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白小镇,全名西迪布萨义德,位于突尼斯首都突尼斯城东北部。我从来没有想过北非除了沙漠般的黄色,也有类似圣托里尼色调的蓝白房子。
之所以称它为“蓝白小镇”,是因为这个坐落在地中海边峭壁上的镇子,所有的房屋只有两种颜色,白色的墙,蓝色的门窗。
提起蓝色与白色的小镇,很多人可能最先想起希腊圣托里尼。然而,当到达西迪布撒以德山脚时,看着满眼蓝白交错映衬在地中海光辉下,嗅着薄荷茶淡淡的甜味,望着小镇街道中不时穿梭着的向你推销花毯的阿拉伯孩童,你才明白,它是与众不同的。
这里的蓝色,纯粹的像是刚从颜料盒里挤出来的,与天空和大海连成一色。
久居都市的人,怕是一抬头便要被这天空蓝的晃眼。
不远处的地中海,静谧的像是海的女儿的双眸,一望便要沉醉下去。
茂盛的三角梅从院子里长出枝枝蔓蔓,红色白色的花朵点缀着这极致的蓝,像是在这大自然的调色板中又增加了一种妩媚的颜色。
整个小镇是沿山势蜿蜒而上的,布局很简单,一条鹅卵石铺就的街道,两边是在阳光下闪闪发亮的白色房屋,也有些小巷从屋子内伸出去。
房屋都只有二三层高,最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于童话的,是那白色墙上镶嵌着的蓝色的铁窗和蓝色的木门。
每一户的门窗上都装饰着精美的花纹,透露着主人家的品味和精致。
阿拉伯式的蔓藤涡卷展现在铁窗窗棂,对称而迷幻;木门上半部的穹顶代表着清真寺的建筑,门上的蓝色铜钉则拼合出星星和月亮,还有弓箭、花卉等伊斯兰图案,华丽而精美。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没有一扇门窗是相同的。
突尼斯海湾的边上静静的蓝白小镇,在透明的阳光中呼吸出了浪漫的色调。
各色的花草,淡淡的点上了眼中光亮的睫毛,轻轻的呼气声中,掩住了惊讶的浮躁,简单而并不华丽的异国风调中掀起旖旎风光的海潮。
街巷两边,是一家家店铺。橄榄木做的鸟笼、铜盘、皮墩、精油、首饰、来自撒哈拉的“沙漠玫瑰”……一律阿拉伯风情。
许多小店里的工艺品都是当地人手工制作的,略显粗糙,但正因为如此却更显得更加特别和珍贵。

每一个工艺品都充满了阿拉伯特色,随处可见宗教特色的钩花图案,想象力丰富而又色彩艳丽。

能有半年花期的茉莉花,花朵比中国的要大很多,被当地人摘下,绑在一起做成一大朵。插在草编的大托盘里,由身着传统服饰的小伙子或老头来卖。也有串成串卖的。买者便无须抬手闻香;只一低头,那浓香便沁入心扉。
无论何时,西第布萨伊德总是那么多人。再多人,这里的调子还是舒缓的。
那个门里是油炸甜甜圈的,好吃极了,全新口感,欲罢不能!7毛钱一只(相当于人民币2元),好吃到没朋友。当地人称这个为“邦邦龙”,可惜没有单独留影,直接吃到肚子里去了。

开满龙舌兰、巨大仙人掌的小山上。
曲致宁雅的小公园里;弯弯曲曲的石径小路上;俯瞰下面港口的咖啡馆里,散步的,聊天的,闲坐的。
这里也是艺术家与作家聚集的地方。
漫步在鹅卵石的街道。
小镇很小,一条路上去,一条路下来,是不会迷路的。
蓝白小镇,说不出的舒适感,给人特别慢节奏感觉,于是乎慢慢逛慢慢看,迷失在童话般的巷子里。
我们找了一个靠海的咖啡馆坐了一会儿,后来才知道这个阶梯咖啡馆还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


无论是舍夫沙万还是西迪布萨义德,看来北非人民钟爱蓝色风情,他们的生活也像天空那样高远澄澈,自由自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