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路第六站,一个叫维罗妮卡的妇人为耶稣擦汗的地方。
耶稣走在这个哀伤的旅程苦路时,从他的头上戴着的荆棘冠冕上滴下的血,混合着嘲弄他的人的唾沫。
在这里,耶稣背负着十字架一路走着,正好路过维罗尼卡的家。维罗尼卡走近正在流血流汗的耶稣,并递给他一张面纱擦脸。在这短暂的一刻,耶稣感到痛苦稍微减轻。
擦拭以后,妇人发现面巾上留下了耶稣的面容。印有耶稣面容的面巾被称作“维罗妮卡面巾”。
据说,这条擦汗的手绢目前保存在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里。现在的第六站墙面上留下了当时场面的简要记载。
这里被认为是维罗妮卡的家,现在是一座维罗尼卡修女院。
于是,维罗尼卡成为了人们心中的义女。翻了下圣经,圣经中并没有记载这位妇人的名字。这是墙边指示牌。
耶路撒冷老城分为4个宗教和种族聚居区:犹太区、基督徒区、亚美尼亚区和穆斯林区。在苦路第六站附近,小巷边上到处都是开店的小铺,货物多是些杂物、食品和宗教用品。
这里聚焦的是穆斯林区,穆斯林教徒开店的较多。
他们见到中国人,多数比较友好,随意拍照。这是开店做生意的穆斯林一大家族。
苦路附近尽管店铺多、比较乱,教徒、游客、生意人、警察、军人人群混杂,但这里又是督教的终极圣地,它的威严神圣超越了宗教和世俗,据说就算是耶路撒冷的警察,也不敢在教堂门口使用暴力,这里总体还是比较安全的。路边的商贩不时用蹩脚的中文说着“你好”,让人顿生亲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