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姓氏趣谈之二
方 位 中 的 姓 氏
汉语中表示方位的主要是上中下前后左右东西南北等十一个字,其它的都是由此派生出来的,这其中,作为姓氏的有,上、左、右、后、东、东方、西、西方、南、北、中、中央等。
上,战国时齐国上之登的后人。汉代有上雄。明代有上观、上志。清代有上睿,吴县人,工画山水花鸟。
左,黄帝手下有个大臣叫左彻,是左氏始祖。另外,周穆王时左史戎夫,后人以他的官职为姓,是左姓的又一源流。春秋时有作《左氏春秋》的左丘明,三国时有左慈,明代有左光斗、左良玉,清代有名将左宗棠。
右,古代设有职官右行、右师、右宰,他们的后人以右为姓。汉朝有右公弼,宋朝有右嘉祥,明朝有右岩。
后,共工的儿子勾龙为后土之神,他的后代就以后为姓。春秋时孔子有个弟子叫后处,字子里。汉代有后苍为汉宣帝时博士,官至少府,是布衣宰相匡衡和被后世称为“大小戴”的戴德、戴圣的老师。明代有后能。
东,伏羲的后代。上古舜帝有一朋友叫东不识;元代有大将东良会,为商州太守,在与红巾军的作战中阵亡。
东方,据《风俗通》记载,东方也是伏羲的后代,因为伏羲生于八卦中的震位,即东方之位,子孙于是以东方为姓。由于伏羲与女娲在古书中常常出现在一起,因此也有人认为东方是女娲之后。汉代有东方塑,是汉武帝的宠臣,善于诙谐滑稽,直言敢谏,文学上也有较高成就。唐代东方虬,有文名,有一次,武则天设宴,叫大家作诗,东方虬先成,武则天看了很高兴,马上赏赐锦袍,过一会宋之问的诗呈上,武则天才看了一半,马上又把东方虬身上的锦袍夺下来赏给了宋之问。
西,西门豹的后代改为西氏。明朝有西鸣岐。
西方,少昊为金天氏,金为西方,少昊的子孙便以西方为氏。
南,《史记》记载,南氏是禹的后代。盘庚的妃子姜氏有个儿子叫南赤龙,曾孙南仲。另外,卫国公子郢,字子南,他的后人就以南为姓。春秋时有美女南威,晋文公得到后,三天不早朝。唐朝南霁云,抗击安禄山兵败身亡。明朝有南元善;清朝有南天祥,昆明人。明末南一魁,本为一副将,兵败后投降李自成,后又改投鄂尔多斯部,战李自成有功,提拨为宁夏总兵,随后在四川战孙可望,在广西战李定国,在云南驱逐桂王,都有很大功劳,当到大都督,并加太子太保。
北,北姓一支是由古代朝鲜传入中国,另外就是由复姓北门、北宫、北郭、北人、北野等所改而成。
中,《吕氏春秋》载,魏公子牟的后代有叫中尚的,魏国灭中山国后,把中山给他作为封地,他的子孙便以中为姓氏。战国时秦国有著名的辨士中期,有一次秦王与他辨论辨不赢,秦王大怒,中期也搞了提心吊胆地离去。幸亏有人替他向秦王求情,说中期这小子真不是个东西,好在他遇到的是大王你这样的明君,要是遇上夏桀或是纣王那样的暴君,小脑袋早就掉了几十次了。马屁这么一拍,秦王一高兴,才算没有要了中期的小命。
中央,上古十二帝中有号为中央氏的,其后人便以中央为姓。中央氏也就是中皇氏,也叫中黄氏。
此外,与方位有关的姓氏还有复姓:东里、东门、东郭、东宫、东乡、东丘、东野、东陵、东楼,南丘、南门、南郭、南宫、南野、南乡,西门、西宫、西郭、西野、西陵、西乡、西楼、西闾,北丘、北门、北宫、北海、北郭、北野、北乡,中里、中野等。
〖原创文章,引用请注明出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