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紧张忙碌的两个学期,无数个不眠之夜,阅读拓展材料,准备演示,写论文,参加课堂讨论,项目会议和汇报等等。随着上周课程的结束,这一切将成为永远的记忆。在2011届SFU出版学硕士课程中,很荣幸,我是唯一的中国人,也是全班唯一的男士,或许,这也算是全球出版业的一个缩影,只不过性别比例太夸张了些。在课程结束前的一次聚会中,系上的领导和教授们都对我们这一届学生寄予了很高的评价:主动、热情、充满创意和活力,称他们会非常想念我们。教授们的话或许有客气的成分。但与这一群充满朝气的西方同学共处了八个月之后,她们的确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一直在反思,这些西方教育体系下培养出来的同学,她们身上有哪些共同的特性和品质呢?
特质1:勇于表现自己
这一届出版学硕士课程的同学专业背景各异,比如历史、传媒、文学、设计、语言学、网站设计等等。工作年限三五年不等,还有两个同学是本科毕业后直接上来的。记得第一次上出版技术课,教授在宣布了课程计划和成绩构成后,让同学主动报名未来几周做技术问题演示的。我是唯一的男士,本着女士优先的原则,加上初来乍到,课程的具体情况还不了解,原想同学之间也可能会谦让一下。因为在国内,到这时候,不少人都会低着头等教授点将。没想到,也就一两分钟的机会,前面几周做演示的机会已经被迅速预订一空。我当时触动就很大,在之后其他课程的演示安排里,就不敢那么矜持了,动手慢了就失去机会了。
特质2:积极主动,敢于承担责任
2011秋季的图书出版项目中,按照出版社的建制,小组成员分别承担出版人、编辑、设计、市场、发行、媒体等角色。虽然是虚拟运行,但每个人都非常尽责,做调研,写文案一丝不苟。在碰到出现一些额外工作,需要晚上或周末加班时,同学总会抢着去干,不会因此斤斤计较,相互推诿。
在图书、杂志和技术出版三个项目中,因为项目设计都关注于解决实际问题,而说实话,这些问题都没有现成答案。比如,在春季学期的技术出版项目中,我们小组被要求用Wordpress为一家在线学术杂志设计一个在线盲审流程。一开始,大家对这个主要用于博客写作的平台并不熟悉。但项目启动后,小组成员便开始积极主动的调研试用各种插件(Plugin),撰写分享使用体验报告。在确定了其中一个主题(Theme)后,又开始主动写邮件给该软件的开发团队,约好时间后,在网上通过Skype讨论问题的解决方案。正是这种迎难而上,积极主动找资源找信息,寻求问题解决方案的精神,才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和成功。
特质3:发挥创意释放个性
尽管学业繁重,课程紧张,但在课程演示方面,同学们历来都很重视,无论从形式、技巧、演示文件制作,还是配图及音视频等细节,无不显示出她们的聪慧和独具匠心。比如,在本学期的出版学历史课上,原本枯燥乏味的历史知识,有三个同学却相互配合,分别以体育解说、天气预报、新闻联播的方式,生动活泼地再现了十八世纪欧洲的出版概貌,获得满堂喝彩。
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同学总是尽自己最大努力以求做到最好,而不是将就蒙事儿。比如,在项目演示环节,不同小组都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有的自己动手制作视频宣传短片,有的设计了上场统一的服饰和动作,有的精心制作了手工礼品,有的印制了精美的海报和宣传册,目的就是给现场的评委和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特质4:充满爱心重视友情
虽然大家来自世界各地,但同学之间却不乏温暖的情谊。今年春节过后,有个同学的爸爸得了脑瘤,医生诊断说,最多再活一年。这个消息是由一个同学通过Facebook的消息系统告诉大家的,为了表达我们的慰问和心愿,经讨论,后来决定大家集资,用这个同学的名义把款项捐赠到一个国际治疗脑瘤的慈善机构。大家一致认为这是对亲人最好的纪念。捐款过程是背着这个同学秘密进行的,包括办完捐赠手续,拿到捐款人的证书,然后全班同学在一张小卡片上签名,都是以项目交流为名义偷偷进行的,大家心照不宣地保守着这个秘密。直到周一上课时,召集人把全班签名的卡片和证书代表大家交给那个同学。同学感动地当场失声痛哭,不少人又主动走过去拥抱她,安慰她。
因为还都在求学,大家也都没有多少钱。但这并没有影响同学的友谊。热爱烹饪的同学时不时会烤一些点心带到班上和同学一起分享。周末,也经常有同学主动组织,或到酒吧餐厅聚会(AA制),或者到同学家里来个Potluck,每人自带一个菜进行家庭聚会,一起玩棋盘游戏或者聊天。同学在一起,没有人情交往方面的经济负担,思想上也比较放松。
特质5:体谅他人为他人着想
在共同做项目的过程中,因为个性不同,加上,也不是像公司里面严格的上下级关系,在安排项目分工时,临时负责人总会再三确认每个人对自己的承担的工作是否满意和清晰。如果之后,发现某个人承担的工作比预期的复杂或者繁重,其他人就会主动来分担。记得在做技术项目汇报时,原本安排我配合演示的一个环节。后来,在演练时,发现多个人配合操作,场面上有点乱,就改由一个同学来完成。这个同学特意跟我解释,不是想把分给我的工作要拿走,而是为了更佳的演示效果。还有一次,我召集同学来家里Potluck,有位擅长设计的同学把我在Facebook上的个人图片给加上了一顶好玩的小丑帽子,她怕我不高兴,于是就专门发消息,说,“你如果介意的话,我就把图片改回去。”我笑着告诉他,我很喜欢她给我选的帽子。这种看似平常的交流也显示她们对于自己的行为可能对别人情绪造成的影响向来很注意。
特质6:尊重又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授们在课堂上向来鼓励同学表达不同的观点,相互启发,在思想的交锋中共同进步成长。在日常作业或讨论反馈中,教授们总是以鼓励为主,指出各小组做的比较出色的地方。对于尚存在问题的地方,则提出自己的观点,但不会代替学生做决定或者寻找答案。在尊重教授专业及其工作的基础上,细心的女同学们也经常带给老师们一些意外的惊喜。上学期,有一位外聘负责网络营销课的讲师,在获悉她即将成为新娘后,同学一起凑钱买了一张两个人的浪漫晚餐卡。老师拿到晚餐卡和贺卡后,非常开心,也为同学们的心意而感动。今年春季,在做技术出版项目时,一天下午,当负责该项目的老师花了一两个小时讨论完问题后,突然,全班同学都围拢过来,开始齐唱生日快乐歌,并端出有位同学自制的点心。沉浸在项目中的老师都忘了自己的生日,心里霎时间充满的都是温暖。
加载中,请稍候......