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mm视角看新西兰:奥克兰扫描

标签:
奥克兰旅行旅游新西兰 |
分类: 人在旅途 |
早上,从罗托鲁阿返回奥克兰。
吃完早餐后还有点闲功夫,我们沿着宾馆四周闲逛,看到附近地热资源非常丰富,尚若周末带着家人来此渡假,应该是个上上的选择。转眼一扫,看到几幢房子,估计可能是渡假房之类的,非常悠静。再往前几步,是一拱廊型大门。我们正要往里进,不远处走来一女保安,摆手阻止了我们。这是什么地方?脑筋一转,这么好的地方,应该是毛利族人居住的地方吧?!有山有水傍地热,养人之处。
大巴在起伏的丘陵地带驰骋,窗外不时掠过成群的牛羊和茂密的森林,或是漫坡的碧草,一切都显得恬静而祥和。很早就听说新西兰的风景不一般,是那种天然去雕饰的纯净,果然如此,尽管人烟稀少,却没有荒蛮凄凉的感觉。你不经意之间会慢慢发现,空气中没有了那种尘灰或是焦油味,新鲜得如同氧吧;头顶上的天空很蓝很高,蓝得晶莹透亮;白云一长条一长条漂浮着,如同妙手的画作;绿草铺就在每一块空地上,如同恰到好处的绒毯;绿树花丛中,各类的鸟儿吱吱喳喳叫着,让你想起遥远的童年;微风吹着你的脸,象母亲温柔的手。这一切都是那么真实,但真实得让你无法相信,让你心平气和。
特别让我感触很深的是这一片片绿地,就像是高尔夫球场,导游说这是牧场。我有点震惊了,仔细看着绒毯般的草地,用一格一格的木栅围起来,一片草地放牧结束后,就会转到下一片草地,周尔复始,草地始终得到良性发展。满眼望去,一片片牧场连着,间杂着居民房,中间点缀着牛羊,整个一大农村,只不过没有农田,就像“公园”般的农村。一路上随手一拍,都是美景。
途中路过一小镇,叫“玛塔玛塔(matamata)”
进入市区,我们就在附近兜兜风,把奥克兰绚丽的画卷一幅幅尽收眼底。
汽车驶过市中心,远远就可以望见停泊在奥克兰帆船俱乐部的万柱白色桅杆,在蓝天大海之间,与跨海的海港大桥构成了一幅壮美景致。导游告诉我们,奥克兰是个三面环水的城市,因而海上活动是奥克兰人最热衷的活动,他们拥有豪华的游艇、快艇、帆船等,在节假日扬帆出海,或是乘风破浪,或是冲浪、滑水,或是休闲垂钓,陶醉在阳光与大海中,充分享受大自然的恩赐。除此之外,也经常看到一家大小在松软的沙滩上漫步。而海边的树荫下有人半躺半睡,有人烧烤饮酒。
到奥克兰后,我们来到伊甸山,它是城内的最高点,位于市中心以南约五公里处。这是一个已经沉寂了二千多年的死火山口,海拔只有196米,站在山顶可以一览无遗地欣赏奥克兰市容。远看,辽阔的海湾,如虹的铁桥,高耸的电视塔相映成趣;近观,遍布童话般的小房子,整齐划一的街道,到处树林掩映,整个城市就像一个大公园。壮观加美丽,大自然的造化。导游指了远处一岛,数年前大陆的前卫诗人顾城在此自杀,真可惜!
山顶还有个圆型指示牌,标明世界各地方向,西北的北京方向被摸个精亮,祖国外出的游子多思念自己的首都呀!
而呈倒圆锥形的火山口则绿草茵茵,竟然还有成群的“牛儿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道哪儿去了?”我们围着火山口转了一圈,目前的火山口已被绿色植物覆盖着,郁郁葱葱,就像一锅型内凹坑。此时,也有人尝试下到火山底娱乐一番。
下午,我们去了奥克兰政府纪念公园,它坐落在一片高地上,那里有漫漫的草坡,挺拔的树木和盛开的鲜花,是眺望海湾的绝佳位置,在高大的纪念碑后面有宽阔的观景台,当你坐在色彩斑驳的长椅上,呼吸着海峡的清新空气,无不感到心旷神怡。此时已近黄昏,游客稀少,伴随着空气中散发出的清草氛香,我们放慢了脚步,对着远处落日的大海,拿出相机留下美好的记忆!
这时我看到有几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在悠闲的漫谈,阳光洒在他们沧桑的脸上,神情那么的淡然,我想等我们老了的时候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机会,看太阳升起,看日头西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