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荷兰--和平圣地海牙国际法庭
标签:
旅游文化 |
分类: 人在旅途 |
海牙,其闻名于世的缘故,我想多在此地有个国际法庭,尤其是学过法的人,没有不知道海牙的。作为一个研习法律的人,我就是在接触这门学科之后才知道这座城市,不过,除了国际法庭,再也不知海牙的其他了。去了以后才知道,其实海牙有很多值得回味的地方。
海牙为荷兰第三大城市,虽非首都,但荷兰的王宫、中央政府、议会和各国驻荷兰使团却都在此。海牙与我印象中大城市的特征相去甚远——没有多少高大的、具现代性的建筑,没有繁华的工商业,没有喧嚣的人群,没有车水马龙……更多的是茂盛的树木和花草,是休闲的海滩和飞翔的小鸟,空气清新湿润,市民悠然在林荫下漫步、阅读……海牙城弥漫着典雅、静谧、祥和的气息,难怪被称为“欧洲最大最美的村庄”。

设在海牙城中和平宫的国际法庭是联合国的六大机构之一。1899年和1907年,两次世界和平大会在海牙召开,决定建立国际仲裁常设法庭,和平宫就为此而建。美国企业巨头卡内基捐助150万美元作经费,1913年竣工。在建设过程中,各国政府大都捐献了建筑材料或珍贵的工艺品,象征世界各国协力缔造和平之意,其中,有中国捐献的两对明代景泰蓝大瓷瓶(古礼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联盟将其仲裁常设法庭设在和平宫。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合国取代了国际联盟,国际法庭入驻和平宫。

国际法院作为联合国的主要司法机构,具有双重职能:根据国际法审理国家提交的法律争端案件,以及向得到适当授权的国际机构提供咨询意见。但实践中,国际法院在断案时仍难以避免完全不受政治因素等影响。如在南联盟诉北约十国的案件中,国际法院的北约籍法官就普遍支持北约。
和平宫为长方形两层欧式宫殿建筑,红砖灰岩,错落有致的钟楼和尖塔,气派而精巧。庭院外有座不起眼的和平纪念碑,仅约1米高,碑内和平之火长年不灭。庭院内是大片的草坪和花坛,周围林木葱郁,绿意盎然,清幽宁静。

在海牙短暂的时光里,我都沉浸在和平之中。我由衷地感叹,不知当初为何要选中海牙作为世界的和平圣地。是海牙的和平气氛与国际法庭的使命非常协调吗?可当年荷兰作为老牌的殖民主义国家,几百年前曾横行一时,四处征伐和掠夺。难道现在海牙的和平气氛是受国际法庭长期熏陶而成?我也不甚了了。国际法起源于十六、十七世纪的西欧,近代国际法的奠基者格老秀斯就是荷兰人,而国际法庭设在荷兰这样的小国可避免大国的操纵。这些可能是其中的缘由吧。不管怎样,徜徉在海牙街头、置身于国际法庭,我感到海牙和国际法院在一起是那么和谐。世人瞩目海牙,把世界和平的希望寄托于此。在这里,我深深地体验到人类孜孜以求的伟大理想——和平!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