徕卡R镜头是135的顶级之作,我最钟爱的品牌,如果你喜欢油画般厚重感觉而且很念旧,他会带给你一切.我喜欢的完美镜头不仅仅是徕卡,还有CONTAX645,禄来6008的蔡司镜头系统,但有一点,再完美的镜头也没有徕卡带给我那一份惊讶.
现代Leica镜头的设计是用来挑战胶片颗粒的极限的。如果说有什么设计知道原则的话,那这个原则就是:对低频空间频率的极高的反差表现(勾勒物体的轮廓的能力)和对高频空间频率的高反差表现(记录尽可能细微的细节的能力)。这样的表现本身就不是容易达到的,而且还有有全开光圈时候对于像场的大部份区域要有如此的表现。
Zeiss和Leica的不同在于:Zeiss着重于高反差的表现低频空间频率而不着重于高频空间频率的高反差表现。Zeiss的以此来补偿生产宽容度设计体系在Leica这里是行不通的。Leica的设计要求暗示着要严格地校正球面像差和色散,而且要求对于镜头设计的根本--让我们姑且称之为光学特性——要有深入的了解。也许你要花上超过一年的时间才能彻底了解一个提议的设计可以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我不把摄影看做艺术,更愿意当作一种记录,一种怀旧,来卡带给我的那份念旧的感觉特别浓重,让人感动的想哭,我对来卡的了解很肤浅,在拧动的时候总有些零落的感受,通过来卡的影调一起来回忆过往.
1.
入云龙R21/4
他的视角如年长的诗人般广阔,影调透明,施耐德的淡淡诂兰调子充满画面,成像锐利,分辨率高,出片结实如大画幅,全开的暗角非常非常的舒服,如果面对戈壁草原,雪山金光,无疑能带来远久震撼和回味,
2.
双枪将R35/2
35的焦段是徕卡最为著名的焦段,色彩浓厚的要命,焦外柔媚的让人忘了这是35的干活,全开的画质就非常好了,油润感可能是来卡内部最为出色的,小巧的体积是人像,人文,小品的利器,偶用过蔡司的D35/1.4,无论色彩,焦外,偶都更喜欢R35/2,佳能的35L更不值一提.....
3.
急先锋R35/2.8
虽比大哥35/2小了一挡光圈,可分格却大不一样,成像锐利,色彩强焊,焦外厚重,总想不明白为啥就比35/2要便宜一半呢?
5.
行者R50/2
标头素质的典范,完美的结构造就了各个方面的均衡,色彩很忠实,现实主义的解释,光圈全开时焦外很好,暗角不明显,调子偏冷
5.
智多星R50/1.4E55
这个头可谓是R头里比较好玩的头了,1.4全开时的画质很松动空灵,又很油润,暗角恰倒好处,色彩比R50/2要通透,1.4到2.0的时候色调偏暖,收到2.8后发冷色,分辨率很高,玩来卡的一定要尝一下1.4的感觉,很写意,一点都不现实主义,是浪漫主义
6.
美髯公R90/2
来卡传奇的人像镜头,我很喜欢的视角,他的层次过渡特别柔美丰富,暗部的细节很多,所以画面的感觉非常厚重和浓郁,光圈收到2.8后分辨率提高很多,焦外的感觉要比EF85L要好
我更喜欢全开使用,
7.
小旋风R90/2AA
来卡新镜的代表之一,集多项技术于一身,最好的料都堆在里面了,出片和R90/2的风格完全颠覆了,是那种细微见毛发的那种,反差很大,色彩很明艳,如果你是老来卡迷,需要适应他的强烈,2.0全开的锐度已是顶尖,分辨率奇高,逼着你学会PS磨皮
8.
玉麒麟 R100/2.8APO
在来卡的地位可谓和卢俊义般高大,高贵的身世和影响力是无穷的,完美的调焦手感,经典的设计,无懈可击的成像,你还要求他多少,2.8全开已是令人咋舌的表现,F4下几乎让你发疯,APO的结构将色散,紫边变成过去式
9.
青面兽R135/2.8
还有比他更具性价比的镜头吗,有来卡所有的优点,色彩浓烈,蓝调飘香,据说为美军偷拍所制,只是停产已久,岁月蹉跎,风光不再,
10.
小李广 R180/3.4APO
来卡的第一个APO镜头,著名的七种武器,百步穿扬的眼力,锐利的成像,APO浓重的发色,暗部的兰色调特别漂亮,发冷绿的蓝,焦外的空间感极强,轻巧的镜身外拍方便
11.
豹子头 R180/2.8APO
来卡的MTF新标准,人类最伟大的视角,色彩较180/3.4APO暖一点,更加的锐利,更好的分辨率,继R100后又一个完美的镜头
12.
大刀 R180/2APO
来卡的顶级镜头,艺术品的价值,在传统与现代交接的年代,唯有他处世不乱,梦幻的画面带你到另一个世界
13.
双鞭R180/2.8
来卡在180APO以前的版本,180对于来卡来说实在太强了,看这个老版本的表现,知道啥叫王者吗?
14、好像是史上最牛的变焦,据徕卡自己说,超越内部同焦段(意思是其他135的镜头就都拿下了)的大部分定焦头,100端和R100一样棒,180端和180/2.8APO打平手,其他定焦可以通通击败。实际运用下来,完全不用怀疑,徕卡从不说大话
锐利而不生硬,层次丰富,色彩浓郁真实(180、3.4APO比她浓些),此生拥有,何欲何求。她就是LEICA R70-180/2.8APO RO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