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1658238345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花间三壶酒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0
博客访问:
15,651
关注人气:
130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仅次于圣彼得和米兰大教堂,位居欧洲第三位的塞维利亚大教堂
(2019-06-15 15:25:42)
标签:
旅游
文化
杂谈
分类:
人在旅途
塞维利亚大教堂始建于1401年,是在原希拉尔达清真寺的基础之上改建的天主教堂;为世界三大著名教堂之一,仅次于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和意大利的米兰大教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早晨,塞维利亚大教堂日出时分的光线没有想象的壮丽,因为没有找到制高点,加上教堂太大,相机只能拍到一个局部。
教堂共有三扇大门:正门为王子之门,其余分别为洗礼之门,亚松森门。
门上的石雕门楣皆是美轮美奂,多层尖拱门层层退缩,每层弧形线条上,镌刻有不同的纹饰图案。
朝西的亚松森门上的雕塑是圣女神的石像,头顶落着一只鸽子,周围环绕着飞翔的天使; 上方是天使托着耶稣。
四周墙上有不少圣经中的人物。
朝南的正门王子门前面的小广场上摆放着一座著名的塞维利亚胜利女神的青铜雕塑,这是一件复制品,原件则依然高高的伫立于大教堂东北角的希拉尔达塔的尖顶上。
这座雕塑是一个风向标,在风中是可以转动的。塞维利亚人传说,女神手中的棕榈叶朝向某一个方向时,塞维利亚就会下雨。
再看看王子之门附近的外观。
这个门是洗礼之门,也是大教堂的出口。
门前两侧分别是两组塑像。
沿着大教堂边缘行走,不同时期的造型风格扑面而来,集合了各种艺术流派的精粹。有穆德哈尔时期的浑厚意象,有哥特时期的沉穆端庄,有文艺复兴时期的炽热奔放,还有新古典主义的精致隽秀。
欧洲建筑风格和阿拉伯建筑风格的完美结合的大教堂塔楼,融合了伊斯兰教与基督教的双重风格。
教堂的钟楼高约98米,原为清真寺的宣礼塔,后被改建为教堂的钟楼,是大教堂中最古老的部分。
塞维利亚大教堂是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式教堂,主教堂的所在地原来是一座塞维利亚大清真寺,之后被改建为天主教堂,教堂在重建时,同时参照了哥特式与穆斯林风格,最终在我们眼前呈现了一个华丽并且有安达卢西亚风格的教堂。我们的行程是外观,但上午局部地区对观众开放,我们从亚松森门进去参观了局部地区,也算是相对弥补了缺憾。
教堂拱顶非常高,暖黄色的灯光显得很温暖。
错综复杂的立柱和穹顶。
教堂内的柱子很粗,由下往上蔓延到曲线形穹顶。
塞维利亚大教堂一共有138组彩绘玻璃窗,阳光透过彩色玻璃窗,显得明亮又耀眼。
祭坛浮雕极其华丽,上面描绘着基督生平的36个场景。这里也有这个著名圣经故事的浮雕——最后的晚餐。
繁复的内饰,极其精美的油画,金光闪闪的圣器。
黄金工艺品。
哥伦布的灵柩自1898年从古巴运回西班牙后,就被埋葬在教堂的哥伦布墓中。
教堂内还有其他物品。
在高大的城墙庭院里面,竟然遍植绿意葱葱的橘树,绿影婆娑间更衬托着大教堂的伟岸身形,这座橘园,据说这里曾经是摩尔时期,穆斯林在进入清真寺之前的净身之地。
内庭院(橘园)和宽恕门以及阿拉伯喷泉也是原老清真寺的遗迹。
教堂周边是一个广场,停着许多马车。
塞维利亚大教堂周边的广场和建筑。
四个方向有不同的景色,塞维利亚城区以白色外墙的房子为主,高楼不多,很古典。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激情四射的西班牙狂想曲,欣赏佛朗明哥歌舞表演
后一篇:
最美的风景在这里,塞维利亚西班牙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