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苦路的后五站,即第10站到第14站都是在圣墓大教堂里,这里是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地方,是《圣经》里耶稣受难之地,也这里是全世界的基督教徒们的朝圣之地。传说耶稣被安葬的第三天便在此地复活的。苦路的前几站都是在阿拉伯人的居住区,两边都已经是店铺了,从第十站开始才进入基督教区。
经过一长段蜿蜒的石板路,两旁排满了各种商铺,大多以宗教周边产品为主。教堂的钟声在不远处萦绕,时而有被钟声惊起的白鸽飞过。
穿过一道石门,右边赫然出现一座高耸的石质教堂。

与西欧罗马式、哥特式教堂的华丽相比,圣墓教堂略为朴素却不失庄严。
在圣墓教堂里的苦路后五站,墙上没有了标志,每到一站,向导会我们解释标志性的地方。
来到第十站,这里耶稣被剥掉衣服的地方。耶稣的衣服被脱去,兵丁拈阄分了他的里衣和外衣的地点。
走进教堂内部,右转上一排石梯,就即将到达《圣经》中耶稣被钉十字架的各各他山。这里我们看到了150年前放置的梯子,依旧保持原样。
第十一站,这里是耶稣被钉十字架的地方。壁画表现了耶稣在这里被罗马士兵钉上十字架,但仍旧还躺在地上。在这里,耶稣说:“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作的,他们不晓得。”
第十二站,耶稣死在十字架上。圣经上描写,那时约有午正,遍地都黑暗了,直到申初,日头变黑了,殿里的幔子从当中裂为两半。耶稣大声喊着说:“父啊,我将我的灵魂交在你手里!”说了这话,气就断了。
圣墓教堂里包括两个教堂,一个罗马天主教堂一个希腊东正教堂,现在称为耶酥受难教堂。

第十三站,耶稣断气后身体从十字架上被取下来,然后放到这个有点凹凸不平的石头板子上全身涂油准备安葬。石板上泛着红色,好像浸透着耶稣的血色一般。很多来自世界各地虔诚的基督徒跪在这里亲吻涂油台,把信物放在大理石上擦拭,然后带回家供奉起来。墙上是精美的马赛克壁画。
教堂里,有许多具有传说性的遗迹和遗物。
在教堂内有一块据说是当年把耶稣从十字架上解下来、安放在其上涂抹膏油,准备安葬的大理石。
靠近大理石,能闻到浓厚的香油味,许多教徒将带来的信物放在大理石上擦拭,或跪在大理石前,附身亲吻表面,以求庇佑。在大理石后方的墙上,则详细描绘了当时的情景。
为尸体涂油的壁画。
将耶稣葬入墓穴的壁画。
第十四站,耶稣墓。在教堂的最深处,就是耶稣受难的重点——圣墓。传说耶稣被安葬的第三天便在此地复活的。圣墓的门外,信徒们排着队依次进入墓内,抚摸圣墓上的大理石原物。
圣墓之上的穹顶似一个拱形,中间有一个圆形的缺口,室外的阳光通过缺口照射在教堂墙上。圆顶大厅上面是通天的,据说耶酥就是从这里升天的。
进入教堂中便会为黯淡的灯光与炉香所笼罩,有时会看到那些穿着不同圣袍的各派教士们在吟唱。
圣墓大教堂附近还有一个花园坟墓,很多人更倾向于那里是耶稣的坟墓。但不管是在圣墓教堂还是花园坟墓,不重要,重要的是坟墓是空的。“他不在这里,因为他已经复活了”。因他活着,我能面对明天,因他活着,我不再惧怕......
走出教堂的时候,夕阳的余晖已缈,朝圣的人群却还未散尽。随着来的路返回,路边的商贩不时用蹩脚的中文说着“你好”,让人顿生亲切。
苦路乃十字架之路,它在基督徒的心目中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一条路,虽然充满了痛苦和漫长,但它永远是所有基督徒的信心地图和现世的心理慰藉。

我们虽然也走了这条苦路,但绝对进入不了他们的内心世界,因为耶稣是他们的,是他们今生今世唯一可依靠的精神教父,是他们所有的兄弟姐妹们共同的圣灵,但我们的旁观也因此有了非同寻常的意义和无法估量的价值。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