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同福茶庄
同福茶庄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295
  • 关注人气:6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02年无纸易武麻黑会盛号

(2010-03-05 19:22:16)
标签:

杂谈

分类: 我的普洱

    在茶界中或收藏界常常会听到“捡漏”的奇闻,捡漏者津津乐道,闻者则艳羡不已。我自认为平生运气平平,不会有横财命,与好东西不会有艳遇,所以也老老实实地做自己的普洱,拿出真金白银来买心头好,手中的普洱基本上是白马,听到那些说偶尔在街角转弯处一个不懂货的小女孩手中,以低价买得多少多少印级茶的传闻,权当是天方夜谭,一笑置之。

    前几天发生了一件很巧合,由此揭开了03易武麻黑会盛号不为人所知的秘密。包括我自己。

增城的袁生嗜茶如命,而且,眼光极准,下手又狠又快,他一喝过03易武麻黑会盛号后,当即就打款来要下半件。没想到,昨晚收到茶后,袁生说其中一筒居然没有包装纸!说实在的,我听到后也很懵,给他的那几筒是刚拆件的,我自然也不可能一筒筒拆开看里面的包装如何,更何况,一件茶就这一筒是“裸妆”的,我也没有想到!再三致歉之余,也请袁生放心:把那筒光着身子的换回来,换一筒穿着衣服的给他!

    制茶的工人在包装的时候是纯手工包装,有时包装得不够周正,甚或包反了的情况可以理解,但一筒都是无纸裸装,这让我想起了著名的宋聘号等号级古董茶!因为号级茶就是裸装外加笋壳!但是,带着考究的精神,经多方的探询,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早期何惠仙大姐做茶的时候,基本上也没什么商业意识,按照当时易武尚在世之曾经为民国时期老字号制茶老工人的老人家的说法,以前制茶,单饼都是没有包装,这样茶饼会直接吸收笋壳的香气而使存放后的茶更适口,于是在1998至2002年之间,所有茶品都是按照号级古董茶制法无纸包装所以,00、01、02都是没有包装的,到了03年的时候,开始有人说单片要包装,于是她们就印了回来,但母亲喜欢蓝色,女儿喜欢红色,所以就做了两种包装,一种蓝纸的,一种红纸的。

 

http://s7/middle/62d6d6f5g7e263e6e4156&690

http://s11/middle/62d6d6f5g7e263f5db1ba&690

http://s13/middle/62d6d6f5g7e264054003c&690  

    所以,现在无纸的麻黑可能是02或更早以前,但是因为没有什么包装和明显的标记,只能当03的卖。

    由于易武会盛号是易武茶区在国家允许私人做茶之后,第二家率先恢复制作易武古树圆茶的传统手工制茶坊,始于1998年(詹英佩所著之《古六大茶山》一书中有记述)。当年人们的纯料古树茶意识并不强,但为何易武会盛号所制作的茶都是麻黑古树茶?因为大部分麻黑古树茶园的主人就是何惠仙家族,那么在当时茶价还未回归其应有价值的情况下,易武会盛号是不可能放着自己家族的古树原料不用而去花钱购买其他人的毛茶。是故,造就了这一款市场罕见的03之前的纯料麻黑古树茶!

    早期的易武会盛号纯料麻黑茶,基本上都被洞悉先机的非茶商爱茶者买走收藏,故在市场上极为罕见。,现在早期的麻黑会盛号市面上根本就无从寻找踪影,实在没有想到,这个意外,揭开了03会盛号的秘密,让我们可以早日见到、尝到不同的03会盛号。

    换而言之,就是,又发生了一桩“捡漏”事件,捡漏的主人是那位眼光非凡的茶友袁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