能表达一定的意思。比如:图片上的三根杆子都落地了,就表示主人在家,欢迎客人的到来;有一根杆子插在孔里,表示主人就在附近,很快就能回来;有两根杆子插在孔里,表示主人今天很晚才能回来;三根杆子都插在孔里,表示主人出远门了,很多天以后才能回来;要是插杆子的石头上有四个孔,表示这家的男主人去世了。

 

http://s16/middle/62d70e5bge9fd36808bbe&690


    这种象征性的大门能够传达这么多的信息真不多见,它一方面说明此地的治安条件很好,另一方面表现了民风的淳朴。 如果你到过内蒙古草原,你会感到,这种木杆子式的大门与蒙古族马厩的木栏杆儿何其相似。

 

http://s11/middle/62d70e5bga9cd372fe29e&690   

    走进院子,我见到用石头和稻草建造的民居,仔细地端详了一下房子的样式和这种房子的梁、椽搭建型式,我觉得它与蒙古包的外形和蒙古包顶部的木杆组合形式非常相似。通过上边这幅图片对比一下,大伙就一目了然了。图片的左边是济州岛的民居及其梁、椽的组合形式,右边是蒙古包及其顶部的木杆的组合形式,怎么样?算得上克隆吧!

   http://s9/middle/62d70e5bga8dabe8e2238&690 

    在院子的显眼位置,放着一个陶罐和一个藤筐,导游告诉我们这是以前该岛妇女离不了的两件家什。那个陶罐是用来背水的,那个藤筐是孩子的摇篮。在朝鲜半岛上,朝鲜族妇女是用头顶水的,由于济州岛风大路陡,她们就将顶水改为背水,相比之下这样确实稳当些。这个水罐还有一个名字叫“出气罐”,如果媳妇受了丈夫或婆婆的气,心里委屈没地方发泄,她就在背水的路上搧几下水罐出出气。

    直到现在,济州岛上的妇女仍然很辛苦,她们是操持家务、下地劳动的主力。济州岛的方言称呼人为“巴里(音)”,男人叫“王巴里”,这可不是骂人语哦,这里的“王”是汉字“王”的意思和读音,可理解为“大、做主、当家”;小女孩儿叫“蚍巴里”,意思是小、低下;女孩儿长大以后能干活了就叫“能巴里”。该岛的“一夫多妻制”直到1978年才结束,换句话说,岛上五十多岁的男人都可能有多个妻子。

 

http://s8/middle/62d70e5bga9a41993bfe3&690  
    民居的正房是三间,中间是客厅,西头是男主人和大媳妇的卧室,东边这一间是厨房,这与咱国北方地区以前的民居布局相近,不同的是门窗开启是推拉式的。房檐下用木棍支着的类似凉棚的东西在夏天能遮阳挡雨,在冬天放下来能防寒保温。

 

http://s5/middle/62d70e5bga9a425ea6d37&690

 

    民居的东厢房是仓库,里面有陶瓮和大大小小陶罐,瓮是用来做泡菜的,坛坛罐罐盛放济州岛特产——蜂蜜和五味子茶。

 

http://s2/middle/62d70e5bga9a504091b6e&690

 

    民居的西厢房是其他媳妇和子女们的卧室,为什么以前人们把原配以外的媳妇称作偏房、二房或侧室呢?看到这里的卧房安排就很好理解它的意思了。

 

http://s13/middle/62d70e5bga9a5078e44be&690

 

    正房的对面是马棚,这种布局有别于咱国的习俗,但能表明马匹的地位之高。资料记载,1273年元朝攻占济州岛,在岛上设牧马府负责牧养军马,一直到1356结束,前后八十余年。传说有一种个头很小马,很名贵、是贡品,样子像果下马,当年谁家要是养着这种马,就相当于自家院里放着一辆“大奔”。

 

http://s7/middle/62d70e5bga9bf77dacb47&690   

     瞧,这座房屋的样式儿,越看越像蒙古包。它是粮仓,你看它四面有门口,门是平开式的,没有留窗户。房顶是用用稻草铺成的,为防止大风将稻草吹跑,就用稻草绳纵横交叉织成网状结构把稻草罩在里面,所有的房顶都是这样做的,很有地方特色,冬暖夏凉,下雨不漏,就是防火方面差一些。

 

http://s3/middle/62d70e5bga9a50f836440&690

 

    这个石碾子太道具化了,忽悠一下儿城里的人还可以,对我这个在北方农村长大的人来说,这盘碾子没有碾杆,碾盘的尺寸太小,根本没法儿使用,纯粹一个“样儿”! 

 http://s16/middle/62d70e5bga8dad2c2db7f&690

 

    这幅图片的树后面是茅厕,茅厕的后面是粪坑,粪坑后面的小棚子是猪窝,猪窝里养的是济州岛的特产之一——黑毛猪。这种茅厕配猪圈的设计,与咱国北方老百姓家院里的茅厕带猪圈是一样一样的啊!

 

http://s5/middle/62d70e5bga9bf7a3dc184&690

 

    导游说当地人在树上绑上稻草把儿,在稻草把儿下面放上一个大陶罐用来收集雨水。济州岛遍地火山岩,它的透水性很强,沟沟壕壕存不住水,老百姓就用这种办法收集一些非饮用水。天晓得一棵树上的雨水,能通过树干流下来多少。哈哈,搞旅游吗,人家就得想法吸引游客的眼球,她姑且说之,我姑且听之罢了。

 

    游完民俗村,我的济州岛之旅就结束了,但有一个问题却在我的脑海里产生了。作为一个王朝,元朝在1368年被明朝取代,中国的中原地区又恢复了汉人治汉的政治格局,蒙古族的文化对汉族的文化影响很少。在济州岛,为什么元朝统治结束以后,它在经历了500多年的李朝统治、几十年的小日本统治以后,元朝蒙古族的诸多文化元素仍然保留在它的文化风俗中,并且得到了很好地传承呢?当年的蒙古人一定不会料到今天事实吧,这不能说不是一个奇迹,它就实实在在地摆在那里,有待于中、蒙、韩的史学家做深入地研究。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我为你骄傲和自豪!伟大的蒙古民族我为你骄傲和自豪!

 

(以上图片全部由风说雨说我说实地拍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